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发展下建筑工程建造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工程造价影响因素较多,对环境、预算编制、人员等多方面有着较高要求。下面文章结合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造价方法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镇逐步向周边蚕食及辐射,大城市、特大城市越来越多。加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幅度加大,老城区、新城区的交替,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职能的逐步细分,导致城市范围越来越广阔。随着不同级别新区、高新区的建设,人们的吃住行需求越来越大,建筑工程的市场越来越广阔。
1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投资融资体系建设的不断改革,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第一,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施工成本。各个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只有不断的提升工程造价质量才能够科学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建筑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体资源消耗。在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建筑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强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核算工作。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除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施工成本以外,还能够强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财务管理水平。由于成本核算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所以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成本核算的工作水平。第三,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工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环节,贯穿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是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运作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提高项目工程质量以及施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建筑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第四,保障建筑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想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就必须将工程造价管理与项目设计、投资决策、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招标工作等多方面机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所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保障了建筑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2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没有抓住要点
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有部门企业没有抓住造价管理工作的要点,在招投标阶段,为了急于求成,没有将甲方的招标文件研究透彻,编制出来的投标文件存在很多问题,这样编制的工程预算也没有指导性,不能有效指导后期工作的开展,容易导致项目亏损;其次就是对于过程中的组织不够合理,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办理不够及时,容易导致现场实际支出了成本,最终却拿不到钱,这些都不利于建筑工程的稳定开展。
2.2 施工设计的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中,不同的设计施工设计方案所产生的成本投入会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因素会对建筑工程造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前期的施工设计工作是为了对后期的具体施工提供指引,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公司针对建筑工程所制定的施工方案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因此,施工方案在具体施工环节中的指导作用也无法突显。受此影响,则会导致施工人员具体的施工工作中存在明显的随意性,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工程投入。一些建筑公司在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中考虑不够全面,在施工问题出现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但是也会因此而出现不必要的投入,增加工程成本。
2.3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兴起发展促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更加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部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不能完成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要求,无法满足发展中的造价管理需求,导致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难以及时且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对建筑工程的进程造成不利影响。
3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措施
3.1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前,要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并针对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成立造价控制部门,从招投标阶段开始,进行整个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首先要合理编制工程预算,根据工程预算和施工图纸大概预测工程成本,并针对成本计划进行合理优化,加强施工中的人员、机械和材料管理,重点把握设计变更的办理和签证的办理,保证项目的成本都能在合理控制范围内。
3.2完善施工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公司要能够不断提升施工设计方案的完备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每一环节的施工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引,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方案要求高效完成每一环节的施工工作,以此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投入。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此次施工工程实际,对每一施工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然后根据各个环节的施工要求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法,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操作。在所设计的方案中,要能够明确指出每一施工环节的关键点,以此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减少施工中的失误,提升施工工作效率。而且,设计人员要能够考虑到具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突发情况,并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了意外情况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此减少工期延误,并提升整个工程的效益,进而实现造价控制的目的。
3.3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性对工程造价管理是否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具有关键影响,因此为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就需要着重关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当建筑在招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时,应提高聘用的要求,尽可能多的招录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或者具有投资预算和施工经验的人员,从根本上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在岗的造价管理人员,建筑企业应适时的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巩固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内容,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完善并转变工程造价管理的观念,从而形成科学、负责的管理认知,促使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能够制定出合理的造价管理方案,保障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展现良好的效果。
3.4加强项目各参与方造价管理的整体配合与协调
随着项目的开展,各参与方的逐步加入,共同将项目通过工程造价管理从项目策划到项目投入使用、甚至达产的全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明确施工进度月报的上报时间,各相关单位的工程造价部门应该对现场可以实测的工程进行测量(或者由施工单位进行测量,其他相应单位进行监督);对已经隐蔽的工程亦可以通过相应报验资料结合图纸的方式进行工程数量的计算;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自身项目部、自身公司上报的工程进度,不应有交大的出入;竣工结算时,对已完工工程、未完工工程、甩项工程等的测量与计算,相应参与方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核实;项目部进行项目评价核算时,应该为公司的项目评价核算提供充足的依据与可靠的证据材料。建设单位的项目工程造价部门也应该整体协调各方的管理与数据。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企业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筑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的重点需要格外的关注,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对其进行的一定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合理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节约建筑企业的建筑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日常.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9):23~24.
[2]陈灵英.浅谈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J].江西建材,2020(4):170~171.
[3]王丽丽.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中外企业家,2020(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