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程序极为复杂,设计环节的偏差均可能造成工程的整体性隐患。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这些隐患时常出现,但却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加以解决。为了最大程度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坚持科学的设计理念,不断推动设计质量的提升,为我国道路桥梁这一基础性工程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隐患;优化处理
1导言
道路桥梁设计,是社会中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工程设计。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有交通出行的工具,就一定会有道路,桥等工程的存在,如今我们物资运输、快递运输和日常生活出行的次数越来越多,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一工程在设计中一定要精细、准确、合理、美观和安全,对于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所失误和松懈,在一些材料的使用计算中更要仔细。一旦这一工程完工后,在平时人们的交通出行中出现任何的问题,后果都会是不堪设想的,所以道路桥梁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2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隐患的常见问题
2.1设计思维理念落后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准提升,道路与桥梁工程领域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因为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对道路桥梁工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在保证实用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升其美观效果。并且还要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但是因为设计人员的思维理念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采用的方案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没有考虑到当下道路的现状。在设计的时候,为了缩短这项工序所消耗的时间,设计师们就采用现成的设计理念和方案。却没有想到一些方案可能并不适用于当下的城市规划,所以难免在实际动工的时候出现问题,阻碍工程的进展,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设计理念和方案要与现实情况相联系,不能出现脱节。在设计的时候,一些设计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创新自己的方案,采用的方案还比较落后,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2.2设计方案合理性差
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的时候,理当秉持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但在现实的工程设计的时候,忽略了方案的合理性,在后续的工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目前道路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缝是道路桥梁工程中很容易留存的质量通病。主要造成的原因就是周围环境的温度。现如今,根据道路桥梁设计的要求,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半刚性路面结构,它介于刚性和柔性结构之间,如石灰或水泥加固土、石灰多合土、煤渣灰土等,具有较高的刚度,具备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所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大多都是使用这种结构。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度较弱,在遇到周围发生较大的温差,铺层面就会产生裂缝。有的设计师在设计方案中并没有认识到其局限性,铺面层产生了裂缝折后,再加上一些车辆车轮的冲击和荷载的作用,路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摩擦,并且随着时间变长会越来越大,对人们的外出和安全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2.3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之前缺少调查
在工事的前期准备的时候须要深入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设计事先缺少有效果的调查,会给后期的开展带来影响。比如在地基的勘探中。地基作为一个道桥的根本,它支撑着整个桥梁,因此对地基的测量变得特别重要。在道路桥梁表面受力不够平均时,地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勘察人员在对地质进行勘察时精确度不够、一些实验资料也不够准确、对周围相关环境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查看,在没有充分的掌握地质状况下就去进行设计、动工,从而会造成地基沉降不均匀。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环境的问题,在降低的环境下含水率较高的地基土因冻结涨大,但温度一回升这些冻土融化地基就会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不平均的沉降。还有就是相应人员的技术和考虑不全面的问题,没有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其方案与所处的环境脱节,反而得不偿失。
3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隐患的解决措施
3.1优化设计方案
道路桥梁最终是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服务的,因此优质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案必然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保持同步,这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紧紧把握市场变化发展的步伐,挖掘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需求的变化,推动设计方案的推陈出新。在设计伊始,设计人员要打破“闭门造车”的意思,而要对拟建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尤其是要综合考量工程的建设周期、成本、质量标准等要素,力求打造出最优方案,要严格避免出现将方案生搬硬套的情况。在道路桥梁初期设计方案完成之后,审核机构要履行好把关职能,通过对设计方案的精确检验与细致考量,及时发现并调整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追求最优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有勇于求新、科学论证的知识,即敢于打破固有思维,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创新,同时又不能脱离科学规范,而要通过细致验证得出可靠结果,将设计隐患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最小。
3.2重视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结构设计的疏漏,很有可能转化为道路桥梁整体工程的隐患,因此在道路桥梁的设计中,必须不断提高对结构设计的重视,确保结构设计符合质量标准与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当对设计结构进行精确论证,确保其与力学性能标准相符,将风险隐患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当前,我国道路桥梁设计中主要以大跨度与标准跨径两种结构形式为主流,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具体因素加以针对性选择。通常情况下,如果选用标准跨径的结构形式,那么设计程序相对便捷,且施工工艺流程相对简单,这对于建设企业降低成本投入、增加经济效益具有直观的积极效果,这也使得标准跨径的结构形式应用更为广泛。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设计技术体系不断发展,但是耐久性的相关研究仍然有待提升,在长时间应用过程中,受复杂的自然因素、材料本身性能的变化等影响,一些道路桥梁工程的结构功能会出现问题,这也要求我国的设计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针对于结构耐久性的设计。
3.3有效避免设计变更问题
通常来说,道路桥梁工程中设计变更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性,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把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往往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了设计的安全性与规范性等基本参数上,忽略了施工过程的可行性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也没有通过合理的数据计算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认识到设计变更问题的严重性,最大程度提高设计考虑的周全性。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设计人员要加强同工程施工单位的沟通,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对于不可避免的变更要及时进行沟通,并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力求选择影响最小、安全性最高、经济性最强的设计变更方案。
4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设计。对于未来的交通和人们的出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一工程设计中,相关人员设计的桥梁达到美观、合理、耐久性、安全的要求,做到准确细致,为这项工程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柴斌.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的不足与改善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2):182-183.
[2]杨松.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8(25):120-121.
[3]吴肖翔.浅谈道路桥梁设计存在的问题[J].智能城市,2018,4(1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