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董小仙
[导读] 良好的提问内容和科学的提问方法对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提问,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促进师生互动,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本文就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探讨。

董小仙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新城区幼儿园  山西  临汾  042100
【摘要】良好的提问内容和科学的提问方法对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提问,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促进师生互动,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本文就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94-01

        引言:在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与幼儿交流的重要方式,它能激发幼儿求知、表达、发展的欲望,更能充分发挥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不断加强对问题和交际行为的探究与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
        1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展开现状
        1.1教学目标没有突出幼儿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具有纲领性作用,但目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所遵循的目标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幼儿园内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内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一般都是按照幼儿园教育大纲来制定和实施的,有的幼儿园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针对幼儿具体年龄特点和整体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缺乏教育目标的内化和再设计,直接导致了幼儿园内教学内容价值不高,影响了幼儿园内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另外,有的幼儿园盲目地遵循教学大纲目标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影响了幼儿的自然成长。同时,在当前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课堂上开放度不够,教师提问更多是封闭的,难以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1.2教学内容脱离幼儿实际
        当前幼儿语言教育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只考虑教学内容的广度,没有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和教育内容的难度,造成部分教育内容无法有效地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水平相适应,影响了幼儿对教育内容的理解,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故事教学时,由于忽视对幼儿生活经验的关注,没有注意到故事内容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导致故事教学很难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从而影响幼儿阅读能力培养,教学价值不高。另外,有的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叙述教育活动中语言技能的运用,忽视了幼儿语言要素的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1.3教育形式难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形式过于注重教育内容的“灌输”,只以叙述方式进行教学,语言教学活动没有给幼儿提供思考的空间,导致幼儿缺乏自主创新的机会,与此同时,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主要采用单向“输出”模式,停留在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使幼儿缺乏交流和反应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发展,即使在开展集体语言活动时,幼儿也只是以小组的形式与老师进行互动,通过这种模式,也只有一小部分幼儿有交流和反应的机会,对整体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大。因此,这种教育形式,没有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交的机会,不利于孩子们阅读能力、语言技能的培养。



        2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2.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有效提问展开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决条件,一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都有赖于时代和受教群体特征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没有与现实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要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效率,就必须更新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预先确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受教对象主动建构的知识过程。
        一是提问教学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儿童作为受教者和学习者,应该是语言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照顾到儿童在活动中的感受,尊重儿童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以语言活动为例,幼儿对阅读材料的感受往往受个体差异的影响,这正是语言学习的典型特征,在提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幼儿一个开放的话题,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二是提问教学中,提问内容带有目的性。老师在语言活动中的提问一定要有预设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提问在这里,问些什么。提问过程应充分考虑问题与幼儿的实际经验水平的契合性,提问的目的和内容与幼儿语言、思维等能力提升和发展的相关性。三是提问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具有逻辑性。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但教师作为提问者所设计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严格的逻辑性,问题应该从深到浅,层层递进,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提问教学过程中,提问要遵循逻辑,体现层次清晰,在问题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初步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使幼儿初步形成定性的逻辑思维。四是提问教学过程中,丰富提问形式。高效提问是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质之一,在进行高效提问时,应充分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如在讲故事时采用描述性提问;在阅读活动中采用比较式提问;在交谈中采用讨论式提问等,不同的提问方式适合不同的场合,能够在不同的时机、条件下发挥最大价值。
        2.2教师实现提问教学,提高语言教学效率
        一是有效进行问题预设。教师在进行问题预设时,要精心安排和设计,避免随意性问题和无目的性问题。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个体差异、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切实保证问题的弹性,根据教学情况的进展,灵活调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每一项教学活动至少存在两个关键问题,并根据幼儿交流探究中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促进学生有效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二是教师展开智慧互动。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要有能力、有智慧面对教学环境产生的不确定性,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策略为基础,敏锐、机智地应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实现语言教学的智慧互动。举例来说,当老师在活动中问孩子他们自己有哪些优点时,孩子们会说:“我没有任何优点。很明显,这并不是预设的结果,老师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你有什么缺点呢?”小孩子讲完以后,老师就可以说:“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并且把它告诉大家,那才是最大的优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启发,自信心提高,交流欲望上升。
        总结语:提问式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提问式教学能够有效启迪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组织与思维能力,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儿童语言知觉、体验与认知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雅玲.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
[2]姜梦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中国西部,2017,000(011):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