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何德凤
[导读] 摘要:为全面优化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服务,提高土地基础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基于第二次国土调查结果上,在目前第三次国土调查阶段中我们可以使用DOM(正射影像图),通过利用GPS/GIS等技术对全国的土地使用情况展开数据调查。
        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为全面优化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服务,提高土地基础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基于第二次国土调查结果上,在目前第三次国土调查阶段中我们可以使用DOM(正射影像图),通过利用GPS/GIS等技术对全国的土地使用情况展开数据调查。本文主要叙述了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工作内容和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DOM
        引言
        根据国家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于2017年进行全国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对土地资源综合管理的宏观要求,只有清楚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才能强化国家对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我国的国土调查都是以十年为一次,第三次国土调查是基于第二次国土调查数据上,进行一个完善及精细化工作。
        1三调国土检查的工作内容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主要工作包以下工作内容:准备工作、内业数据预处理、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整理建库、质量检查和成果统计、汇总。通过这些阶段性工作内容,对第三次国土调查的结果建议一个基础数据库以及各专项数据库,这两大数据库主要包含着土地的地类、范围、所属情况、面积大小,通过数据调控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精准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指导方针。
        2三调国土内业数据预处理的具体内容
        三调国土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一般包含:基础系统坐标转换、调查界线上图、转换地类编码、线状地物图斑化及地类图斑融合,内业提取自主变更图斑,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2.1基础系统坐标转换
        我国之前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坐标都是‘西安1980’,而在我们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则需要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因此我们需要将已得到的数据进行坐标转化,确保‘西安1980坐标’数据能转化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 并与影像数据进行套合验证,同时也需要检查已有数据之间有没有重复,是否存在范围,界线等矛盾冲突。
        2.2调查界线上图
        在我们第三次国土调查中,我们都是以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作一个单位开展检查的,在基础数据坐标转换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已经确认好的调查界线套合上图,原理上一个地区调查单位这有一个有效范围,在界线上不能使用权属界线来代替行政界线,从而导致一个区域多出来很多区域。并且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以往的调查界线只能在最新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界线上继承,在调查界线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去更改,调查界线只能作为面积统计的汇总,不能作为权属调查的凭据,在调查中遇到不相符的权属界线将予以保留。
        2.3转换数据库地类编码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以第二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进行的工作,因此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主要是依据第二次调查数据完善第三次国土调查,根据第二次国土调查统计,以数据库规范将土地利用情况共分为两个等级,其中一级使用情况为十二个;二级使用情况为五十七个。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发现全国范围内一级土地使用情况没有变化,二级增加十六个到了七十三个,其中对二级土地使用类进行了细分,以及名称调整和二级类归属等等做了一系列调整。调查完成后我们需要将二次国土调查地类编码转换为第三次国土调查编码,我们可以通过使用ARCGIS软件将字段进行选择和字段属性数据导出快速完成编码转换并核实确认。
        2.4线状地物图斑化
        在我们的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根据相关规定在调查线状地物时宽度只能大于等于图上2毫米,依照图斑调查,线状地物的宽度必须小于图上2毫米,在调查农村土地使用情况时采用1:10000比例尺进行数据录入,因此每一处线状地物的宽度都在实地的20厘米以内,第二次土地调查线状地物中通常都是以单线调查为主要方向;而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则要求所有实地宽度超过2米并且需要上图的道路、河流水渠等线状地物均要以图斑样式表示,因此,在第三次土地调查时我们要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完成线状地物的调查。
        2.4.1根据影像勾画图斑
        因为河流以及湖泊等地域属于不规则线状地物它与实际地物符合的程度比较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影像数据进行勾画线性图斑。


        2.4.2利用缓冲区图斑化
        因为铁路铁路及公路道路属于等规则线性地物,它要求与实际地区的契合程度较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先前已有的土地调查数据进行缓冲区的地物图斑化处理,科学高效的完成此规划性地物的工作建设。
        (1)合理确定矢量数据空间位置
        在收集的线状数据下叠加国家要求的1m影像,对位置不准确的线状地物因按照相应要求对影像位置进行调整和改动。
        (2)合并数据
        线状地物图斑化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A.调整农村宽度为2M到8M左右的道路,乡镇级道路或公路用地;超过8m的道路以及纳入乡镇级以上级别的道路网,应该都以公路标准调查。
        B.按不同类型的图斑对道路和河流进行权属界线分割。
        综合以上所述,原则上可以将图斑类型中权属相同、地类相同、宽度相同的线状地物合并综合为一个要素进行分析,减少工作人员在缓冲区作业以后在后期对工作量的补充和检查提升工作效率。
        (3) 对线状地物开展缓冲工作
        线状地物缓冲区的工作原理是以一条要素线作为主要轴线,同时把缓冲半径为平移量向轴线一侧或者两侧当做平行线,以此形成一个类似于平头或者圆头的带状型区域。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线状地物采集中心线为规则,在轴线进行两侧平头缓冲区时,保证它能够完全继承线状地物的属性数据。并且在进行数据缓冲融合时,将地类编码的宽度以及权属性质字段进行有效融合,以此达到线状地物图斑属性编辑工作的减少。
        (4) 对线状地物缓冲区的处理结果进行编辑
        在对缓冲区作业完成后,会形成T、L或加字型的相交情况,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对现状地物图斑进行逻辑性处理,保证缓冲区结果的正确性和质量。首先,如果同种用途的地类图斑在平面上发生交叉,应该及时剔除重叠部分,其次,若不同地类图斑发生交叉,应该按照现状地类优级和次级的类别进行相应处理,打乱重组再者,若出现不同地类用途的图斑发生交叉,应该采用从上向下俯视时上部线状地物能够连续表示,下部的线状物在交叉处表示(例如处理隧道和桥梁等特殊地貌时)的方法。
        (5)融合缓冲区图斑和原始地类图斑
        在对现状第五进行缓冲区处理工作后,还需要进行与原有图斑的融合,如果与原有图般存在相交、压盖或者重叠等特殊情况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过切割节点调整或填充等促使图斑描述的正确性和保持图面整洁。
        2.5内业数据提取的自主变更图斑
        目前我们可以根据我国下发最新遥感影像为基础,将之前统计的土地更新数据库进行套合对比,以此分析影像的特征以及数据库图斑地类的相同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国家下发的不同图斑范围原数据库图斑类型以及自主变更图斑。
        2.6底图制作工作的调查
        在套合界线数据、现状地物图斑处理上我们可以使用当前最新的DOM,通过DOM基础运用对处理后的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以及国家下发的不相同图斑进行自主变更,并且在清晰标注出不相同的信息类型制造,以此完成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结语
        通过整个内业数据预处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批量处理转换调查的地类编码以及融合地类图斑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内业数据预处理效果。通过实地的图斑地类编码转化和线状地类图片实验处理,我们在数据准确性和处理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通过数据结论发现我们在线状地物图斑化处理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缺陷,因此我们在第三次调查结果中还应该对线状地物图斑处理的准确性,精准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波.如何有效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J].农业经济,2018(7):33,37.
        [2]李红慧.基于3S技术精准化调查在第三次土地调查用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8,32(11):1361-1364.
        [3]高权忠,赵境境,汪学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线状地物面化方法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8,25(6):117-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