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王兴亚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8期   作者:王兴亚
[导读] 新时期发展下社会、企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日益增涨,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高校辅导员还需要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问题与改善对策展开探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新时期发展下社会、企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日益增涨,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高校辅导员还需要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问题与改善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工作;思想政治;思政教育
       
        引言
        高校在实际发展中,辅导员承担着十分繁琐以及复杂的工作,日常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时间排列十分紧密,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受到影响,很多时候辅导员无法了解到学生实际的需求,思政教育的实际开展中,也受到诸多的阻碍,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需要积极改善自身的工作方法,对思政教育提高重视。
        1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1辅导员工作思路陈旧
        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接受的教育及解决问题方式比较传统,工作思路创新性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没能推陈出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感兴趣,难以有效的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对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考核模式不健全,难以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在思想教育的实践上更是与网络时代脱节。
        1.2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与时代相脱节
        当前高校辅导员应对数量日益庞大、受网络影响而导致思想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工作任务繁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部分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严重依赖滞后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而滞后的教育理念若不实现与时俱进,一方面将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缺乏科学性,难以呈现时代发展的客观变化,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少灵活性,一些高校辅导员不能契合当下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特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一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育人理念、不断创新育人内容、持续拓宽育人思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3就业严峻形势的影响
        随着教育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高校逐渐扩招,在此背景下,毕业生在人数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岗位实际需求却没有获得相应增长,以至于就业形式逐渐严峻,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和自身专业相符的工作,学生在此过程中承担着较大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产生极端思想,使自身政治信仰有所动摇。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
        1.4思想政治工作复杂化
        新时代,学生工作还要具备网络、心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让原本繁重的工作更加复杂化;高校学生所面临的环境逐渐复杂化,而作为开放性较强的高校,被各种思想、风气、不良信息的影响较严重,可能引发各种问题;辅导员需要通过新媒体、微信等技术进行问题交流,以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特别情况下还要开展个性化思政教育,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复杂化,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


        2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改善策略
        2.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要具有现代化的眼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高校辅导员要将校园文化充分发展起来,打造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将社会热点、党政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及自觉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执行到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项细节工作落到位,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亲和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2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
        互联网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辅导员应充分把握互联网便捷、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方面的育人优势,打造“立体式”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建立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先进事迹资料库、大学生原创作品库等立体、动态、多层面的思政教育资源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发布大学生身边榜样人物事迹、优秀文化作品展、网络热点热议、时政新闻等,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性教育。开辟新媒体宣传教育平台,如利用微博、QQ、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知识竞赛、话题辩论等,利用原创与选编结合的形式经常性推送校园新闻、学业、就业、精品美文等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资讯,也可建立“在线提问”专题栏目,通过“在线解答”的互动渠道,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此外,时处疫情防控期间,辅导员应努力做好“线上思政课”,创新“线上思政课”的育人模式。
        2.3辅导学生的职业规划
        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同时,会伴随着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一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讲,辅导员在辅导学生职业规划时,会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基本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就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讲座报告、交流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此同时,辅导员还会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以岗位职责与工作目标为导向告知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使学生的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2.4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综合能力不断更新
        辅导员应有所在的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还必须以广博为基础。首先,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学习和充实新知识。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始终为自己充好电、加好油,永远保持蓄水池富有活力、有生命力,将学习成为人生的终身课题,其次,在实践中要经常汲取新知识,不断打牢自身的知识基础,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把自己锤炼成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2.5积极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到重远,辅导员必须要明确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责,妥善协调好与教务部门、宣传部门等部门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资源,主动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注重吸收处级干部、科级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等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通过参与班级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学业规划、学业预警、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等学生工作,助力学生成长,协助发挥好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融会贯通的育人保障机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绩。此外,辅导员可加强与兄弟院校辅导员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数据对话体系、共享共建数据资源库,将各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策略等信息分享给对方数据交流平台,以供互相参考借鉴。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维认知特点,辅导员应该改变之前灌输式的思政教育,重视借助多种方式对大学生开展高水准的思政教育,这样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认知与情感态度。本文认为辅导员应该具备四个意识,逐渐提高思政教育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同时,辅导员需要合理转变自身思政教育观念,重视开展高素质人才的思想培养,结合学生个性化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雅娜.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践探讨[J].才智,2019(23):177.
        [2]冯蕊.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23):60.
        [3]冯梦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践[J].才智,2018(6):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