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铁运处 河南三门峡 4723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工程建设水平不断地提升。当前,我国着力开展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工作。地质条件十分影响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水平,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地质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其中,铁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是施工单位需要克服的一项重要施工事项。为提升该段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把相对应的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建设工作之中。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铁路隧道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积极地推进铁路隧道工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运输货物等多项需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是铁路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浅埋暗挖工法乃是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常应用的施工方法。通过把浅埋暗挖工法应用该种施工工作之中,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降低施工难度。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应用这种施工方法。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探究其他有效地施工方法,保证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水平。
1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工艺
1.1大拱脚台阶法
在开挖某段隧道中,先将其施工作业面分成6个开挖面,把这6个位置前后错开同时进行开挖,并分部对其进行支护工作,这样就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护整体,这样的施工方法就叫做大拱脚台阶法。在软弱围岩承载力不足的隧道施工中,应用该方法可以扩大上部钢架拱脚与垫板,缩短台阶长度,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初期支护成环,还可以及时跟进稳定支护体系,在隧道施工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大拱脚台阶法和传统施工相比,能够实现多个作业面平行作业,并且在其施工初期,操作较方便,可以促进整个机械化施工的快速进行,并且其适应性也要明显优于传统施工,例如在软硬岩出现变化或者是围岩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时候,即可以立即转化施工方法。
所研究的隧道开挖过程中,大拱脚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共四个部分,分别是上台阶、中台阶、下台阶以及仰拱,其开挖则是在4个不同开挖面和4个不同位置错开进行,同时支护其各分部,最终结合成整体支护。其实质是利用核心土对掌子面施压,尤其拱脚处的特殊设计提高了钢架支护的稳定性,也增强了初期支护强度,进而完善受力结构。
在大拱脚台阶法应用到隧道施工中,应该做好施工工序衔接问题,避免围岩失稳,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在钢架拱脚底部打设锁脚锚杆,确保钢架的稳定性,这样可以防止开挖中形成拱部下沉变形;还应确保施工按设计要求,控制超前锚杆支护外插角在10b~12b,保证隧道支护安全;并且还需要在隧道周边预留20~30cm,避免机械开挖对围岩的影响,保证围岩稳定性。
1.2 CRD施工法
CRD施工法采用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将大断面隧道分成4个相对独立的小洞室,之后对四个小洞室展开分部施工,遵循以下施工原则:小分部,短台阶,短循环,快封闭,勤测量,强支护。随挖随撑,及时做好初期支护。然而这种施工工艺分布较多,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前面施工形成的力学平衡体系会受后续开挖和拆除支护。
2软弱围岩浅埋段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2.1施工前准备
地质条件是影响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时会遇到多种施工问题。软弱围岩浅埋段的地质条件更为复杂,施工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克服的施工难题较多。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在软弱围岩浅埋段的施工工作,着力提升软弱围岩浅埋段的施工质量。
在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之下了,施工单位就容易降低在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中的难度。施工前准备包括如下事项。即施工单位需要指派人员深入地施工现场,考察当地的地质条件,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检测浅埋层地下水深等,之后则根据所获知的信息,构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而为推进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2.2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施工单位需要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此规避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具如下所述。软弱围岩的岩体结构比较松散,因此其承载力不高。在施工的过程中,软弱围岩的岩体容易出现掉落的问题。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做好超前支护防备工作。不同铁路隧道的穿越长度、施工条件等存在差异。为此,施工单位有必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支护管的长度和直径,强化支护效果。由于压水试验检工作可以保证支护工作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推进压水试验检工作。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在开展施工工作中对照施工方案,防止偏离具体的施工工作。另外,施工单位需要提前检测施工材料,了解施工材料质量。若是施工材料不符合建设规范,就需要及时更换施工材料。由于季节会对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工作产生影响,施工单位需要最大限度地克服季节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冬季:施工单位需要把喷射机当中混凝土的粉尘含量控制在2 mg/m 3以下,并且最低温度要求不低于5℃。支护工作事关工程建设水平,在完成支护工作之后,施工单位需要指派专业人员,开展关于支护检测,了解工作质量。在支护工作符合工作标准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地工作。由于爆破工作会对软弱围岩的岩体结构产生影响,加剧岩体结构的松散程度,施工单位需要参照施工方案,推进爆破工作,并掌握爆破工作要点。为避免雨水浸泡隧道,施工单位需要赶在雨季之前完成洞门的开挖建筑工作。拱顶坍塌是隧道工程常发生的事故,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施工单位需要把锁脚锚杆和纵向的槽钢托梁等应用在开挖支撑工作之中,进而支撑拱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需要优化选择铁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保证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本文分析了大拱脚台阶法、CRD施工两项施工技术,而施工单位有必要认真地研究这两项技术,掌握这两项技术应用要点、重点等,切实提升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钟浩.基于铁路隧道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的施工工艺探讨[J].四川水泥,2018(12):273.
[2]邓先亮.袖阀管注浆处理浅埋软弱围岩隧道的应用技术[J].江西建材,2017(12):138-139.
[3]潘艳军,蔡晓斌.浅埋暗挖法在某铁路隧道浅埋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力发电,2017,36(02):41-43.
[4]何振宁.铁路隧道疑难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以30多座典型隧道工程为例[J].隧道建设,2016,36(06):636-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