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施工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林镇惜
[导读] 摘要: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施工技术,对施工的材料准备到施工过程作了详略得当的阐述,最后对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
        身份证号码:44052419711127xxxx
        摘要: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施工技术,对施工的材料准备到施工过程作了详略得当的阐述,最后对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高层建筑;钢筋施工;施工材料准备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因其技术可靠,工艺先进、施工简便、能缩短工期、节约能源、降低造价而被建设部确定为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之一。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用于需要连续配筋的楼盖工程及具有曲线后张预应力筋的梁和其他构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文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施工技术分析阐述,仅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面积:约76000m2,其中地下约12000m2,地上约64000m2o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二层,其中裙楼三层,塔楼十九层。负二层人防地下室高度4.3m,负一层4.0m;裙楼首层高6.0m,第二、三层高各4.5m;第四层塔楼高2.18m(设备层),第五至十九层层高3.6m,第二十层高6.2m。屋顶设备层7.1m。地面以上建筑总高度84.88m。本工程的平面布置长129m,宽54m。由1~8轴,9-16轴和17~25轴三部分组成。在裙楼部分的8~9轴和16-17轴处各设一条变形缝,在9轴和16轴附近各设一条后浇带。第1~8轴、第17-24轴部分为塔楼。每一塔楼各由一个核心筒组成,核心筒中设置有二条消防楼梯。本工程釆用第六至二十层梁采用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碌梁板结构,其施工工艺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和有关施工规范施工。
        2 施工材料准备
        2.1钢筋
        工程采用低松驰无粘结预应力钢绞丝,进场使用前要按同一批(量)、同一牌号抽样进行相关检验,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使用。外观要求无粘结层的防腐、润滑良好,不吸水、不吸湿;化学性能稳定,对周围的钢筋、破没腐蚀性,摩擦力小。
        2.2锚具
        工程采用“夹片式”锚具和“挤压式"锚具,张拉端用夹片式锚具,锚固端用挤压式锚具。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质量必须符飲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的规定。锚具进场后要按要求送检,检验数量不少于10%,且不少于10套。
        2.3材料存放
        钢绞丝和锚具进场后尽可能保持不受潮、不淋雨,避免钢绞丝无粘结层内部进水及锚具生锈,影响使用。
        3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3.1无粘结钢筋铺设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过程是重要环节,为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曲线矢高要求,同方向预应力筋最好设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其曲率的控制可用马凳竖起或与非预应力筋相绑扎固定,但必须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位移,以免预应力受到损失或改变方向。在梁(板)底层钢筋安装成后,按照施工图上给出无粘结钢筋的位置,在箍筋上用直径10钢筋焊接支撑无粘结钢筋的支架,支架的高度和距离严格按照设计曲线焊接牢固,支架的水平曲线要保持顺直,垂直高度误差不大于±5mm。预应力筋铺设完毕,有关技术人员一定要仔细检查,确保预应力筋的数量、规格,曲线、走向无误,且位置牢固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确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预应力筋位置不变。
        3.2锚固端固定
        工程的锚具端是设置固定在衿板内,拟采用扩大墩头锚板并用螺旋筋加强的方法进行锚固。并在锚固端区配置构造成钢筋。
        3.3张拉端固定
        (1)张拉端的模板要按施工图中的设计规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钻孔,张拉端的承压钢板应采用铁钉固定在模板上式用钢筋点焊固定在梁(板)钢筋上。
        (2)无粘结预应力曲线筋的末端切线要与承压钢板垂直,曲线段水平长度的起点离承压钢板的距离要大于0.3米。
        (3)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固定完成,应知会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进行隐蔽验收,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柱浇注注施工。


        4 钢筋张拉
        为提高施工工期和减少模板及楼面顶架的的用量,缩短模板的使用周期。本工程采用''逐层浇筑,逐层张拉”的方法进行张拉施工。
        (1)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清理承压板面,并检查承压板后面的混凝土质量。如有空鼓现象,应在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前修补。
        (2)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无粘结预应力筋中心线重合;对曲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无粘结预应力筋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3)将同等条件养护的梁(板)碌试块送检试压,在其碌强度达到该构件设计强度的80%后,即可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在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锚板表面的水泥浆清理干净,并检查锚垫板后面是否存在径蜂窝、麻面等现象。若存在此种情况,要在张拉施工前修补。
        (4)在张拉前,千斤顶(连接器)要与承压钢板垂直,用110%~130%的张拉力试拉预紧,使钢丝束牢固的锚固在锚具内,防止张拉时滑动。
        (5)对实际张拉的伸长值和理论计算的伸长值进行对比,两者误差要控制在-5%~+10%的范围内,严格做好每条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记录,并在张拉时给予修正。工程的暗梁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宜采用返复、二次或多次张拉的方法,即先张拉暗梁中的其中一条,在其张力达到设计控制应力50%~60%后,将其作暂时锚固,再张拉暗梁中的另一条无粘结预应力筋。后一条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力同样达到设计要求的50%~60%后,暂时锚固;返回第一条张拉的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二次张拉,在二次张拉时宜做先松动后张拉,将其张拉达到设计控制应力后即作永久锚固。
        5 锚固区的处理
        端部封锚目的是保护锚具不被锈蚀,切割锚具外多余的钢绞线,用砂轮切割机切割,若气割时须采取降温措施,禁止采用电弧焊。锚具外露长度应不小于30mm。穴模锚固混凝土应凿毛润湿,清除浮灰等确保新旧混凝土粘结良好;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封堵(应比结构高1个等级),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1)在每层楼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对于张拉湍锚固后的外露长度大于0.3米部分要用砂轮机锯掉。严禁采用养气电焊切割。
        (2)切割后的锚固区(无粘结筋、锚具及承压钢板)严禁进水和长时间接触空气,生锈氧化,要用防水材料封闭,再按设计要求用与梁板强度相同的微膨胀细石破封住。锚固区的碌保护层不得小于25mm。
        6 施工注意事项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保护套要完整,若局部破损要用防水胶带包缠紧密。
        (2)无粘结预应力筋固定要牢固,碇浇筑时无粘结筋不出现位移和变形,严禁琦浇筑时震动器碰到预应力筋的保护套,并保证砕密实且包握着预应力筋。
        (3)张拉端预埋的锚垫板要垂直于预应力筋。锚具与垫板要贴紧。张拉时要准确测试钢绞线伸长值,安装千斤顶应避免由于千斤顶对中偏差以及锚具安装松紧程度不同,而造成伸长值超差现象。
        (4)在预应力筋施工中严禁电焊工在其上随意切割、焊接。因钢绞线是高强钢丝,通电及电焊等将降低钢绞线抗拉强度,甚至断裂。
        (5)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安全,尤其是高空作业。设备和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锚具和其它机具严防高空坠落伤人,油管接头处、张拉油罐端部严禁站人,严防高压油管出现扭转或死弯现象,如发生则应立即进行卸压处理。
        (6)严格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质量检验。
        无粘结预应力筋进场要检查产品的全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抽样检报告。其性能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钗》(GB/T5224-2003)及《无粘结预应力钢绞丝》JG161质量要求的规定。外观其护套表面要光滑、无裂纹及明显折折皱等。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要满足《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XJGJ85-2002)的要求并达到I类标准。外观无污垢物、锈浊、机械伤损和裂纹等。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质量应按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操作规程XCJC94-2004)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遵守》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XGB50204-2002)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PT922-993)[S].
        [2]顾万黎,冯大斌.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李宝雄,史庆轩,郝家欢.预应力混凝土的ANSYS分析计算[J].山西建筑,2006,3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