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3期   作者:鲍蒙蒙
[导读] 装配式建筑虽然具有简单便利的特点,但是其给排水工程却是个非常复杂的
        摘要:装配式建筑虽然具有简单便利的特点,但是其给排水工程却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给排水系统对居民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所以在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现如今的给排水设计通常是采用将污水合流或是分流的处理方式,在实际的施工中还要根据城市排水及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实现有效的给排水的安装。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随着市场经济和地产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施工周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且为了践行节能环保理念,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具有安装效率高、安全程度高、环保程度高等优势。给排水专业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要求在设计时管线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角度等都要精准,以免造成重新挖凿、开洞的后果,从而有效节省施工时间,并起到践行绿色环保宗旨的作用。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依靠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建造,其所有配件都是在工厂中批量预制的,然后将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拼接。装配式建筑还被称作拼装房,是建筑行业当前的发展重点。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重视楼板和梁柱连接部位的现浇工序,还有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工序。装配式建筑与普通的现场浇筑施工相比,更加便捷迅速,而且装配式建筑结构非常结实,安全性能较好,密封性也比较严实,能有效控制各种问题的发生,大大解决了传统建筑方式的弊端。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对较少,再也不用在现场堆积材料等,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工程,大大减少了建造成本。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将慢慢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2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措施
        2.1管道敷设
        给排水系统中的管道敷设以给水管道和排石管道敷设这两种为主,在给水管道敷设中,管道预留孔洞、套管预埋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及材料质量要求标准予以规划。另外,在管道敷设中,根据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使用性能,规划管道型号及管径尺寸大小,如生活区、办公区的管线直径应控制在DN40以内。敷设的管线位置一般在架空地板下方、吊顶内或者是其他的装饰层内。故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避免管道穿梁,减少对预制构件实行现场开孔或者是开槽处理。
        2.2预留孔洞设置
        孔洞预留需根据给水和排水管道施工的具体要求,按照一定原则科学设置。给水管道预留孔洞需遵循的原则有:首先,给水管道在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结构时,需要预留适当大小的孔洞,并合理控制管顶净高,减少结构对管道带来的压力影响。其次,在穿越地下室外墙结构时,要检查管道材料的刚性及柔性,增大管材抵抗能力。此外,在管道穿越屋面或者是楼板时,套管孔洞的预留需要大于管外径70毫米左右。当套管垂直穿越梁板时,预留的孔洞应该与前者相同,大于管外径70毫米左右。最后,在热水管道预埋作业中,除要确保上述原则的落实外,还需设置保护层,控制保护层厚度,以改进热水传送质量。排水管道预留孔洞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利用同层排水方式来减少管道穿越楼板的概率,减少预留孔洞的数量;合理规划管径位置,将立管设置在管径内部,减少噪音及渗漏问题的产生;在排水管道设计中,如果发现其要穿越承重墙结构,则在预留孔洞时应与给水管道相同,科学控制净空高度,以免发生沉降问题。管道穿越楼板时,需预留出一定的孔洞,孔洞直径比管道外径大50毫米。
        2.3连接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连接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装配化程度来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安全。

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式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楼板、阳台、空调板和剪力墙的装配化,这种装配化程度相对较低,在连接设计中,可直接采用穿管直连的方式进行;二是工业化预制,其属于装配化程度较高的建筑,在连接设计时,需要将部分管线与预埋件预埋到构件中,利用焊接、活接头等方式来确保连接质量。三是模块化结构,这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不仅具有较高的装配化程度,还可科学划分各功能,增强建筑内部空间的实用性。在对这类建筑结构实行连接设计时,可通过总管理连接的方式科学管理管线。
        2.4管道支吊架设计
        管道支吊架的选用要符合管道材料的具体要求,一般会以厂家配套供应的成品管卡为主要支吊架结构。在对支吊架进行安装时,务必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安装工序要求完成操作,注重支吊架的稳定性。在管道支吊架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为:首先,管道前后及中间连接部位内要设置固定支撑架,但应避开接头位置,以免影响施工;其次,给水栓及配水点上需固定金属管卡,与配件距离控制在60毫米左右;再次,立管底部弯管位置上需要设置支吊架,以此来强化管道的支撑效果;最后,在管道穿梁安装作业中,穿梁位置可设置支吊架,以改进安装质量。
        2.5预埋件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所需构件都是由工厂直接生产,运送到现场组装,所以需要对各构件的位置予以准确定位,确保浇筑过程中各构建的连接效果。对于一些穿墙的预制构件,其预留空间必须符合构件安装要求,利用现浇筑的方式来增强结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预留空间尺寸要在构件边内侧的40毫米以上。
        3给排水系统的应用实例
        以某地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阳台建造工程为例,在建筑的阳台区域中,废水管和阳台雨水管是给排水系统中需要穿越阳台板的2根主要立管。在与业主和工程人员进行协商后,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采用的是在两户之间设立管径的设计方案。在项目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中,洗衣机的给水管道已经被安装在了管井之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污水盆后建筑分隔墙中应用以后,为了对管道外露所带来的损坏问题和老化问题进行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可以在将给水管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以后,在水管外部设置25mm厚的保温管,还要在套管网布加设套管,这一措施的运用,也可以让给排水管道的美观度得到提升。从管道支吊架的设计来看,在这一项目中,设计人员将立管管卡设置在了管井两侧的短墙之上,在每层的0.30m处和1.50m处各设置了一个支吊架。在废水管道的建造过程中,施工人员依照设计要求,在起始端和管道的转弯处设立了吊架,雨水管道也进行了同样的设计。
        4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其具有施工速度快,空间结构灵活性强等特征,可很好的满足现今人们的生活需求。装配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工业的进步和转型,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是促进设计模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给排水专业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的选择及安装方式影响着施工的便捷度及后期使用的舒适度,需要设计师严谨对待。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时,设计师应具备灵活敏捷的思维,应结合不同类型的建筑选用不同的给排水系统方式,以践行个性化、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守立.预制装配式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7(10):91-92.
        [2]陈海洲.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9(03):120-121.
        [3]张文文,高冉,彭鹏.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节能,2019(09):25-29.
        [4]翟婷婷,王强.给排水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0–11.
        [5]张荣升.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