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措施论述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陆宇兴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建筑质量,还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广东天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51063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建筑质量,还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装配式建筑只需要将预制的构件运送到工地,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就可以。和传统的建筑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湿作业工程量明显减少,建造的速度也非常快。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造价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大范围推广,所以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摆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是发展绿色建筑,推进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的发展,且提高了PC构件加工的质量和精度。然而我国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高的因素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发展,减缓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推广应用。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2.1构件成本太高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像机械生产那样成批成套的制造,有效提升建筑建造的速度。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发现,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大量的建筑构件主要是在车间生产加工,其中包括外墙板、内墙板、阳台、楼梯等多方面工程项目。更为主要的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装配构建成本太高,其构件预制厂提供的单价远大于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成本单价。
        2.2装配式建筑工程规模小,构件无法规模化生产
        当前我国正处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小。对PC构件生产企业来说,PC构件的加工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固定成本包括设备、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的投入成本,可变成本包括蒸汽养护费、模具费、生产费、材料费等。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构成成分进行分析可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若后期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预制构件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则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加工的固定成本可以降低很多,能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相应降低。
        2.3生产厂商少,运输问题难以解决
        经过对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当下装配式PC构件的生产厂商相对较少,而且由于构件本身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这就无形的增加了运输的困难和成本,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高,发展缓慢。
        2.4现场安装工艺不成熟,拼接、安装难度大
        装配式预制构件单件体积大又重,吊装时需用大型吊装机械,不仅增加垂直运输等人工、机械费,而且需做好场地的加固措施,无形中又增加不少成本;而且现阶段从事拼接、灌浆的技术工人劳动力不足、技术专业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造成现场人工费大幅增加。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策略探析
        3.1加强和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的合理性,应该提高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造价分析和研究的专业技能,同时了解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其构件的组成和造价需求。另外,造价管理人员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科学的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分析,避免造价分析出现误差,造成成本投入的增加和资金的浪费现象。


        3.2运用BIM技术进行精细化设计
        (1)运用BIM技术进行各专业协同作业。装配式建筑需要对预留孔洞和预埋构件进行精细化设计,因此设计内部不同专业之间信息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BIM技术,构建BIM信息平台,方便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作业,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依据BIM平台信息实现本专业的技术标准和参数要求。(2)运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装配式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至现场装配,不可避免会出现构件之间的设计误差。运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精细化设计,通过建立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及时发现相邻构件之间的设计冲突,找出设计过程中的疏漏,降低施工装配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带来的费用。(3)运用BIM技术进行标准化设计。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将不同样式和尺寸的建筑构件上传至BIM平台进行整合,建立预制构件的标准化族库。同时,运用BIM技术将各个族库中的标准化构件进行组装,增加装配式建筑样式的多样性,减少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3.3编制规范化的工程量清单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造假中要对相应部件与混凝土构件进行计量计价,所以要对二者之间询价和定价。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构件与各类配件实际研究发展速度较快,多种不同材料应用对工程清单编制造成了较大影响。所以工程计价加量部门在项目施工活动全面开展之前要对构建市场以及相关生产厂家进行询价,设定询价小组对相应材料进行整合。在工程招标清单列项编制中要明确计量计价规范,在金额款项中列入材料价格等,然后对其进行估价。
        3.4控制好材料价格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中预制构件成本和部件成本占去了很大份额,它们可以统称为材料费用,从这也就可以看出想要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要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建筑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材料价格调查组,让他们深入到预制构件市场中去,全面了解预制构件的价格,然后在设计中对于一些预制构件的价格实现暂定价,最后由招标双方共同确定,这样就不会出现材料价格虚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工程造价成本
        3.5合理布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
        混凝土构件实际运输费用也是装配式建筑成本产生的重要组成要素,预制混凝土构建选取中要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各类方案合理性,提出更多备选运输方案,全面控制构件运输运杂费较多的问题。根本处理措施就是对生产场地进行合理配置与规划,将各项技术应用普及化,对混凝土构件质量要求控制基础上要对运杂费进行规划,对资源合理应用。促使装配式建筑构件实际生产过程中从单个厂家生产转为产业化生产,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便于通过装配式建筑技术推动不同产业发展。促使资源能够有效汇集,还能防止构件长期运输过程中产生较大耗损问题,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控制。
        3.6施工环节成本控制措施
        装配式施工环节中,首先相关人员要对各个施工环节成本要素进行控制,分析导致成本升高的主要因素。从施工材料进场开始进行控制,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要及时应用,要结合施工需求购置材料,避免材料长期堆放导致场地使用费,也能防止材料质量受到影响,合理应用流水作业模式。要结合施工要求设定有序的作业管理模式,相关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此外,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发展特点需要逐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设定行业发展规模,对混凝土构件生产标准进行划分,设定生产规范,对混凝土构件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全面降低工程项目总成本,提高施工效益。
        四、结语
        总之,中国装配式建筑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工程造价和成本偏高,但是在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之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会趋于稳定化和健康化。这就要求有关工程造价部门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与成本,也只有这样做,装配式建筑行业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251,255.
        [2]黄锦锡.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07):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