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朱露锋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意味着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身份证号码:33010819891102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意味着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行业的高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跻身其中,建筑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建筑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的背景下,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力度是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理论,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动态控制
        在建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利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提高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效率不仅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够优化建筑工程的资源分配,提高工程的资金利用率。建筑工程的特点是工程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建设难度高等等,因此工程造价控制要跟随工程的进度不断变化。工程造价控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设计方案、建设材料、设备、劳动力价格等等。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造价动态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概述
        近几年,我国现代化工程的建设周期在不断增长,影响项目造价管理准确性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存在很大的变化性,传统的工程造价定额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工程项目[1]。企业若想在建筑工程中获得更多利益,必须要改变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进行成本预测,根据各环节的预测结果计算出整体项目的成本。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工作人员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力度和效率。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概述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动态控制步骤主要包括两点:第一,将建筑工程以单位为基础进行分解,通过计算工程量得出各单位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资源。计算完各单位的成本后,能够得知工程的整体成本。第二,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监督和管理的重点应当是工程是否出现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这样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资金利用率,降低工程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监督和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有利于工作人员控制项目成本,提高工程项目与预算的一致性,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资源、人力、物力使用效率。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是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运行的前提。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施工阶段有很强的复杂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注。
        三、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团队
        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工程造价控制会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只有专业的动态控制人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工程造价专业知识,还要拥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工程成本计算过程中要依靠信息软件进行计算,人工计算不仅会有较大的误差,还会影响后续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但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专业人员数量非常少,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很多项目的工程造价都是由项目负责人开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较低[2]。
        (二)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不足
        由于建设工程工期较长,项目成本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工程的各项因素会随着进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出现了工程造价动态控制难度较高的局面。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团队,需要时时记录工程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及时调整工程成本,提高工程造价工作效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工程效益,因此对动态控制团队的重视性不足,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相对较少。

这样一来不仅导致动态控制团队人员对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积极性不足,还容易出现对外部因素的记录不及时,准确性较低的状况。
        四、加强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材料管理力度,降低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材料、设备是工程成本投入较大的一个方面。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材料和设备的市场价格、质量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商。材料和设备采购完成后要经过严格的验收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这一举措,避免出现与施工要求不符的材料提高了工程造价控制力度。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材料和设备的保管重视程度,防止因储存不当造成材料或设备损坏,增加工程成本。在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材料成本控制是相对简单的一个阶段。
        (二)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提高工程的成本预算,需要建立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督。另外工作人员还要根据一定编两定额的理念,核定工程费用,提高对每个环节的成本预算管理力度。工作人员对成本预算进行管理,还能够保障后续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降低工程成本。
        (三)监管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变更状况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关键点在于设计方案是否发生了变更,现场签证是否做好了动态控制。若在项目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状况,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成本增加、资金浪费,还会影响工程周期。因此,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量将其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若设计方案过于粗糙,与施工现场严重不符必须进行设计变更时,要更加严格的审核设计方案,遵循设计方案变更制度和流程。对于因设计变更产生的成本损失,承包商要根据新的设计方案做好报价,提高项目成本记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3]。
        (四)打造一支专业的动态管理队伍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队伍,这样管理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在人员招聘方面应当提高招聘门槛,增加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人员的待遇,吸引高端的技术人才。对于企业原有的动态控制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更新员工的知识系统,提高员工的计算机水平。
        (五)将目标控制法应用到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主要包括工程周期、工程质量、投资数额三方面。在目标控制过程中,工程质量和工程周期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因此又可以看为一个整体。工程周期、工程质量、投资数额这三个因素同样也是影响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主要三因素,因此工作人员在动态控制过程中需要找到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平衡点,对其进行合理协调,以他们为基础提高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平衡点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客观条件等因素为基础。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合理分析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进度,还帮助工作人员制定了造价动态控制标准和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对整个工程都有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应当提高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视程度,利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制定合理的造价动态管理策略,提高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效率和质量,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姜蓉.动态管理在建筑施工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1450.
        [2]范松平,樊胜利.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0):1149.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10.1118.
        [3]丁海山.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1134.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06.1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