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城市园林艺术设计中心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在当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园林工程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至关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大城市对园林建设重视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园林项目投入施工。园林中有着多样化的植物种类,若花卉、乔木、灌木等,在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但据实际情况来看,园林植物的技术管理及后期养护工作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不利于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应用,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提高重视度,明确园林工程的具体作用,并理清自身角色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及后期养护计划,为园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帮助。本篇文章中笔者就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及后期养护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后期养护;相应对策
一、提升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的对应措施
(一)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园林开展施工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设计图纸深入了解,熟知该方案的设计理念,同时需与设计人员展开探讨,将设计图纸与施工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将有所差异的环节进行修改,保证施工图纸符合原定计划标准,为后期的施工作业奠定坚实基础[1]。其次,施工人员应当对园林的地面进行清理平整作业,并协调好水电环节,保证园林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在此应当注意的是需对不必要的通道进行封闭,只预留出设备运输时出入道路。
(二)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设计需求
若想保证园林施工的科学合理性以及植被美观与成活率,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对施工区域的土质情况、地形地势等影响园林建设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花卉进行种植作业,做到因地制宜。因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对光照、土壤的要求都有所差异,在园林设计时会有严格的位置要求,因此施工人员在种植以及摆设时应当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展开工作。同时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与预期有所差异,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对种植数量进行控制,降低因植物生长形式与预期差异性较大影响到该园林整体的美观性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功效[2]。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时,应当保证实际施工作业与设计图纸具有契合性,从而不仅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更使得该园林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工作
现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该园林的整体效果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因此相关单位应当运用科学手段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对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定期展开培训工作,并利用奖惩制定来保证施工质量,对表现较好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该方式能够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能够摆正工作态度,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在发现违规操作的现象时应当严厉惩戒,杜绝该现象发生,以此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原定施工标准[3]。在培训结束后应当进行相应的考核,只有工作人员施工工艺以及对工作流程完全符合原定标准时,才能准许上岗作业。
(四)相关监管人员落实工作
园林工程项目工期较长,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工作难度,近年来园林工程项目在逐年增加,且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障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展开工作,相关监管人员也应遵循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监管工作。因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且环环相扣,若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后期工作的开展[4]。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每个环节的内容制定合理的责任制度,并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从而起到相互监督作业,在出现相应问题时能够遵循到相关责任人,并可以及时作出补救措施。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当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做好督促工作,保证施工进度符合原定计划标准,能够在计划周期内竣工,进而推动我国园林建设水平的提升。
二、对于园林后期养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施肥养护作业
园林植被的生长中离不开对养分的依赖,尤其是氮、磷、钾等,由于土壤中养分有限,加之长期种植,以至于单纯的依靠土壤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撑。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园林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开展测量工作,并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的高低及时进行施肥,该方式能够有效的保障植被的健康生长,提升其成活率。同时在植被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定时追肥,以保障肥料的合理搭配,使得养分更加平衡化,促进苗木的生长提供有力帮助[5]。
(二)及时进行灌溉与排水
“水是生命之源”,在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的补给极为关键,但在实际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水分灌溉量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尤其是灌溉量过多的时候,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滋养作用,还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甚至是导致个别植株死亡。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开展养护工作时应注意灌溉与排水设施的完善,确保缺水时能够及时补充水分,也能够在灌溉量过多时及时排水;其次,在南方多数地区,降水量大极有可能会加剧对园林植株的影响,不利于其健康生长,对此,需具有完善的排水设施,保障园林内水量的合理性。
(三)防治病虫害
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因种子因素、管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出现病虫害问题,且多数病虫害均存在着传染性强、伤害大的特点,在其传播过程中若未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大部分植株感染病虫害,甚至会导致植株出现大面积死亡[6]。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从播种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尽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种子,在播种期进行拌种,为种子前期生长提供保护。其次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由管理人员定期巡查植株生长情况,并重点注意植株根、茎、叶、花是否存在生长不良的问题,若存在此类问题则可被怀疑为病虫害,同时应及时明确病虫害具体类型,然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
(四)定期进行修剪来保证生长速度符合原定标准
园林的工程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并成为其闲暇时间陶冶情操之所,因此园林中也应具有较强的美观性特点。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因阳光的照射而出现生长不协调的情况,对此,便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展开修剪作业;同时若植物长期存在生长不协调问题,不仅会影响美观性,也会对其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养护部门应制定定期修剪计划,做好植株修剪工作,为植株的健康成长及提升区域性生态质量作出贡献。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时代背景下,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在损害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拉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园林工程的应用改善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多种问题的影响,园林工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对施工技术应用中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还应在园林的后期管理中注意施肥、灌溉等,为园林的可持续应用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荣梅. 园林水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分析及管理对策[J]. 现代园艺,2019(02):194-195.
[2]王科英. 关于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的几点建议[J]. 河南建材,2018(01):235-236.
[3]胡学兵,冯博,吴迪,王晓玲. 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研究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6,36(08):199.
[4]尹茜,陈舒林,尹良杰,徐菁菁. 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J]. 湖北林业科技,2016,45(02):56-57.
[5]莫才银. 反季节种植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92-93.
[6]向秋霖. 浅谈节能型技术及优化方案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 低碳世界,2017(12):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