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王雷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雷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热潮,风景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身份证号码:61232319780528xxxx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热潮,风景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对园林风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不断地改变,园林也与其他的文化在变,自然园林建筑也在变。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在设计时都应考虑其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园林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园林环境要求权衡确定。园林环境是园林建筑创作的出发点,园林建筑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在景物构成上应与整个园林环境相协调。园林建筑在园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园林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园林创作的基本思想,而园林建筑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在中国自然式园林中,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依山傍水兴造园林建筑,自然而巧妙地再创作山水之情趣,亭台楼阁、曲径长廊点缀在山水之间,美不胜收,令人神往。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表现:
        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休息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六是组织游览路线,在园林中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隔,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七是范围空间,即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以建筑为主,辅以山石植物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
        2 园林的主要建筑类型及与园林的关系
        常见的园林建筑从建筑文化背景和风格上可以分为中式、西式、现代3类;若是按建筑的形式来分则有亭、廊、榭、花架、棚架、装饰构架等。其中,现代的园林建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类,它几乎不受任何形式的制约,只要材料、技术上可以满足要求,设计者便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形式。中式或西式的园林建筑一般应用于相应的园林中,设计、修建这2种类型的园林建筑,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得“地道”。
        中式园林建筑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类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独具匠心。西式园林建筑在园林中运用较少,而且不易掌握。中国园林建筑离不开中国园林,否则就会把它和中国其他建筑类型混同对待。
        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园林艺术同出一炉、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它始终表现出以人为本,景为人用的基本特点。这就使得中国的园林建筑既能很好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又能与人的使用需要相统一,且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灵活性、通用性。
        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而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如同我国的文化传统一样,具有浓重的民族特征。
        3园林建筑与园林其他要素的关系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3.1 园林建筑与山体的关系
        山体是构成园林的骨架,它创造出了园林中不同的空间和地貌形式。在园林中,经常在山体上设置园林建筑,使园中景致相映成趣,珠玉生辉。一般山体设亭可分为小山设亭、中山设亭和大山设亭。小山设亭时,常建于山顶,以增加山顶的高度与体量,既丰富了山体的立体轮廓,使山有生气,又适于游人停足纵目远眺,多角度领略风景,还起到控制风景线的作用;大山设亭时一般设在山腰或山背上,此时应注意亭设置时要有足够的体量和成组设计,以取得与山形体量协调的效果。如果为了避免山体构图的呆板,一般不宜将亭建在山的中心轴线上。
        3.2 园林建筑与水体的关系
        园林中的水体能给人以清新明净的感受,园林建筑若与水体结合,使景观效果更富亲切感。建筑与水接近,可将其点缀于水中,设置于水中的孤立小岛上,成为水面一景;还可临岸布置,以三面临水效果为最佳;还有些建筑跨越河道、湖泊、缓涧,既装饰水面又起到交通的作用;还可把水引到建筑之中,成为建筑内空间的一部分,使建筑与水体融为一体。
        3.3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可遮阳蔽日,体现季节更替,使游人感觉赏心悦目,还具有独特的景观结构作用,如形成主题或焦点,作为美丽的背景,发生季相色彩的变化等。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对其造型和空间往往要考虑到与植物的综合构图关系,植物常作为点睛之笔,起到强化和补足建筑气韵的作用。
        4 园林建筑设计风格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做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渡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筑是在原来普通建筑的基础上,根据人民的客观需要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它不但能提供给人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场所,还满足了人们想贴近自然的精神需求。目前,风景园林建筑还处于萌芽状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达进步,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建筑会得到普及,会更加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使人们能够更多的贴近自然,享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都不断地改变,园林也与其他所有的文化在变,自然园林建筑也在变。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在设计时都应考虑其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园林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园林环境要求权衡确定,园林环境是园林建筑创作的出发点,园林建筑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及景物构成上应与整个园林环境相协调,因为园林建筑在园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覃事妮.风景园林建筑与建筑之比较[J].山西建筑,2018
        [2]田大方、杨雪等.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表达[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3]毕迎春、田大方等.风景园林建筑快速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