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林宇强
[导读] 摘要: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之一,也是建筑物的根本,如何确保剪力墙受力筋保护层偏差、剪力墙受力筋间距、绑扎横向钢筋间距、预埋件水平高差成为剪力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身份证号码:44050819900303xxxx
        摘要: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之一,也是建筑物的根本,如何确保剪力墙受力筋保护层偏差、剪力墙受力筋间距、绑扎横向钢筋间距、预埋件水平高差成为剪力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如何控制剪力墙施工质量,及施工过程中重点工序的控制提高混凝土剪力墙施工合格率。
        关键词:混凝土剪力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建筑用地逐渐趋于紧张,建筑建设高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建筑高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剪力墙是一种能抵抗水平剪力的墙体,剪力墙主要可以用来承受风荷载和抗震作用,因此混凝土剪力墙构件成为工业及民用建筑中主要的受力构件之一,剪力墙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能,因此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成为越来越多的工程中施工重点,所以应高度关注作为结构施工阶段剪力墙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马尾镇棚户区改造(龙津苑三期)安置房项目。建设地点为马尾区磨溪东侧,机场二期高速南侧。本工程建筑面积33260.52m2,地下室建筑面积5189.15m2,上部建筑面积28071.37m2,建筑用地面积2170.53m2,共两栋楼分为1#楼和2#楼,其结构体系均为剪力墙+框架结构。1#、2#为连体地下室地下1层,地上分别为24层、23层,其中1#一层为裙房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二层及以上为剪力墙结构。2#一层、二层为裙房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三层及以上为剪力墙结构。
        2 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方法
        测量定位→搭设钢筋操作平台→钢筋焊接→钢筋安装→水电预埋→定位环设置→隐蔽验收→混凝土浇捣→模板拆除→成品养护。
        3 影响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以下就针对几点影响剪力墙施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3.1模板工程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楼板浇筑平整度偏差的原因,在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大模板底往往有一定缝隙。如果封堵不严,容易因漏浆造成混凝土烂根的质量问题。提前抹砂浆,大模板施工中容易破坏;模板安装好再抹,封堵砂浆没有强度而起不到封堵作用,不能跟着浇筑混凝土,影响施工进度。作业班组有一种简单方法,用多层板或木片封堵。由于多层板和木板是硬质材料,缝大小不均且非线性变化,所以这种方法无法封堵密实,且不易控制塞进深度,容易有板材深入墙内,造成“吃”墙的隐患,应严格禁止。其实可以借鉴传统小钢模拼缝时采取海绵条办法,在大模板施工时提前在大模板底部贴海绵棒(直径1.5cm左右)或大模板安装完毕后及时填塞,由于其是弹性体,封堵密实且操作简单,验收后就能及时浇筑混凝土。
        3.2钢筋位置的控制
        钢筋位置对构件承载能力影响大、数量大、规格多、不容易控制。墙体钢筋绑扎除了设竖直、水平梯子筋构造措施外,浇筑完后需及时根据钢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复位。顶板钢筋由于浇筑过程中作业人员活动对钢筋位置影响更大,由于浇筑过程快,旁站监理人员需及时要求钢筋工认真修复。特别注意阳台、楼梯休息平台、施工缝部位,除要求施工单位架设马道成品保护外,另外在阳台、楼梯间休息平台宜设通长马凳,施工缝外侧底部临时垫通长<14或<16,保证底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中间架相应厚度的通长木方保证上层钢筋做位置等设施。布料机放置时采取根据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直径等刻成凹槽的木方垫放等保护钢筋位置的措施。浇筑完毕后仍要督促钢筋工,对内墙竖向钢筋拉线复位。
        3.3混凝土工程
        近年来由于商品混凝土搅拌质量不稳定及检测手段的不完善,工地混凝土强度不足设计强度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要求更要注意检查混凝土的质量,除了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外,还要注意检查坍落度,不合格的做退场处理,严禁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私自加水或缓凝剂,造成降低混凝土强度或造成混凝土不凝或迟凝的严重问题。浇筑时注意施工缝结合砂浆的投放,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采用布料机泵送接合砂浆。这种方法存在两种隐患:①由于浇筑时间较长,远端砂浆浇筑前已凝结;②投放不均,投放集中根部形成砂浆堆,故与后浇筑混凝土很难掺合均匀,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投入偏少则达不到相应效果。宜采用人工均匀随浇筑随投放,厚度控制在5cm左右,且在底部第一分层振捣时振捣棒一定要伸至根部,防止砂浆和后浇混凝土振捣不均匀形成明显的分界线,门窗洞口等关键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前面已有叙述。
        4 针对剪力墙施工质量产生原因进行质量控制
        (1)针对分析影响剪力墙施工质量因素制定了控制措施并逐一控制。技术交底不到位。定期对班组成员掌握施工工艺及顺序熟练程度进行检查。对进场工人召开技术交底会议,进行技术交底并保证施工人员对技术交底内容考试合格率达到100%。技术交底应及时,条理清晰,针对性强,不存在先施工后交底的情况,工长对施工工艺及顺序掌握熟练。
        (2)模板质量。安装剪力墙模板,应采用对拉螺栓及卡具将上下端拉结固定严密,拉结间距应符合模板专项方案要求进行。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模板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支承面积,模板安装前应复核轴线位置,并将墙内杂物清理干净,模板的下口及大模板与角模接缝处要严实,不得漏浆。模板接缝处,接缝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规定,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胶合板进场前,验收产品需具有合格证、检验报告并保证进场验收合格。每次材料进场时,项目部材料员都会对材料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材料即会进行退场处理。施工过程中对不符合要求的模板进行整补,确保模板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3)工人缺乏技术培训。项目部制定考核标准,项目部定期对工人进行技术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4)钢筋加工棚、原材堆场堆放条件设置。为防止钢筋堆放产生变形,钢筋加工场设置专用堆放槽,加工后较长的钢筋堆放在平整地面并且下设均匀愣木。本工程剪力墙钢筋主要采用HRB400E直径10mm的钢筋,钢筋堆场内有设置堆放钢筋使用的槽钢架,并且加工后钢筋下设置多条愣条均匀排列(如图1)。
 
        图1钢筋原材料堆放场地
        (5)施工过程中搭设操作平台是否到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安装施工过程中采用门架形式进行钢筋安装施工,操作平台未搭设到位,严禁进行钢筋焊接及安装工作。
        (6)测量放线误差大。项目部定期对施工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并配备专人进行施工测量。项目测量人员对每层的控制线进行复合验收,对轴线测量严格进行“三检”制度,确保模板轴线位置控制在允许偏差±5mm范围内。混凝土浇捣质量。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要求一次成型并均匀完成,因此对于出料时要注意缓慢下料,不可过急过缓时断时续,更要避免二次浇筑,一侧将干枯而另一侧湿度较大,两侧的融合度不统一,成型度不好。
 
        图2 制作钢筋网片
        避免大块或斜层浇筑,这样往往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特别是当新制混凝土不具粘合性时,每层浇筑厚度应予以限制。应尽可能快地灌筑混凝土,但这一速度不能超过震捣施工方法和设备允许的限度,灌筑与振捣的速度应协调均衡。为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及不漏振,应选用适宜的振捣方法,施工前班组应熟悉合理的墙柱砼整捣方式。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旁站记录,施工中振动棒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整捣棒插入深度应到位,插点均匀,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时间宜为20~30s,振捣至气泡不再上升,表面泛浆为止。
        由于剪力墙混凝土的水胶比小,通常泌水少或不泌水,因此须在浇注后立即进行湿养护,以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另外拆模的时间必须等到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才可拆除,拆除后立即用温水浇于表面养护。
        定位环安放过少:定位环安放按照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分别间隔800、500~1000,并且上下对正、左右对齐。定位环安放,在模板封模时应派专人负责避免掉落或者破坏。
        确保受力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剪力墙钢筋工程施工主要是对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梁柱内的钢筋进行绑扎施工。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按图示间距布置拉结筋并绑扎牢固,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绑扎在墙体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交叉点上,用绑丝固定牢固。为确保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本工程根据现场安装钢筋定位网片结合剪力墙长、宽及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专门制作一个类似梯子形状的钢筋网片(见图2),用来控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好的确保受力筋间距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详见图2。
        5结束语
        由于剪力墙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应对剪力墙的施工工艺加以重视。总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一些质量控制要点、主要的施工环节控制要点,合理组织施工,就能有效的避免受力筋保护层偏差、剪力墙受力筋间距、绑扎横向钢筋间距、预埋件水平高差等问题,确保工程质量,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宏运.探讨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控制[J].施工技术.2012.
        [2]阮国勤.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工艺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6(17).
        [3]廖东平.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剪力墙施工工艺相关探讨[J].价值工程,201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