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李亮
[导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满足建筑的服务功能要求,一定要应用学校建筑设计来提升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我国建筑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广东南海城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为了进一步满足建筑的服务功能要求,一定要应用学校建筑设计来提升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我国建筑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目前学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学校建筑需要保证更加全面的功能特性,通过科学设计和创新技能来提升科研的效果,保证每项工作稳步落实。因此,本文将对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策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学校建筑设计的创新,增强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特点;创新
        引言
        长时间的社会发展下,人们对建筑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满足人们建筑居住的多样性,建筑企业一定要根据目前人们的需求有针对性性的进行创新设计,不断在长时间的建筑实践过程中吸取能量,增强技术多样性,学校建筑设计是推动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平台,如何保证设计效果,让方案更加完善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完善目前的学校建筑设计方案,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更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实践中的学校建设设计概述
        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开展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校建筑设计的基本含义,把控相关内容实现全面、系统、高效的推进才能让创新设计得以开花结果。在长时间的学校建筑设计实践中,我们对方方面面都牢牢掌握,对每一个设计环节和设计创新都深入体会,通过充分考虑、充分结合让学校建筑设计和教育方面有较连接,为以后的建筑教育工作做好了保障。目前,学校建筑设计中通过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有效性,综合多种设计方案解决潜在的应用问题,极大的提升了设计价值,增强了教学水平。同时,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时,需要按照学校的具体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把握整个环节才能控制好全过程,按照学校的发展脉络和规律进行把控,加强对建筑物的高效利用,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对综合特点进行了解,掌握创新综合研究方法,保证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维持稳定。
        2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
        2.1教学空间的灵活性强
        学校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设计更加灵活,尤其是在对空间的利用上更能对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强化每一个特点的分析和总结,进而对全面的设计工作进行把握,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此外,学校的设计方案在应用时也应该增强实用性,提升设计水平,把握每一个环节才能让效果提升。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建筑物的服务型要求也越来越多,每一个建筑物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所以,学校建筑设计更需要展现空间的灵活性,不断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教学互动,增强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实现科学使用,体现出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满足。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建筑物体现的不仅仅是空间的承载者,更是发展的重要需求,每一个教学建筑设计需要把握空间的设计比例,提升利用率,为教学活动开创更加有利的条件,促使建筑物特点更加突出。
        2.2人文气息浓厚
        学校中的人文气息是每一个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设计时如何体现人文信息就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所以,在学校设计过程中把控好学校的特点,减少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元素的应用来实现设计科学性,在进行校园公共区域设计过程中有效融入人文情怀,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交流空间和平台,增强可持续发展力度,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此外建筑设计也应该时刻展现学校的综合面貌,按照建筑物的综合性能进行考虑,不断将人文理念融入到每一个设计环节,让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有更加深厚的文学底蕴,彰显学校的教育功能。
        2.3其它方面的设计特点
        学校是每一个学生除了家庭以外接触最多的地方,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甚至生活,所以环境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让学生在学校中有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学校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学校不同区域的功能性,根据不同区域进行区分才能有更好的体验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和舒服。

在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的功能,为了满足更多的体验效果设计时需要进行多样性设计,这样才能营造更好的校园氛围,提升校园建设的全面性,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生活才能有舒适感,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3功能以及交通
        学校具有比较复杂的功能性,在对学校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功能性和教学性的兼容,确保能够合理性设计且做出相应规划。首先应该加强网络设计和组团设计与立体空间设置。校园依附于教学区存在,对于院系之间进行独立的教学活动的管理,满足学校当中的各种功能这样才能院系之间进行独立的教学活动的管理,提升设计科学性。此外,为了方便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之间彼此交流还应该对空间的社交因素进行分析,对学生集中区域进行调整,增强建筑物使用的灵活性。同时,现代教育过程呈现出立体多层次的体系,在传统规划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够注意教学区当中,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之间的矛盾性,进而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所以对教学空间进行分隔,能够使校园内更加安全也更加功能丰富。
        4学校建筑设计的创新
        4.1注重创新理念的科学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设计的创新,一定要应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制定更加全面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应用来增强设计的综合能力,不断落实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学校设计提供更加基础的保障,提升设计质量。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时需要增强创新理念的应用,在设计前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把握每一个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对每一个创新设计方式进行把控,从而让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和完整,以此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4.2重视文化魅力的展现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学校的多种需求,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它当做是一种文化载体,让每一个校园文化在此处生根发芽,体现多种文化符号从而营造和展示文化氛围。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一定要融入多种文化背景,针对学校的性质进行独特的制定,更需要强调个体文化,强调包容性,展示更多元化的发展氛围。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和建筑风格的统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建筑设计当中,把握建筑的整体魅力,实现其发展的有效性,增强设计效果。
        4.3其它方面的创新
        在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时需要进行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考虑建筑物的实用性、关注设计要点等方面的创新,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完整性,提升应用效果一定要创新设计目标,增强设计人员的设计技能,通过专业的培训活动来增强责任感,提高最终设计效果。在每一个创新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用性,学校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实用,让学生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增长知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不断增强学校建筑设计的有效性,通过更加深入的探讨才能提升学校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不断加强对建筑设计的认识程度,丰富其设计方案内容,增加设计方案中的技术含量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高校发展。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特点和创新思维进行综合,不断应用更加灵活的设计方案才能给创新设计带去活力,最终提升设计的适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发展中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顾国香.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197-198.
        [2]丁冬清,张辛,张庆阳.国外学校建筑设计改革与创新[J].建筑,2020(01):48-50.
        [3]何梦婷.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67.
        [4]王丹丹.学校建筑设计理念及思路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23):126-127.
        [5]徐朝升.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关键分析[J].居舍,2019(18):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