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何益紧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8期   作者:何益紧
[导读] 由于硅酸盐水泥强度与硅酸盐水泥石数量呈正比,因此水泥石中铝酸三钙的含量较高,水泥硬化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引起更大的温度应力并在混凝土结构中引起裂缝,影响正常使用。各种材料不同比例的混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当水泥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太大时,孔隙率高,强度和耐久性差;环境侵蚀会使材料的内在构造产生变化。因此,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正确选用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材料配比设计,以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兴安县泽源丰建材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市  541000
        摘要:材料的元素构成和矿物含量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例如,由于硅酸盐水泥强度与硅酸盐水泥石数量呈正比,因此水泥石中铝酸三钙的含量较高,水泥硬化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引起更大的温度应力并在混凝土结构中引起裂缝,影响正常使用。各种材料不同比例的混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当水泥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太大时,孔隙率高,强度和耐久性差;环境侵蚀会使材料的内在构造产生变化。因此,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正确选用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材料配比设计,以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质量
       
        在当前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影响下,建筑领域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间接地扩大了与之相关的工程建设规模。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开展中,为了丰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内涵,则需要考虑相应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材料管控可以很好地保证结构质量。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在细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面的研究内容过程中,需要对其技术特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1)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会涉及到砂、石子及外加剂等,会因水量不足而造成干燥收缩现象出现,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裂缝问题;(2)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中也会因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其热胀冷缩特性更加突出,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其应用过程中的结构性能;(3)混凝土自身具有隔热、抗压及耐用等特点。同时,浇筑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应用方面也包括了技术内涵丰富、作用效果显著的特点,需要施工单位及人员重视相应施工工序的科学使用,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有效性,进而达到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2混凝土的材料构成
        混凝土主要由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矿渣等)、砂、石、水、外加剂等材料经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胶凝材料的作用是通过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体凝胶,进而产生强度,并起到粘结砂石的作用;加入砂石可以减少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用量,增加混凝土体积,可经济有效地增加混凝土耐久性;外加剂的作用是在特殊环境中保证水灰比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凝结时间等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通过合理配比,不仅可以将矿渣、粉煤灰等废料变废为宝,还可以经济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3建筑材料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防治措施
        3.1严格控制配合比
        在建筑材料中,组成材料的不同比例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最终性能。为了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建设项目的实际要求,有必要对设计进行优化,严格控制其配比,以确保其合理性,并确保拌和性能。对于水泥与水的取用要特别注意,作为混凝土的黏合剂,水泥浆要有一定的稠度,以免材料的脱落和由此导致的混凝土质量下降。在进行配比设计时,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胶凝材料及粗细骨料,然后根据现场环境和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并根据原材料的质量适时做出调整。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控制各种材料的用量,对于配合比例有误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需进行重新搅拌。
        3.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材料质量和整体施工质量息息相关。

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这是必备材料,施工人员要充分结合施工要求合理的选择水泥类型,确保水泥质量达标,同时要确保水泥价格合理,避免增加成本支出。其次,骨料也是建筑混凝土施工必备材料,施工人员在选择骨料的时候也要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选择使用天然、人工骨料均可。最后,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水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这却是最易于忽视的因素,导致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人员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水质达标,对水的PH值、硫酸盐含量等进行有效的检测,确保满足应用标准,禁止直接使用海水以及其他未经处理的水,保障建筑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
        3.3合理使用外加剂
        应从多个方面积极优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将外加剂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功能,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混凝土的强度、加工和耐久性要求有效地提高了添加剂的使用,添加剂可以将建筑成本降至最低。对于减少水的使用,它必须确保水和水泥的消耗量保持不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强度保持不变。通过混合大量的混合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碱性聚合反应。对于高温地区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加入适量的缓凝剂可以满足运输及泵送要求,减少坍落度损失,可在显著延长初凝时间的条件下保证后期强度不变。对于低温地区则可以加入适量的防冻剂来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且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的防冻强度。
        3.4施工现场的管理
        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施工工艺复杂,内容多,因此要想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确保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企业在施工前,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重点及难点,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展开操作,重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
        4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运用
        4.1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运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方式时,应做到:(1)逐层进行浇筑施工作业,直到混凝土浇筑作业全部完成;(2)根据建筑工程现场情况及混凝土施工要求,确定好相应的浇筑方案,实现对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3)采用从短边向长边延伸或中间向四周延伸的方法,完成好混凝土全面分层浇筑施工作业,为其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打下基础,促使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有着良好的技术优势,在技术层面上为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提供科学保障,避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工程施工效益等。
        4.2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运用
        在此期间,应做到:(1)施工人员应在工程施工方案的指导下,从底层开始进行浇筑作业,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继续开展第二层浇筑作业,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完成好混凝土浇筑施工计划,促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质量更加可靠,满足混凝土结构科学应用方面的要求;(2)基于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也需要施工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为这类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增强提供专业保障,从而达到混凝土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施工计划按期完成的目的。
        结束语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相比于砖混砌体结构、钢结构等结构类型应用范围较广,使用率较高。混凝土是建筑项目中非常常用的材料。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应用材料,合理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实际上就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这显示了建筑材料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冲.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0):33-34.
        [2]王志强.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