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检测管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永涛
[导读] 摘要:公路在修建完成后,随着使用时间以及车流量的增加,非常容易发生损坏,而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可以保证公路的顺畅性以及安全性,为车辆以及行人提供安全的环境。
        延安市公路局黄陵公路段  陕西延安  727300
        摘要:公路在修建完成后,随着使用时间以及车流量的增加,非常容易发生损坏,而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可以保证公路的顺畅性以及安全性,为车辆以及行人提供安全的环境。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质量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养护;养护质量;检测技术
        1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检测技术概述
        所谓的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检测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确保公路能够正常使用、路面保持完整、便于车辆以及行人使用的技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公路的使用率,提高公路的管理质量,从而使我国的公路运输行业能够发展的更加健康稳定。不过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并且现有的沥青路面质量检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相关的人员加强对沥青路面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从而完善健全我国的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检测体系,保证公路交通能够安全舒畅,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2路面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健全的公路养护责任体系
        在进行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时,因为公路管理部门没有健全的公路养护责任体系,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即使出现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负责人,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因为没有明确的公路养护责任体系,导致公路的养护工作难以得到落实,从而影响我国的公路建设与发展。
        2.2缺乏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检测
        在实际的情况中,我国的公路管理部门严重的缺少高素质的检测队伍,从而导致,很难有效的对公路养护情况进行分析。于此同时,在进行沥青路面养护工作时,遇到的情况大多都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很少涉及到公路整体结构,路面连接等问题,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养护工作时也没有严格的按照《公路养护标准规定》进行,从而导致我国的公路养护工作质量不高。
        2.3路面养护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部分人员对公路养护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导致公路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有关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开展不及时,严重的影响到公路交通的使用与发展。
        3养护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控制
        3.1各种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3.1.1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组成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受混合料设计的影响。在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包括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材料的耐久性以及抗滑抗疲劳性等。为了更好保证施工的质量,现场工地试验室必须以基准试验配合比和现场材料检测结果,调整用于施工的施工配合比,做好抽样取料,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稳定度、流值、饱和度等指标,来检验沥青混合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与基准试验的差异性。并且,通过对试验段路面钻芯取样验证施工配合比的可行性,根据检测数据动态调整施工配比,直至达到设计的各种指标要求。正常施工中通过随机抽样法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等的检验,发现偏差随时调整。
       
        图1  沥青路面养护
        3.1.2确定基层施工配合比
        根据无机结合料基层基准配合比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除对各种集料进行级配、压碎值、针片状含量检测外,应重点对稳定土拌合机出来的混合料进行级配、水泥剂量、含水量检测,并随时进行调整,同时应按照要求制作无侧限抗压试件,用以验证施工配合比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能达到设计强度。
        3.1.3确定冷再生底基层材料的组合方案
        近年来,随着原材料紧缺,在养护维修工程中普遍对现有公路进行全深式冷再生处理。由于原有路面基层材料级配的不同,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达到设计目标强度值,要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优施工方案,重视实验室工作质量,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筛选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人机对话”调整,选择理想(贴紧范围中值)的级配方案,进而确定掺加碎石现场撒布量、再生机一定行进速度和转子转速组合的合理施工方案。
        3.2矿料级配及主要材料用量控制
        为了更好保证矿料级配达到质量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在施工前要进行充分分析,按照标准做好矿料级配,对进场矿料进行二次筛分,不符合要求的矿料可进行二次加工,并分开堆放。2)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拌合机计量系统和二次筛分设备是否运转正常[1]。3)随时进行沥青混合料抽提后的矿料筛分试验,对稳定土材料要随时筛分,与设计配合比进行比对,参照等级级配范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受到沥青用量的影响,如果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用量的使用,会造成很多病害的发生。因此,在施工中做好油石比的控制非常关键,要随时检查拌合机沥青计量系统的运转情况,并通过抽提试验进行油石比验证。对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来说,最常用的是水泥稳定类,需要随时对水泥用量进行检测,除滴定法检测外,应与材料用量和铺筑面积进行核对,确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2]。在实验过程中,要多进行比较,尤其是对人为产生的误差及时做出纠正,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真实,指导施工管控。
        3.3施工控制参数的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的试验段,要通过不同设备组合来确定施工控制参数,通常指一些能够具体指导施工和控制质量的关键数据,例如冷再生基层中机器行走速度与混合料级配的关系,沥青路面压实最大密度与压实机具、压实遍数的关系等。这些参数是路面铺筑中现场指导施工和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参数。公路工程路面的质量直接受到关键参数的影响[3]。所以,在实验参数确定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测的流程,不断消除实验的误差,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参考。
        3.4施工现场的试验检测控制
        沥青路面现场施工最主要的控制指标是压实度。常规条件下,现场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是基层及底基层采用灌砂法,沥青路面采用钻芯取样后送实验室检测。通常情况下,压实度主要用百分号表示。路面不同,结构的压实度也不同,须达到的目标值也是不同的,检测频率也不同,单点计算结果大于等于目标值为合格,小于目标值为不合格,并用扣除偏差系数的代表值来计算评定。如果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要不断查找具体原因,认真分析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检查现场的压实机具组合方案,了解各个压路机(钢轮和胶轮)的最大吨位及压实机具数量,通过试验路段测定的碾压遍数、组合方式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整改,然后再取样并重新试验[4]。一般地,通过试验路段2-3次试验检测调整,就能得到满足压实度规定值条件的压实机具组合方式、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温度、含水量控制等施工时的直观控制指标,为大范围大批量施工提供质量管控数据。其余检测项目为厚度、宽度、平整度等指标,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一般施工条件下都易于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公路服务水平要求提高,以及公路全寿命使用周期提出,试验检测并不局限于工程质量的管控,而是成为建设、管理、运营、养护、决策等各个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要确实从全寿命周期理念出发,切实加强试验检测工作,充分发挥检测效能,促进公路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任红英.公路路面养护质量检测技术[J].四川建材,2018,44(06):32+45.
        [2]申欢.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激光检测技术及应用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26):263-264.
        [3]刁光雷.公路路面养护质量检测技术的初步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0):113-114.
        [4]路鑫,钱学东.基于养护角度的公路路面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综述[J].公路,2017,62(12):259-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