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泛碱的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孙国栋
[导读]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取代砖瓦材料成为建筑的支撑。
        东莞市中泰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取代砖瓦材料成为建筑的支撑。随着城市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不断涌现,给混凝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然而受多因素影响,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表面泛碱的现象,不仅降低了混凝土质量,还减少了企业获取的效益。为此,本文对混凝土泛碱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切实的预防措施,从而让混凝土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
        关键词:混凝土;表面泛碱;成因;防治对策
        前言
        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起到支撑建筑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会应用大量的混凝土,使得人们愈发关注混凝土施工质量。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现泛碱情况较为普遍,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构成了影响。为了消除影响,需要针对泛碱成因进行探究,有针对的采取防治措施,从而抑制泛碱情况的发生。本文对混凝土泛碱的现象进行解读,阐述防治的必要性,再对泛碱成因进行深度探讨,从而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以供广大建筑施工人员参考。
        一、混凝土表面泛碱的内涵
        混凝土多为硅酸盐,在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子后会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会有氢氧根产生,与金属离子相结合形成氢氧化物。在温度增高后,水蒸气挥发,氢氧化物从混凝土中析出,当水分全部蒸发完,氢氧化物就会附着混凝土的表面,这一过程被称之为泛碱。随着时间的推移,泛碱情况愈发严重,会将涂料层顶起,使之与混凝土表面分离,从而引发脱皮现象。与此同时,泛碱过程常伴有裂缝,如若没有及时修补,会让裂缝宽度不断扩大,从而让混凝土的功效大打折扣,甚至威胁建筑的安全性。
        现阶段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迅猛,推动建筑领域阔步前行,建筑施工水平俨然成为判断一个城市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混凝土作为基础性材料,其地位不可撼动,在建筑工程中的需求量比较大。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天气因素,在开展混凝土工程前并未对当地天气进行调研,无法准确掌握作业环境。再加上近些年我国环境破坏愈发严重,极端恶略天气出现的概率激增,使得混凝土出现泛碱的概率大大提升,严重威胁了建筑使用安全。因此,有必要针对泛碱现象进行预防,从而保证混凝土功能的发挥,让建筑质量有所保障,不仅可推动企业良性发展,还能带动社会经济稳固增长。
        二、混凝土表面泛碱的成因
        (一)压力载荷
        压力载荷是造成混凝土泛碱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温湿度的变化来改变混凝土的性能与形状,使得氢氧化钙不断激增。温度的改变会让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增加,与氧化钙发生反应,形成氢氧化钙。湿度的改变会让加快水分的蒸发,水分一旦蒸发,氢氧化钙就会析出,从而在混凝土表面积累。混凝土一旦泛碱,其表面抗载能力就会变弱,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在压力载荷的作用下,裂缝的宽度、面积都会有所上升,从而让混凝土表面“沟壑纵横”。
        (二)活性矿物质
        混凝土蕴含丰富的活性矿物质,导致集料过程中会发生结构膨胀,为了降低膨胀对混凝土的影响,往往会在混凝土中掺入胶体,从而稳固混凝土结构。而胶体多由碳酸物质构成,当遇到较高温度时就会出现凝胶现象,使得混凝土出现泛碱情况。矿物质较为活份,就会与钙等元素发生反应,反应后会形成结晶盐,而结晶盐具有很小的体积,很容易就附着在混凝土表面。另外,胶体在使用过程中会发挥吸收作用,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抗氧化能力、抗腐能力均会有所下降,在水气的影响下也会出现泛碱现象。
        (三)粘合剂
        一般来说,泛碱现象的形成与化学反应是脱不开关系的,而混凝土中大多会使用粘合剂,粘合剂中就有大量的化学成分,给化学反应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众所周知,混凝土泛碱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所以说需要合理使用粘合剂,从而降低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建筑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大多会选择酸碱物质超标的粘合剂,因为这类产品价格便宜。一旦使用这些粘合剂,混凝土泛碱的概率就会急剧增加。即便建筑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的粘合剂,但因未准确掌握材料配比,也会让泛碱现象出现。
        三、混凝土表面泛碱的防治对策
        (一)有效控制作业环境,确保环境参数稳定
        在混凝土工程中要注重作业环境的控制,让混凝土原材料的混合、搅拌在恒温中完成,并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温度不会出现很大变化,这样做可避免混凝土出现早凝或脱水。建筑企业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氧化钙的含量,从而让混凝土施工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进而有效抑制泛碱情况的发生。水气是泛碱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调节作业环境。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子过多,超出80%的时候,水气就会与盐酸物质进行反应,从而让混凝土出现泛碱现象。因此,要有效控制作业现场的温湿度因素。此外,在混凝土泛碱现象出现后,施工人员要第一时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洁工作,待清楚干净后适度涂抹砂浆,为混凝土一层保护,这样做可有效将混凝土与空气中的水分子隔离开,从而遏制混凝土泛碱。
        (二)科学把控材料配比,提高混凝土结构稳定
        混凝土配比是预防泛碱现象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通过实验找出混凝土的最优配比,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钙物质数量,以此提升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尤其是梁柱等支撑部位,施工人员要尽量平衡关键部位的重力,让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从而发挥重要的传导作用。高密度的混凝土不易受影响,结构较为稳固,即便是表面出现裂缝,裂缝宽度、深度也会很小,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尽量使用高密度混凝土,以此预防泛碱情况的发生。
        (三)合理选用粘合剂,减少氢氧化钙数量
        粘合剂的化学结构相对复杂,不仅有化合物,还蕴含多种碳酸盐,因此需要设计人员通过实验对比,挑选适宜的粘合剂。这类粘合剂可有效减少碳酸数量,从而降低泛碱现象的出现率。如果建筑企业要用胶体作为粘合剂,一定要严格控制粘合剂的使用湿度,从而抑制胶体的早凝情况发生。一般来说可适度稀释胶体,从而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泛碱现象。如若建筑企业使用含量不纯的粘合剂,应让粘合剂的密度升高,在应用到混凝土拌合中,从而让混凝土表面滋生一层抗氧膜,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混凝土的抗腐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抑制混凝土泛碱。
        (四)制定拌合方案,解决混凝土泛碱问题
        混凝土能否具有较强的性能,取决于拌合方案选择是否得当。当作业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拌合方案选择1:1:2的拌合比。当作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则应适当降低水含量,以此提升混凝土密度,以应对潮湿环境。为了让拌合方案更加准确,需要在是使用对环境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最适合当地混凝土施工的拌合方案,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把施工质量关,确保混凝土质量,从而抑制泛碱现象的出现。当然,在制定拌合方案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在抑制混凝土泛碱现象的基础上让企业收获更多的利益。
        四、总结
        混凝土泛碱是困扰建筑企业的一大难题,不仅对建筑稳定性造成不小影响,还会增加建设工程量,让企业的建设成本提高,不利于企业的获利。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抑制混凝土泛碱现象。泛碱的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再配以作业环境控制、材料配比把控、粘合剂挑选、拌合方案制定等举措,将泛碱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保障混凝土质量,让其支撑作用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蒋亚军,光鉴淼,崔巩,周华新.透水混凝土的泛碱现象与防范措施[J].江苏建筑,2018(03):88-90.
        [2]伍金平.现代工程建设钢筋混凝土表面泛白现象及防治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07):68-70.
        [3]刘晓东,陈桂玲.关于混凝土泛碱现象分析及防范措施[J].商品混凝土,2019(04):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