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分析 李杰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杰
[导读] 摘要:在当下电力信息数量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电力信息通信正逐渐向网络智能化的方向迈进,网络智能化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可以对电力企业的运营状态予以全方位、正确、迅速地掌控,并对融合电力信息通信业务以及企业的管理进行持续的优化。
        国网永清县供电公司  河北廊坊  065600
        摘要:在当下电力信息数量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电力信息通信正逐渐向网络智能化的方向迈进,网络智能化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可以对电力企业的运营状态予以全方位、正确、迅速地掌控,并对融合电力信息通信业务以及企业的管理进行持续的优化。电力企业通过一体化运维的方式,提高电力信息通信的效率,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的运维,以便满足电力企业的需求。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
        1引言
        通信信息网络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唯有将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切实做好,才可确保电力企业和国家电网运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当今电力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电力信息通信也越来越趋于智能化。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更加注重整体服务,准确的定位电力用户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体现一体化运维的优势和作用,保障电力信息通信的规范性。
        2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分析
        电力信息通信的一体化发展,并没有达到成熟、高效的状态,其在一体化方面还有待完善。运维是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在电力信息通信中起到有效地支撑作用。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是智能电网发展与建设的必需项目,做好运维工作,有利于提高信息通信的效率和水平,运维中,可以根据智能电网的需求,准确的调整电力信息通信中的相关工作。一体化运维工作,还能将电力信息通信科学的接入到电网系统内,发挥电力信息通信的优势,保障电网系统能够持续性工作。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中,提高了对运维工作的重视度,利用运维工作,合理规划电力信息通信中的一体化事项,强调信息通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方便构建新型的电网系统,完善信息通信的环境,提高电力信息通信的水平。
        3电力值息通倍一体化运维的构想
        3.1内涵和特征
        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是面向信息通信融合的发展趋势。结合现有技术手段,遵循电同安全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建立的运维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的集合。在运维体制方面,拓展通信设备及业务系统的监测能力,从分散、相对集中的非现代型运维体制逐步过渡到网管监控系统功能完善.全网采用高度集中的现代运维体制。在运维指标方面,除了传统的运维考核指标外,基于现代运维的要求,还需要增加面向用户藤知的网络质量管理和同络资源管理两大指标体系,分别用于衡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和同络经营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同管系统方面。由面向各个专业的网络管理系统,过渡到面向全国的网络管理系统,最终实现面向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在客户服务方面.建立统一的服务保障体系和客服集中受理机制,规范客服工作流程。形成与相关系统的联动机制。在安全防护方面加强各级通信检修流程的规范性和闭环管理,形成安全管理的闭环体系。总结归纳起来,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管理呈现4个特征:融合发展、高度集中、客户感知、运雏外包。这4个主流趋势,既符合现代信息通信运维管理精细化、服务客户化的根本要求,也体现或者标志着电力信息通信的运维管理水平、运维管理能力达到相对较高的层次。
        3.2体系架构
        运维体系是为了满足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的要求而建立的各项组织管理要素的集合。运维体系由运维管理体系和运维能力体系构成。运维管理体系包括运维体制、管理模式、组织建设、资源配置、运维流程和网管累统六大方面,这六大方面是构建企业核心运维能力的基本要素。其中。运维体制是决定运维体系的核心要素。运维能力体系包括网络运行能力、链路保障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三个方面。在新的电网发展形势下,面向信息通信融合提升运维水平.其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三个能力。


        3.3技术支撑
        随着大容量通信网络、虚拟化、云计算技术的逐步实用化。电力信息系统逐渐由分级部署向一级部署发展,远程地集中操作维护逐步代替大部分的现场维护作业方式。运维工作趋向集中化和集约化。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了覆盖全公司的信息综合运维监管系统,打破以往孤岛型系统建设模式。逐步形成横向集成、上下贯通的信息运维管理支撑平台。覆盖包含网络、主机、业务应用、安全设备、桌面终端等的完整IT基础架构及标准运维流程,实现“实时监控、精益管理、闭环控制、分析规划“且标问。覆盖整个电同的通信管理系统也在快速开发实施.这些为实现信息通信资源优化、同络集中监控管理调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在技术路线上,将从管理和运维两个层面开展一体化研究,在现有的同管、安全、智能机房、信息监测等系统基础上。
        4电力信息通信运维有效地管理措施
        4.1转化资源模型
        在透彻掌握通讯资源分类与定义规则的前提下,以支撑电力业务为指导,从物理和业务两方面着手,实现新型模型的转化。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持续了近十年,但是进展不是很大,这要求企业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信息系统的原数据模型出发,描述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初始阶段中信息资源模型的重要性。首先提出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对资源进行初步的整合。其次结合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模式的调整,使其能全面反映出电力运行状态。
        4.2融合检测数据
        信息、通信检测的孤立性使整体数据融合的难度增高;在一般分布式的系统中,随着单个主体传感器数量的增加,控制程序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为了达到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就必须实现其融合,在电力工作中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处理。而进行数据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在不丢失原始警报主要信息的前提下减少警报数量,并为企业提供全面性的数据资料。对此,首先应研究接口集成技术、实时监测数据展示和推送方式以及物联网智能标签接入技术,实现通信资源标识与定位。而目前电力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一级部署,有利于我们对于数据源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分析信息通信网在特定的时间段里的特征,结合网络的地域性和典型性进行综合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数据量的不足之处,为安全管理员提供高质量的检测信息,实现信息通信网络可测、可视目标。
        4.3配置预警设备
        电力通信网中的各个设备应用各自的网管系统,造成网管分散在各个机房,造成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故障的隐患;另一方面,网管人员不能从全局角度来分析全网的运行情况,无法实现对全网运行质量的科学评估,也不能进行全网的宏观调控。针对此种情况,需要相关人员从报警检测规则定义、报警信息关联性分析、应用系统接口等方面深入探讨,利用模拟代理的方式有效解决新增系统中需要加入的代码。调整预警系统的体系结构,管理扩充内容,以使得电力的评测适应于不同管理场合,加大电力信息的安全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通信融合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得到科研机构、通信运营商、IT厂商和大型企业等普遍认可。但基于不同的需求和基础条件,对信息通信融合的发展和实施内容各具特色。唯有实现电力信息通信运维的一体化,信息专员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于管理技术及规划系统等方面,才能使网络周边的安全问题得以有效地减少,突破专业管理的阻碍,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指标,进而促进电网事业得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阳.浅谈制作网标准化网络运维体系的建设[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8(01).
        [2]梁云,妖继明,刘建波.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讨[J].价值工程,2017(03).
        [3]姚颖颖,梁晋春,郭沛宁,宫铭豪,沈阳.广电融合业务综合结算体系探讨[J].广播电视信息,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