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其发展 丁文新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丁文新
[导读] 摘要:在建筑能源消耗体系中,暖通空调占有较大比重,通过创新优化暖通空调技术,既能提高暖通设备安装效率及可靠性,对能源消耗也起显著控制作用,进而实现经济性与环保性的统一。
        身份证号码:32102819730110xxxx
        摘要:在建筑能源消耗体系中,暖通空调占有较大比重,通过创新优化暖通空调技术,既能提高暖通设备安装效率及可靠性,对能源消耗也起显著控制作用,进而实现经济性与环保性的统一。从这一角度看,创新改善暖通空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管道系统施工效果,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来控制工程成本和建设质量。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
        1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研究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技术的创新始终是工程领域研究重点,通过开发新技术能实现空调制冷系统、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对空调系统各项功能的自动调整,减少能源浪费,并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下面本文将具体分析BIM技术、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集成式制冷机房等暖通空调新技术,通过使用这些技术能有效加强暖通空调安装效果,促进机电安装工程顺利展开。
        1.1BIM技术的研究
        在暖通空调工程安装中,由于建筑结构及管线布局的复杂性,机电安装难度大,经常因管线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管线碰撞交叉,影响机电安装效率。而通过应用BIM技术,借助其仿真模拟及可视化功能,可以实现暖通设备布局优化,减少暖通管线设计问题,提高机电安装质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作业:第一,模拟建造演示,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来虚拟建设各个环节,将机电工程安装步骤直观、立体的呈现出来,在可视化情况下,及时发现工程设计中的不足,并采取合适的完善措施,提高机电工程展开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在信息共享中完成暖通空调安装作业。第二,管线平衡。机电安装工程开展中,要想充分发挥暖通空调技术应用价值,需要加大对管线设计及施工的控制,确保空调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利用BIM技术,可对各类管线进行细致检查,根据建筑工程实际需求进行管线布局的优化调整,确保最终的排布效果较好。实际安装前要找出碰撞点,避免管线交叉问题。第三,技术交底环节,由于BIM技术可实现暖通安装工程设计的可视化,可使机电安装人员更清晰了解管线布局,还能获取不同角度刨面图,对机电安装施工有较好指导作用。当然,BIM技术并不限于以上应用,模型搭建、智能算量以及水利计算等环节也是其重要应用,较好弥补传统机电安装模式不足,对暖通设备安装方案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1.2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
        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是指一种利用内衬保温的降噪、节能型风管,外壳采用薄钢压制成模,利用包裹复合涂层的保温内衬和钢管风管间的保温钉牢固住,采用自动化加工法一次成型。其中复合涂料具有抑菌、抗脱落、防火以及防霉变等功能,将其用于空调、排烟系统的风管制作上体现出较好适用性。相对于传统保温风管制作工艺来说,机制金属内风管的金属风管和内衬可在全自动生产模式下加工完成,并在合缝机和装角机作用下,能实现内衬和风管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保障风管质量。从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性能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较好密封效果,所应用的是在线联合涂装密封的方式,可以更好保证风管气密性,减少风量损失,提高风管节能性;二是较好保温效果,由于其内衬保温材料主要为玻璃纤维及树脂涂层,使得内衬结构更加稳定.保温及防火性能也有显著提升,提高了保温风管的实用价值;三是较好的保温防护效果,该风管具有较强的负荷承载能力,可较好地适应外部应力变化,使风管保温层免于外力破坏,风管内衬完整性在运输、生产中也能得到保障。
        1.3集成式制冷机房核心技术
        集成式制冷机房技术是有关工作研究人员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对已有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对建筑中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问题进行有效设计,通过集成式制冷机房技术的提出,能极大程度减少空调系统运行中的能源消耗,是一种有效的空调安装技术。将压缩机组、换热器组、水力模块和电力控制系统在工厂完成集成处理,按照需要进行组装,得到一个功能完善的空调系统。

同时可对相关设施进行优化配置,根据建筑工程中空调系统功能的要求,选择设备型号和数量。在工厂可选择需要的制冷量,或者选择24小时维护结构的安装型,为最终暖通空调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提供条件。集成式制冷机房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项目中的运用,能实现空调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结合室内环境变化进行功率的自动调整,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集成式制冷机房技术能促使空调系统中各个关联控制系统的协调运行,由此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集成式制冷机房技术在暖通空调安装中取得广泛使用,标志着暖通空调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成熟运用,能实现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功能的有效把控。此外,借助于系统仿真,还能实现暖通系统模块的有效划分,使暖通设备安装后的功能协调性得到保障。还能根据机电安装需要,将制冷机房予以合理分割,方便设备运输及安装。在机电安装现场,进行制冷机房设备的组装,实现暖通系统功能的优化。
        2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1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当前,能源危机是各个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达到节能目的,开发新能源已成为国际关注重点,尤其对于可再生能源而言,已成为能源市场开发重点,如太阳能、风能等逐渐取代传统能源方式,对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建筑行业更多利用太阳能,常见的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等,其工作状态主要由阳光充足与否决定。因此,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存储以及多功能上。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能为建筑物中的电力设备供电。如果对空调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形式,可实现暖通空调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加强暖通空调系统安装效果。
        2.2加强各个项目间的合作能力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安装中有着普遍应用,该技术能实现自动检查及分析,获取空调系统运行数据,确保整个暖通空调安装工程的顺利展开,能提高施工方案优化设计的针对性,避免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将成本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实现工程效益的提高。另外,在暖通空调技术创新上,可从加强各个项目间的合作能力出发,保证空调安装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机械设备和材料的充分利用,确保施工各个环节的密切衔接,是解决施工进度延迟、质量不一的主要措施。随着空调系统朝着自动化趋势发展,一定程度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按照室内环境需要进行系统功能的调整,促使供热系统稳定运行。节能工艺的使用和推广,能带动其他机械设备的研发,降低煤炭燃烧时带来的环境污染,加速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取代。
        2.3天然气能源在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天然气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源,未来能源市场中将更多利用天然气能源来实现空调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该技术在机电工程领域有着较好应用前景。天然气还面临一定发展问题,如在天然气使用高峰期,需要采取分区供气的方式,目前我国天然气能源紧张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要想实现天然气资源在机电工程领域的充分利用,需要尽快解决上述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暖通系统复杂性,对机电安装有更高要求,同时暖通系统节能效果关系建筑整体能耗水平,而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出现,即保证了机电安装工程有序开展,而且有效缓解建筑能耗问题。需要加大对这类技术创新设计的研究,以便缓解建筑能源消耗问题,采取有效的暖通空调安装技术,来实现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完全贯彻,最终实现机电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维龙,张航,黄万林.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研究[J].居舍,2018.
        [2]张胜.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17.
        作者简介:丁文新(1973.1);男;江苏泰县;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暖通空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