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209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民生,是社会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大力开展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做好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经之路。本文就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是人们自然改变能力的最直接的一个体现。水利工程建设和严格的灌溉管理是农户增产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农田水利灌溉运行管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认真讨论并改善这些问题。
1.提高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的作用
1.1节约用水,提升效率
在进行农业产业发展的时候,针对农业灌溉进行管理,能够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提高,而且相关部门还可以将水利灌溉管理与水费的收取进行挂钩,出台使用的水费收取体系,利用该体系对农业产业灌溉中的用水情况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水费收取体系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思想,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纷争也有着非常有效的处理作用,进而确保在农业产业的生产能够顺利、稳定进行。
1.2做到有序科学用水,避免纠纷出现
当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者制定了一定的管理制度之后,它能够为整个农业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用水秩序,利用水资源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大节约水资源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完好的用水管理秩序,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农业灌溉管理体系的作用。因此,要想保证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确保灌溉用水秩序合理稳定,就需要对现阶段农业用水进行科学调整。通过构建完善的农业用水秩序,保地区农业生产工作,能够按照所规划的内容发展下去,并避免用水纠纷的出现。
2.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标准规范
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严重影响了普通作物的种植,这些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强烈。这种情况日益加剧了农业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纠纷,阻碍了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科学开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农村水利灌溉的科学合理战略,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1)为了能够完全利用所使用的水资源,作为科学管理的核心,有必要确立水资源保护,并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在地方灌溉项目的实施中,应从土地计划、资源分配、人员移动等经济观点出发,尽可能调整各种资源的使用和分配,形成独特的农村资源利用优势。(3)在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合理限制水资源时,必须保持正确的立场,合理限制灌溉进程中使用的水资源。(4)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变化,结合区域的经济状况,优化农业的主要开发方向,确保水资源的投资带来切实的收益。
3.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水资源浪费
在进行农业灌溉的时候,灌溉区域是不属于个人的,因此,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和办法进行利益的谋取,在水利灌溉工程中,最大的利益输出点就是水资源的使用,相关管理人员就会对人们灌输大量用水的观念,这种情况就会使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量大幅增加,从而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3.2水费收缴制度不合理
在对于水费的收缴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行阶梯电费缴纳的管理措施,但是对于水费的收缴,阶梯水价这一观念还并不十分普及。阶梯水价的观念没有在人们心中形成,在用水时就很难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当大家试着节约用水时,发现省下的水费并不是很多,这会间接地导致人们心中渐渐形成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使得大力倡导节约用水收效甚微。
4.做好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分析
4.1转变理念,拓展资金渠道
水利灌溉工程往往具有工程面大,面广的特点,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很难保证其科学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在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就需要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强化资金投入,提升管理质量、管理效率。在重点做好创新投入机制上下功夫,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财政支持的同时,要严格按照省市级财政补助相相配套,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农民投工,受益分担的原则,重点做好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并逐渐转变领导干部的传统思想,将水利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行管理全面结合,通过科学整合资源,整合规划合理的管理平台,带动资源和技术有效配合,形成发展合力。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还应该广泛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通过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保证农民群众能够很好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同时还要按照谁出资、谁受益、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发挥群众管理的主体作用。从而进一步形成由政府投入为主导,群众自愿出资出劳建设为主体,社会其他方面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有效解决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资金难问题。
4.2加强管理单位人员素质,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可以对监督进行更客观的判断。使用经济方法改善建设人员的质量,改善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保证节水灌溉项目运行与开发的应用质量,有效增加农业用水户的节水应用知识和概念,使收益的用户能够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建设后的运营管理也需要农民的参与,有必要征求广大农民的意见,以便农民能够接受节水灌溉的模式,由此决定项目的规模。
4.3提高农民节约用水意识
进行农民节约用水思想教育,使其树立起节约用水意识。采用阶梯水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水资源的珍贵,有效地控制农民用水量。同时,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一定的奖惩措施。奖励和惩罚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措施,使农民养成节约用水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以促进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加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进程
以基层乡镇为单位,组建乡镇水利站。乡镇水利站是做好农村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和建设的重要队伍,同时也是农村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组织,在推进农村灌溉工程建设,运行管理,防汛抗旱,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乡镇水利站在组织机构设置过程中,应该以乡镇为单元,作为县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下属分支,该组织机构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农村地区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和建设的各项公益性职能,水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应该纳入到县级财政预算中。
4.5明确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责任
优秀的人才是水利灌溉工程良好运行的保障之一,因此,对人才的选拔要落到实处,以专业技强能力优者为主。通过定期的座谈会、培训等形式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每一个分管的区域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组织小组内的人员进行日常的分内工作,对管理区域内的水利灌溉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建立起垂直的问责制度,保障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
结语
地方水利灌溉项目的管理对地方经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为地方经济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可显著改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水利工程运营管理创新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杨润.浅析影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因素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99.
[2]胡福贵.天水市麦积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2):21.
[3]吴冠衡.论述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问题[J].农田水利,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