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安全质量处 江苏连云港
摘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下,需要创新企业疫情管理模式,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传统的金字塔式疫情防控管理模式决策和管理效率较低,信息传递时间长,且容易失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本文结合某核电企业疫情防控实践经验,通过引入扁平化管理思想,建立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并设计了维持组织体系运转的长效管理机制,应对疫情的快速变化,降低疫情防控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扁平化;体系;企业
Establish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y introducing the flat management idea
Luo Hongchun
(Jiangsu Nuclear Power Co., Ltd Branch of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normalize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epidemic management mode of enterprises and consider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ith production as a whole. The traditional pyrami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agement mode has low efficiency in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long transmission time, easy to distort information, and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situ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coping with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reducing the impact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y introducing the flat management idea, and designs a long-term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intain the ope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 nuclear power enterprise.
Keyword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ormalization; flat; system; enterprise
0.前言
近年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2003年全球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4及2009年人感染禽流感导致人员伤亡并重创家禽养殖业,2010年全球发生手足口病超过80万例,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中东地区国家肆虐,2019年底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快速蔓延至全国,随后席卷全球,累计确诊已超过900万人。
当前,除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形势外,大部分国家仍处于疫情高发阶段,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29日召开会议,根据疫情发展形势作出防控常态化的决策部署,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创新防疫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兼顾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某核电公司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分析了通过借鉴扁平化管理思想,减少管理层级,延伸管理幅度,从而建立一种高效、紧凑、干练的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以期能够迅速、灵活的应对疫情变化,降低疫情防控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1.某核电公司疫情防控实践经验
1.1 公司基本情况
该公司作为某核电站扩建机组项目业主单位,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和实施,接受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管理。全公司12个业务处室200名员工,疫情防控由安全质量处归口管理。此外,公司还需要接受国家、省、市、区各级防疫主管部门管理。
1.2 主要防疫措施
(1)成立公司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分管安全质量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总经理部成员为组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安全质量的副总经理为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疫情防控工作组。
(2)制定系列公司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公司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疫情应对处置方案、疫情防控物资发放和使用管理规定、人员出行及返岗防疫管理临时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推进有据可依。
(3)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
公司层面通过召开公司党委疫情防控专题研讨会、公司党委扩大学习会议等方式,各党支部层面结合“三会一课”深入学习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重要讲话、指示和精神,谈认识,谈体会,谈贯彻落实,调动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强力动力。
(4)广泛宣传,营造疫情防控氛围
通过公司主页、公司微信公众号、公司及各处室微信工作群、公司文化宣传电子屏、公司每日党建安全信息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有关要求,员工防疫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
(5)快速全面,开展防疫信息收集
快速打通疫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确切掌握了公司及密切协作单位200名员工从1月中旬以来的行程、身体状况、感染风险等信息,克服春节假期全国各地员工健康信息统计困难,员工健康监测全面、准确、一个不漏,为公司制定快速有效的防疫决策和管理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6)细致入微,做好工作场所防控
加强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在特定楼层安排专用会议室,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公司员工办公所在的常驻楼层。安排专人监督每日办公场所消杀,实施强制体温监测,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消毒等设施正常运行。对于就餐、会议、差旅等等群体性活动,也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
(7)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强化防控宣传教育。采用了多种形式加强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使员工充分了解疫情防控知识、掌握病毒防护要点、增强防疫意识、支持配合公司的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各处室督促员工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每人配发体温计,随时开展自我体温监测。
(8)督促协作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组织召开业主负责制下的各协作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会,传达上级单位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业主负责制的相关精神,督促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对各施工单位员工宿舍、餐厅、办公区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检查。每天对项目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整改,并通过安全质量监督记录进行逐一跟踪和督促落实。
(9)涉外疫情防控工作
组织公司涉外疫情防控专题研讨,编制发布《境外人员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结合境外疫情发展形势升版。
为驻外人员提供疫情防控支持,如提供疫情防控知识手册、传染病防治知识等材料,提供集团公司核工业总医院开通的网上防疫问诊平台链接,获取专业的疫情咨询。实时沟通了解公司驻外人员防疫困难,如国外防疫物资购置困难,为公司驻外员工采买和寄送了防护装备、防疫药品和测温器具等防疫物资。
组建公司驻外人员疫情防控微信联络群,采取每日健康状况申报制度,对驻外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控。时刻做好疫情防控提醒,公司驻外人员关注所在地疫情发展,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和个人防护,遵守所在国和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和措施,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向公司和中国驻所在地使馆报告,遵循所在地使馆的指导积极应对。
1.3 疫情防控经验总结
公司领导层对疫情的敏感性、判断的准确性和做出的快速反应,为公司良好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严实的基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此外,成立的疫情防控工作组发挥了总协调的作用,研判疫情防控风险,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监测、场所消杀、物资采购、数据上报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快速开展。部分防疫工作打破公司传统的职能处室划分管理的局限性,以结果为导向、优先服务业务流程,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在疫情防控和以后的日常工作中都值得推广。有待改进或注意的方面如下:
(1)作为一种新病毒,在疫情初期,因对新冠病毒传播和致病机理及危害性认识不足,容易产生过渡恐慌或怠慢情绪,公司总体防控管理策略、防疫制度难以迅速明确和细化,可能贻误最佳防控时机。
(2)国资委、集团公司、中国核电短短几天连续多份加急、特急文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国核电综合办公室、安全质量部、商务采购部等部门、多途径开始要求各成员单位上报疫情排查相关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如何做到快速、全面和准确。
(3)国家、省、市、区政府各级疫情防控机构和集团公司、中国核电等上级部门不断出台各种防控措施。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自上而下的任务,需要逐一分析,哪些不适用,哪些要落实,落到哪里,怎么落,如何保证落实到位。
(4)疫情突发导致市场应急防护物资、消杀器具供需严重失衡,沦为卖方市场,价格是正常时期的数倍以上,是否采购,如何采购,怎样消除采购人员的合规性后顾之忧。
(5)突发的疫情对公司应对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应急处置工作,一旦超出应急预案或管理程序范围,该如何处置。
综上,应对疫情的突发性,关键在一个“快”字,信息收集快,决策落地快,疫情防控组织体系针对疫情变化需要有较强的反应应变能力,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应尽可能减少,将企业的决策权延伸至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加快信息的上下沟通,提高企业应对疫情防控的效率,抓住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
2. 常态化疫情防控新阶段
我们国家疫情暴发后,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定位,进入了“应急状态”,但是当前已进入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阶段。清华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教授认为,不同于以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此次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是既不同于应急状态,也不同于完全正常状态下的疫情防控,是处于一种现实风险下的低级别防控,针对特定疫情的防控,既要保持低级别的疫情防控模式,又要继续实施某些强制性措施。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是最极端的,也不是完全没有现实风险,而是处于一种现实风险下的低级别的防控,仍然是属于有针对特定疫情的防控,要坚持应急处置与常态化防控相结合,针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长效机制防控”非常重要。企业疫情防控要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并基于科学规律制定长效机制,做出恰如其分的,适用于企业具体的、有针对性、有特色的防控方案。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超常措施”、“特事特办”必然难以持久,企业需要找到疫情防控高成本投入和生产经营高效率产出的一个平衡点。
3. 扁平化管理构建疫情防控体系
3.1 扁平化管理概述
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级,拓宽管理幅度,从而建立一种高效、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扁平化组织结构是相对的,通常是与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在企业中扁平化和金字塔组织结构往往是同时存在的。[1]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金字塔式管理模式是绝对集权管理, 这使决策和管理效率低下, 传递过程时间长, 信息容易失真,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2]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金字塔结构管理层级较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较小。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就是从企业纵向多层级的结构入手,精简管理层级,重置组织岗位,拓宽管理的幅度,构建起一种横向拓宽纵向缩短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3.2 疫情防控引入扁平化管理思想的必要性
疫情防控管理采用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往往会导致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健康监测、数据上报、情报分析、措施制定、应急处置和物资采购等流程运转低效,难以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局面。
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高层(总经理部)-中层(处室)-基层(科室)-细分层(班组)-执行层(员工)”,高层管理者位于金字塔顶, 他们的决策通过逐级细化、分解或传递最终到达执行层; 执行层的信息也要通过层层的筛选, 最后到达金字塔顶。这种情况下, 最高层管理者的意图传递到底层时可能已经变样; 反之, 底层的信息动态传递到最高层时也会变样。
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层级减少,信息传递路径变短,有利于疫情防控决策者更快捷的获取更真实的信息数据,从而快速响应疫情突变。
突发的疫情不可避免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疫情防控已经由狙击战变成了持久战,企业急需寻找疫情防控投入与防控效果产出的平衡点。
与扁平化管理模式相比,传统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组织管理层级划分更多,每个管理者有效管理人员更少,对于企业疫情防控而言,也就意味着管理人员增多,执行层人员减少,公司总体管理成本增加。
3.3 疫情防控扁平化管理体系构建
公司传统业务组织结构见图1,共有五级,甚至六级(部分业务科室存在班组级),为传统的金字塔结构。
.png)
图1:企业常规疫情防控金字塔组织结构
图2 是引入扁平化管理后的组织结构。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调整后,组织结构的层级从五级减少到三级,信息传达会更加迅速、更加高效。扁平化取消了公司业务分管副总层级,整合了业务处室、业务科室(含业务班组)两个层级。业务管理层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汇报。组织结构经过这样的改革,达到信息沟通的更加高效、更加迅捷。
疫情防控扁平化体系构建,主体思路是以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情报分析、健康监测、数据上报、措施制定、应急处置、物资采购和支持监督等工作流程为驱动,减少管理层级、打破部门间隔阂、加大管理的幅度,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扁平化运转,从而提升企业疫情防控效能。
.png)
图2:疫情防控扁平化组织结构
3.4 疫情防控扁平化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1)在公司层面,组织各领域业务人员,成立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五个专业组,具体包括:信息处理组、制度管控组、物资保障组、综合应急组和支持监督组;
(2)每个专业组工作任务应尽量实现组内闭环管理,包括组内工作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工作执行遇到困难,或执行效果达不到计划要求,业务组优先审定自己控制策略或措施的适宜性,然后才是反馈其他业务组协助;
(3)五个专业组由公司高层领导(如董事长、总经理或分管防疫工作的公司级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各专业组专兼职人员配置依据完成专业组职能配置、任务量、公司人力情况配备,通常1-2人即可。
(4)五个专业组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信息处理组:主要承担信息上传下达职能,公司疫情防控相关内、外部信息的收集或接收、分析筛选和处理响应。
外部信息来源包括:公司行政管理上级单位,如国资委、中核集团、中国核电的各部门,疫情防控监管政府部门,如国家、省、市和区的政府及卫健委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办等相关组织。
内部信息来源包括:公司领导信息需求,其他专业组或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种统计信息需求。
处理方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分析来源信息的适用性,如果适用,则整理归类统计需求,制定统计方案,开展信息收集,然后进行数据整理,视情况向其他专业组通报或向信息需求的内外部单位及部门申报。
制度管控组:主要负责公司防疫管理制度的及时性、全面性和适宜性,制定管理制度,组织宣贯落实,培养防疫意识和技能。
研究疫情防控专业知识、公司领导防控策略、其他专业组需求(如采购制度欠缺、协商制度不畅等),及时制定和升版防疫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规范疫情应急处置流程,并组织宣贯学习。
物资保障组:负责公司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所需的物资、场所、人员与经费保障;
落实公司防疫制度所需的物资保障、疫情防控宣传培训所需物资、应急处置所需防护、消杀和转运等物资;物资立项、采购、配置或发放、报销及物资台账管理。
综合应急组:配置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处置应对,重点是出现预警响应后处置。
结合公司、属地、上级单位和集团公司防疫要求,进行应急处置演练,保障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现员工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疑似情况或确诊病例,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实行精准管控,防范聚集性疫情。
支持监督组:为各专业组运转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支持、行政资源支持(党团工);该组配备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审计人员,对各专业组及整个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的运转合规性、防疫措施落实情况、防控有效性进行监督和反馈。
(5)疫情防控扁平化组织沟通设计,详见图2,公司负责防疫的高层领导直接与各个业务组直接沟通,各个业务组直接与公司及密切协作单位员工沟通。
3.5 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比传统金字塔式疫情防控管理,扁平化管理结构,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成倍增加,对高层管理者来说过宽的管理幅度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得高层管理者管理难度增大不少。此外,扁平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授权,而授权的艺术也要求管理者有很高的监检和激励能力。
中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相应的减少,虽然可以使中层管理者更加专注于企业生产经营,但也可能会导致管理资源浪费。
扁平化改革后,企业对疫情防控反应更加敏捷,这种敏捷来源于决策点距离信息源更接近。组织决策重心的不断下移,让组织决策尽可能产生于发生信息的地方,减少决策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滞后。决策重心的下移意味着对处于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微观主体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对信息,他们有没有决策的能力?他们的决策能否引导组织朝正确的方向发展?[4]
4. 结论
当前,随着国内各个领域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人员聚集不可避免,怎样做好企业常态化防疫工作成了当务之急。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制具有迫切性,但并不容易,乐观估计需要一年半。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意味着持久战,前期防疫过程形成的“特事特办”思维不能持久,需要尽快转变旧思路、研究新对策。
本文结合笔者半年来的新冠疫情防控实践经验,提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引入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延伸管理幅度,以较少的人力投入,建立一种高效、紧凑、干练的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快速响应疫情变化和做出防疫决策,达到兼顾企业生产运行和疫情防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华杰,生产型企业A公司扁平化管理巧通效果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2015:15
[2] 闫伍夫,扁平化管理与金字塔式管理区别[J].商业经济,2008(10):52
[3] 暨鹏,浅论扁平化管理的困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11):31
[4] 张延华,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利弊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