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郭威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对基建工程的重视,城市里各种工程建设有序展开,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对工程建筑的功能转变到建筑的美观与质量。

        华润混凝土(珠海)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我国对基建工程的重视,城市里各种工程建设有序展开,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对工程建筑的功能转变到建筑的美观与质量。而清水混凝土在此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其有着突出的环保与审美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各种工程项目建设中,为城市带来便捷与美观。因此,在清水混凝土的配置中要做好质量控制,追求过程精细,把握工程结构的完整与稳定,这也是鉴定工程外观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基于此,本文将谈谈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技术
        一、引言
        混凝土是我国基建项目实施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伴随施工工艺与技术的改进,现代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应用有了更高要求,需要高性能与强度的混凝土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在追求技术创新的今天,应该结合高性能的混凝土工艺及材料,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进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其中,清水混凝土是一种拥有自然质感的混凝土,可以一次浇铸成型,即使不做外在装饰,也能体现一定的质感,所以清水混凝土综合着绿色与高性能两点,拥有平整的外表与均匀的色泽,既显天然又显庄重。清水混凝土技术是一项工程建筑行业的关键技术,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清水混凝土技术既是建筑工程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又是提升广大建筑品质的重要保障,同时还能为我国城镇化工作起到推动作用。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相关建筑企业也应该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应当及时展开技术竞争,不断提高清水混凝土各方面性能,提高建筑工程技术水平。
        二、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的选择
        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砂石、水泥以及一些外加剂和掺合料,在混合这些原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配合比设计,只有保障一定的配合比才能让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与性能更出色。此外,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清水混凝土设计也要在因地制宜的控制原料、满足施工需求。有以下几点:(1)水泥,水泥是构成整个清水混凝土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宜选用的水泥强度不要小于42.5的等级,只有清水混凝土的水泥等级高于42.5才能适应良好,保证混凝土的活性与适应性,而且在选择购买厂商时,应该考虑到色泽的一致性,尽量选择同一家厂商,保证良好的适应性,让水泥出自同一品种与色泽、等级,这样混合起来效果会更好。(2)集料,清水混凝土的集料由粗骨料、细骨料以及碎石组成,集料一般拥有强度高、级别高、碱活性低的特点,集料的外观和色泽要干净,含泥量要≤1%、泥块含量要≤15%,这样是最好的,在细骨料的选用中,最好是河砂、人工砂等,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1.5%和1%,在选用粗骨料时,最好是来源于和细骨料同一个石场、砂厂的材料,施工单位在事前要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调研,比较分析材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以及压碎指标等等,结合施工实际谨慎选择。(3)掺合料,在选择掺合料时,要挑选对钢材和混凝土无害处的材料,保障掺合料能够替代水泥的一部分能,调节清水混凝土的各种施工性能,同时还有助于抑制碱、集料活性,同时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水泥一样,同一工种应该选择来自同一厂家的掺合料,有效改善清水混凝土的孔结构,保障清水混凝土密度,比如平均粒径应该在0.1到0.2mm之间。(4)外加剂,对于清水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应该注重严格筛选,使用减水效果显著的外加剂,以满足混凝土各方面的工作性能,依据工程项目经验,可以采用新一代化学材料配制而成的外加剂,这类混凝土除了拥有良好的减水效果外,还能够有效减轻坍缩度,具有比较好的黏聚性,不容易产生气泡,可以更好的保持混凝土和易性。
        2.配合比设计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要满足工程规程,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结合规程要求进行设计,符合积极性与实用性。一般来说,常见的配合比设计规范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等等,结合不同标准设计规程来优化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表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标准差

        符合施工项目标准才是配合比设计的先决条件,还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耐久度、坍落度、扩散度、抗裂度以及耐久性等,最重要的是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达到使用要求。其次,要经过反复的试验来确定最佳配合比,比如,用单位用量表示法:以每1m3混凝上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例如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330kg:150kg:706kg:1356kg)。再结合具体的气候条件、运输时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等,适当微调,以期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做到色泽匀称、不离析。
        三、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清水混凝土浇筑
        清水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在之前结合项目要求作出协调规划与准备工作,做好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各方面性能。首先,做好现场的组织与技术保证措施,在混凝土浇筑的当天,应该配合好天气条件,避免夏季正午最热的时间,根据运输时长的变化可以将原配合比进行微调,在入模混凝土的时候,要将坍落度控制在140到180mm之间,一旦清水混凝土达不到标准要求,必须退回。其次,在现场浇筑清水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连续浇筑,缩短每次浇筑间隔的时长,避免出现冷缝的现象,将罐车进场的时间间隔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此外,还要注意分层浇筑,分层的高度要控制在500mm以内,振动棒间隔不宜超过500mm,在浇筑楼板时,要严格控制顶面标高,保持板面平整。最后,浇筑工作完成了,要剔除钢筋上的水泥浆,清扫干净清水混凝土结合面。
        2.清水混凝土养护
        对清水混凝土的养护要格外注意,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容易产生色差与收缩裂缝,影响外观质量,所以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要做好养护,用覆盖塑料薄膜、洒水的方式做好养护工作,养护时长不得少于一周,注意冬季不能洒水,要用刷养护剂或者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来养护,时长不得少于半个月。此外,清水混凝土在成型之后不需要进行装饰,一般高层建筑有较长的施工周期,且中间会穿插很多作业,所以保护清水混凝土工作十分重要,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不得污染清水混凝土的表面结构,防止污染混凝土的表面结构,应该对人容易被触碰的部位用粘粘硬塑料条的方式来保护。
        3.清水混凝土孔洞以及缺陷的修护
        清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维持表面效果,对漏浆、错台、气泡等缺陷部位及时修复,采取必要的手段,由于拆模之后的清水混凝土会有一定泌水性,混凝土本身有较大的含气量,所以表面会有一些气泡与孔眼,拆模之后要及时清除表面多余砂子,拌制同等品种与强度的水泥浆来修复材料缺陷部位,并用细砂石均匀打磨,将表面的水冲洗干净。
        小结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相较于一般混凝土有出色的外观质量与实用性质,且采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相对细致,需要更严格的配置控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该做好每一道巩固,选择最优配置比,节约工程造价,同时打造绿色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任旭冉.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
        [2]何锦华,王守合,杜建峰,吕星,刘建忠.超大面积清水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配制及施工技术[J].混凝土,2006(06):77-79.
        [3]黄海,鲍军.浅析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和原材料对强度的影响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3,27(04):502-504.
        [4]李世华.浅析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和原材料对强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110.
        [5]殷钰,徐花珍,伦世友.浅谈消除清水混凝土桥梁柱子表面气泡的措施[J].水泥,2019(S1):3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