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郭楠 屈晗炜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电网也从中得到新的发展,社会用电也在这一作用下得到充分的发挥。
        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中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扬中  212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电网也从中得到新的发展,社会用电也在这一作用下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110kv-220kv输电线路是暴露在自然环境下,使它的运行处在十分繁复和恶劣的环境中。110kv-220kv的输电线路的设计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110kv以上输电线路的勘测,设计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可行的方案。在输电线路材料上要严格把关,增加电力设备上的投资,加强输电线路的结构完整性,增加线路的回路或增设变压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的提升运行维护的效率,当前输电线路跨度比较大,因此带来了较多的管理问题,相应的降低了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措施
        1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输电线路布置不合理
        对于输电线路来说,其特点是覆盖范围比较大,输电线路比较长,不同输电线路的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对于部分地区来说各输电线路间间距较小,甚至出现输电线路导线松弛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输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线路发生碰撞的问题,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对于输电线路间隔及排列不合理的情况,需要电力巡查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日常的线路巡线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事故及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
        1.2外部因素影响输电线路运行
        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今后的运行稳定性,目前部分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出现输电设备布置在树木周围,一旦出现较大的风时,容易造成树木的折断刮断导线,出现输电线路的短路问题,造成该区域电力瘫痪,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威胁线路周围居民的安全。同时,目前部分居民对于安全防护缺乏认识,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在导线附近投掷导电物体,也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问题,影响正常的供电。再者有部分大型运输车辆,其车辆车厢较高或体积过大,在车辆通过输电线路附近时,则容易对输电线路造成刮碰,破坏输电线路供电。此外,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大量的开工,但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施工过程不符合要求,也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破坏,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1.3输电线路氧化及损坏
        对于输电线路来说,其长期的暴露在野外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随着季节不同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也不同,在北方地区更是如此,输电线路可能需要承受高温和高寒的考验。输电线路长期的处于恶劣环境下,线路受到的高温、高寒、风吹或雨淋等不良环境影响,输电线路可能出现氧化的情况,从而造成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和损坏,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供电。此外,对于南方地区冬季如出现冻雨等极端气候,导线容易结冰现象,造成导线的断裂,不仅对输电线路供电产生影响,而且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4绝缘子遭受破坏
        输电线路在室外环境中运行,还可能受到鸟类及大气污染问题的影响,极易导致闪络发生,造成绝缘子出现一定的破损,甚至给巡查人员带来严重的威胁,影响巡视人员的人身安全。
        2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2.1.1卫星网络通信技术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管理,必须确保信息数据的双向传输。当前输电线路数据信息传输质量问题堪忧,在运行期间会发生信号故障和干扰问题,从而影响数据采集和传输,当出现该种现象之后,就会导致各地区调度中心不能及时收取到数据信息,无法准确判断线路的运行状态。调度指令信号不能对输电线路的开关进行操控,还会影响线路运行维护效率。

在卫星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对现有信号传输通信方式进行优化,合理应用卫星通信技术传递线路数据,并实现远程监控操作,防止数据出现传输中断问题。
        2.1.2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测技术能够提升输电线路管理智能化水平,电力企业通过该项技术能够对线路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采集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各项数据,利用无线传播技术将数据信息传输给工作人员,通过信息数据可以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
        2.1.3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
        由于输电线路是在室外环境下运行,因此极易出现线路故障问题,再加上输电线路跨度大,通过传统巡查方式无法明确故障点,还会延长线路故障修复时间。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诊断和修复线路故障问题。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端数据中心和监测终端。按照科学的间隔距离安装监测终端,以此对故障数据进行采集。数据中心能够分析终端所采集的数据,以此获得诊断结果并发送到客户端。故障诊断系统的作用在于准确定位输电线路故障发生位置,并且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2.1.4雷电定位技术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比较大,同一段线路在跨越多个地区所面临的气候环境均不相同,因此在运行期间极易受到电力系统影响,相应增加输电线路密集度。按照相关统计报告,能够看出雷击伤害已经成为导致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线路运行过程中遭受累积伤害之后极易发生闪络接地故障,因此必须准确判断故障发生位置。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计算雷击故障点时,主要是按照机电保护故障指示动作确定,然而此种方式会降低计算效率并且影响准确度。雷电定位技术可以通过时差法分析和定位雷击故障,在短时间内探测雷击故障点。其次,应用雷电定位技术可以记录总结雷电数据信息,并且深入分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产生原因,使电力企业按照雷电力发生规律和输电线路运行状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此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1.5无人机巡视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当中,也开始应用无人机设备进行排故和巡视。通过应用无人机设备明显提升了输电线路巡视效率和质量,还能够进入到复杂地段进行巡视,有效维护了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当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所使用的无人机还具备喷火装置,可以直接焚烧导致线路短路故障的易燃物,以此降低线路维护难度。
        2.2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我国输电线路分布地区比较广,并且密集度比较高,输电线路长期运行于户外环境中,因此极易出现输电线路异常运行情况。所以电力企业应当开展智能化管理,按照不同信号反馈,对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当输电线路发生紧急故障时,通过应急响应机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电力企业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和熟悉不同故障的处理方式。在发生故障问题时,电力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明确故障发生类型并予以处理,以此降低不良影响。电力企业人员应当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且做好事故应急演练,以此加强电力企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质量十分重要,其决定着电网供电是否安全稳定,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供电网络技术越来越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输电线路创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可以对信息数据及时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保证供电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宝.试论加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的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220.
        [2]程拓,冯威,丁奥力.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29):71.
        [3]马毅恒.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维护对策[J].石化技术,2018(1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