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劳丽林
[导读]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其中明确提出作为班主任不仅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同时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针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很容易被外界一些负面信息所影响,所以这是由于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则必须要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

劳丽林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第二小学  535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其中明确提出作为班主任不仅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同时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针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很容易被外界一些负面信息所影响,所以这是由于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则必须要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念,为小学生今后的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重要性;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97-01

        引言:针对于小学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关键时期,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则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正确引导。德育教育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无论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整个班级的班风都有着一定的直接影响。因此,班主任则必须要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认识,并通过合理有效方法手段的采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育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针对于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班主任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加剧了社会市场竞争,并且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明确要求作为当今时代的社会人才不仅要有着较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以往传统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是一味的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德育教育的开展,普遍认为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针对于德育教育没有太大作用。但实际上。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当今这一社会时代背景下,要求人才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而小学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这对于我国小学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对德育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不仅仅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展,更要将其渗透到整个班级管理当中。就德育教育来说,其特点具有一定的多元化,所以这就必须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来促进德育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例如:在班级中多观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发现问题并做好学生的引导,告诉学生应该以真诚和、关爱的态度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相处。再例如;作为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阅读活动开展来实现理想的德育教育目标效果,如:让学生背诵《三字经》,从中体会到古人的优良德行,以熏陶和感染学生。
        (二)加强德育教育方法的有效创新与完善
        就目前来看,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以硬性说教为主,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下,使得德育教育凸显的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会对德育学习产生严重抵触和排斥心理。事实上,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思维和情感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求班主任不仅要让学生信服,同时还要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要想达到这一理想目的,则必须要加强德育教育方法的有效创新。例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可以每周开展一次德育主题班会,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自主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以此来对德育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再例如:还可以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三)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针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外界还未能做到完全认知,如果在这时缺少正确引导,则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心理偏差问题的出现。而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一旦发现有着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则必须要深入到学生内心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另外,针对每一个学生班主任都要建立好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当时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与班主任进行有效沟通交流,防止问题积压过多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身心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同样非常的重要,这一点作为班主任需要提高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是如此的重要,虽然不能直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可以说是确保学生得以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但是就目前来看,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所以这就还需要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德育教育的作用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丽.论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2020,17(3):260,263.
[2]王周英.论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2019(25):23.
[3]慕朝霞.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J].数码设计(上),2019(1):279-280.
[4]凌妮.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