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2108319760304XXXX
摘要:本文讨论了养护管理工作中必要性及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园林绿化工程中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养护中的具体应用,用先进的技术使园林的绿化环境能够长久持续。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园林养护;具体应用
精细化的管理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文化。园林绿化工作有较强的科学、整体与综合的特点,近几年园林绿化工作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已经被各级政府部门纳入到有关经济与社会的一个发展计划中来,对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投入的资金每年都在增长。
1对园林绿化进行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把设计者设计好的园林景观转化为真实的场景,所以绿化施工时为了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必须深入理解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来施工最后建设成园林产品。前面说过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所以说仅仅是完成施工并不算结束,如果不注意养护管理工作很多花草树木就会因不适应或其它原因而死亡,前面的绿化施工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会给园林景观造成较大的破坏。要想使园林绿化真正发挥它在城市中的作用,从绿化施工开始和结束以后都要重视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园林工程中的主体是鲜活的植物,它们要存活成长离不开浇水、施肥、防病虫等其它养护管理工作,而且是长期的和不间断的,只有这样实现植物对环境的美化和改造;园林工程的成本才会下降,才能对植物材料实现更充分的利用。
施工完后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做好精细化养护管理才能使绿化成果得以持久,才能体现出园林绿化对城市的生态、景观、人文等价值,真正有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
2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需遵循规范化、精确细致化和个性化这3个基本原则。
1)规范化是指在工作中,按照具体的要求制度和原则开展相应内容,以确保园林的整体效果和质量,维持园林建设规范;
2)精确细致化指在工作中,要加大细节处理力度,不可操之过急,保证每项工作的质量,强化园林美观性;
3)而个性化则是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丰富园林的特色,在确保园林建设效果的基础上,设计更多新奇的景观和造型,提升园林观赏价值。
3园林绿化工程中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技术水平不足
3.1.1 缺乏专业的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很多地区的园林养护人员只是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即可开展相关工作,专业技能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养护效果不佳,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再加上很多区域内的养护人员多是从其他部门借调,年龄相对较高、文化素质较低,无法明确园林养护的重要性,导致养护工作效率较低,养护效果不理想。
3.1.2 在养护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养护工作不规范,养护工作量较多的情况,在进行一些问题处理方面,如杂草清除、病虫害等,也都是采用以较为简单处理方式,使得养护效果不理想。另外,养护人员对于植物的生长习性缺乏细致了解,在养护中无法做到针对性处理,影响园林景观效果,导致经济损失。
3.1.3 养护人员薪资待遇较差,很多人员无法适应工作强度,专业人员流失较为严重,进而阻碍了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
3.2 养护管理认知能力较差
现阶段,很多园林养护人员对养护管理缺乏正确的认知,这使得养护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养护质量。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由于对养护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强,并未规划合理的养护措施,仅是通过除草、灌溉等方式来改善养护效果,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等的影响,进而破坏了整个园林的建设质量。另外,很多企业只是在问题出现后才展开补救工作,不仅影响了养护管理效果,还导致大量的成本浪费。此外,养护人员专业能力和管理意识的缺失也是造成养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一方面加重了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园林的观赏价值。
3.3 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需要,我国逐渐加大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资金投放,但是我国将大部分资金都应用在了园林建设上,忽略了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养护管理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园林建设质量。
首先,养护管理的硬件设施不足,使得一些园林存在观赏草坪老化、植被生长情况差异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园林美观性;其次,重建设轻管理理念的影响,使养护工作无法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最后,资金配置不合理、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使得养护工作得不到有效支持,破坏了园林景观效果,降低了工程建设价值。
4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养护中的应用
4.1 改善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技术水平
园林精细化管理涵盖较多内容,复杂性较高,要想保证精细化原理效果,一方面需要按照具体要求开展养护作业,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养护人员的认知能力,使其掌握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
在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中,修剪是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首要内容,同时也是完善植物观赏效果的重要环节。在修剪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有短截和回缩2种,需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修剪技术,以保证植物生长中有足够的阳光和通风条件,减少病虫害侵蚀。在水分管理时,可以结合区域内的气候、温度、布局等特征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以强化养护管理效果。如结合气候特征,可在春季施用有机肥,夏季追施氮肥,秋季注意施用磷钾肥,从而促进植物根茎的良好生长。且在施肥过程中,也要根据植物的特性规划施肥次数,保证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4.2 提高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认知程度
园林精细化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进而提高园林的整体观赏水平。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应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园林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养护措施,让植物顺利生长。通常情况下,针对季节变化较为分明的区域来说,园林精细化管理需要结合季节特征,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以改善养护效果。
其具体流程为:春季开展植物的栽植、施肥以及维护巡查工作,及时清理上一季节中存在的死亡树木,并栽种新型树种;在夏季可以开展病虫害防治、水量管理、树木加固和剪枝工作,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秋季则需要基部封堰灌冻水以及防寒处理落叶植物,避免温度下降阻碍植物的生长;而冬季则需要实施积肥和积雪处理,为翌年的生长积累较多养分,加快其生长速度,以此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4.3 制定完善的精细化养护管理体系
首先,完善精细化养护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支持,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在管理体系构建中,管理人员还要结合区域的具体特征合理规划养护内容和要求,选择合理的养护措施,以确保养护计划的有效落实,优化园林养护水平,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建立完善的精细化养护管理制度,规范员工工作流程。同时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完善养护管理效果,加深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最后,适当调整区域内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养护工作中。另外,在园林规划过程中,还要融入精细化养护管理,结合园林工程的具体情况,加大养护管理资金的投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还需要完善奖惩制度内容,严厉惩处操作失误以及存在问题的员工,以优化养护水平,充分发挥精细化养护管理的作用。
此外,在病虫害管理前,先要明确掌握植物和病虫害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威胁。并对外来引进的树种,做好检疫工作,以免病虫害的传播。同时根据园林内植被的生长特性,保证环境的清洁程度,及时修剪枝叶,清扫落叶,营造最佳的生存环境,有效地强化园林工程建设效果,发挥园林的具体功效。
5结束语
总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园林绿化进行养护管理的重要性,现在对城市园林切实地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毕凌红.高校后勤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初探[J].后勤产业,2012(5).
【2】钟转华.浅谈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J].科技向导,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