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乡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哈密一分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生态建筑具有健康节能、环保美观的设计特点,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应注重利用“以人为本”建设原则,将生态理念和人的健康发展有机结合,提升建筑物应用性能。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生态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关注力度,善于利用先进技术,促使生态建筑理念得到实际应用。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住宅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生态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基调,各种社会问题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如何才能把生态理念与行业的发展进行融合,是每一个行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建筑工程领域是我国的重点领域,建筑工程领域在生态理念的落实上必须要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把生态理念与之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更加节能环保的居住建筑设计。
1生态建筑理论的概述
生态建筑理论本质上是生态与建筑的有效结合,该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建筑物的发展过程中,消耗了不少不可再生资源,针对这一现象,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生态建筑理论主要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其能够促使建筑建设发挥出节能环保、舒适健康、艺术美观等特点,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一定要融入这些元素才能够真正做到生态环保。
2生态居住建筑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房屋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设计理念决定了房屋建筑的风格以及使用功能。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生态居住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种居住建筑设计方式涉及到了许多的学科内容,以建筑学为主,其中含蕴含了艺术学、环境学等多种专业性内容,通过合理的方式,把这些学科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模式。在居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方式,充分地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利用,同时减少对周边生态的破坏,给人们的提供一个更好的空间,带来一个更好的居住体验。这种设计理念中,透露出来的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有力体现形式,这种居住建筑设计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充分的相符,也是改善我国环境问题和能源紧缺问题的一种有力举措,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居住建筑设计理念的落实,涉及到了许多的学科内容,对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3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实际应用
3.1优化建筑物布局
住宅建筑项目设计中,应注重建筑物之间的布局和设计,并且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优化,为项目施工建设中生态节能理念的应用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设计工作中,也应看到建筑物结构自身绿色施工方案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生态建筑理念的实际应用。在建筑结构的布局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建筑物自身高度、密度等物理属性,同时更应注重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布局和优化,促使生态建筑理念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应对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进行考量,关注生态设计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稳定联系。建筑物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看到整体布局的重要意义,对建筑物的布局应考虑盛行风的影响,利用盛行风进行纳凉和通风设计,发挥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价值。建筑物布局应在完善的调查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设计人员应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强对建筑物的监测和观察,发现建筑物设计中的生态节能效益,为生态建筑理念的实际应用准备良好基础。建筑物布局是生态设计理念实施前提和保障,对建筑物的设计与空间布局上,相关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经济性原则,也要对建筑物布局的节能环保效益做出综合评价,并且选择多样性的组织设计方案,为住宅项目实现生态设计目标,奠定基础。具体设计中,应关注住宅建筑结构布局对通风的影响,善于利用最新的设计原则,并考虑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对建筑物布局进行优化。
3.2住宅建筑设计通风中的应用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通风设计是其建筑自身生态性能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室内与室外是否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对室内温度、湿度调节都有直观影响。反之,若居民所处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就会加大空调等设备的使用需求,进而加大建筑的整体运行能源消耗。基于此,应在生态建筑理论背景下,对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设计加大重视,不仅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风向特点,还需结合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空间诉求,确保居住区内外通风设计的合理性。例如: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室内环境潮湿,因此需通过加快空气流通方式,满足用户居住的通风换气需求,保证厅、室等空间的良好空气环境。而在冬季的时候,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则需通过设计合理调节室内外空气交换方式,提高门窗结构的气密性,利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措施等加强建筑内部环境的通风自调节能力,进而避免因气候因素对室内环境造成不良感受,从而影响建筑空间的生态通风性能。由此可见,在通风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全面考虑门窗构造、尺寸等,还需把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相结合,从而在满足居住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建筑能耗,满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3减少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一个区域内人口过于集中,气流的流动产生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为了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人员可以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绿化设计,在规划层面,在小区内部建设风景园林,种植大量的植物,同时,也可建设喷泉以及人工湖等水环境;在建筑层面,可结合当前国内最新第四代生态居住建筑理论,打造空中花园,形成“垂直别墅”。通过这些绿植的种植,一方面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同时又可以有效低降低热岛现象的发生几率,而且这些绿色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以及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从而也会形成新的居住建筑设计形式及效果。
3.4住宅建筑设计噪声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的购买者主要是工薪阶层群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工作越来越繁忙,工薪阶层人员都希望能在工作后,拥有一个舒适且安静的居住环境,从而确保自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因此,设计人员在对住宅建筑展开设计时,需要高度重视噪声方面的控制,尽可能把居住区域与易产生噪声的公共服务区域、交通区域等分开,减少因噪声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住宅用户便利的公共服务需求、交通出行等生活问题。因此,可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布局、绿化布置、沿街面的窗扇构造等技术手段,综合性地降低噪声对住宅建筑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设计与施工中,应注重对建筑物本身进行布局和优化、善于利用节能设计理念,关注建筑物绿化与水景观建设,由此提升建筑物整体生态发展水平。同时,在具体建设与设计过程中,也应看到生态建筑理念应用深度不够,推广范围受到限制等问题,在日后设计实践中,对相关问题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彭翠梅.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1):92-93.
[2]陈星.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68.
[3]任哲楠,金磊,潘云莆.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3.
[4]刘汉松.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07):61-62.
[5]吴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