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城市的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严峻,由此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崛起速度,这便给土木建筑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质量要求。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长期所处的环境是干燥的状态,这就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这势必严重威胁着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利用科学的措施提升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才能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特点,并讲述了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促进土木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同时为相关部门的工作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使得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荷载在不断地加大,利用科学的措施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成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建筑中运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较为常见,为了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技术处理。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直接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特点
①基本含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实质就是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在一米以上。也就是将水泥,沙子,石子等施工材料通过科学的配比与搅拌后而得到的复合材料而进行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化热不能及时的排出,且外部的温度要明显低于内部的温度,极易由于温差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直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给后期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②主要特点:首先,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脆性,使得其拉伸强度与张力变形都相对较差,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传热条件有限,由此会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从而引起结构的温度变形。其次,施工规范性较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科学的浇筑,才能避免由施工原因导致的施工裂缝问题。再次,原材料的配比与后期养护要求较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方面,要保障其操作的科学合理性,在后期养护方面,要重点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进行科学的把控,才能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2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做好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了模板施工、浇筑与振捣等,施工企业要保证各项施工工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防止出现较大的质量温度。例如,在此工程项目模板施工环节,施工企业可以选择砖胎膜与木模板,这两种类型的模板传热性能比较差,而且具备良好的保温效果,能够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要求特别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使用钢模板,施工企业还要在钢模板外部,科学设置保温层,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热量快速散失。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要求,科学选择浇筑方法,通常采用分层浇筑法较多,可以选择分层分段浇筑法与斜面分层浇筑方法等等,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宜超过1.5m。第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进入到初凝阶段之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较大的施工裂缝,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强度。另外,在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管,避免出现振捣不实或者漏振现象,各项振捣设备禁止触碰模板与钢筋,包括预埋件,有效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待混凝土表层出现泛浆,没有气泡时,则可以停止振捣。
对于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发生的泌水现象,可以使用海绵,将水分有效吸收,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发生质量通病。
2.2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材料配置是影响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科学的配比也可以保障材料的稳定性,同时在配置出高品质的材料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配置过程中主要通过几方面的严格控制。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做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混合比时,计算的准则主要基于其基本性质,技术要求和原料的用途,以达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检查质量检验报告和骨料,水泥添加剂,矿物添加剂等材料证书,并确保所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之后这些材料才可以被允许进入施工地。工作人员在控制混合比例时,必须拥有监督机构颁发的认证材料,并结合批准的材料和文件来控制混合比例。如果混合比例未获批准,则严禁使用。如果原料的来源和种类发生变化,应结合原料试验的实际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获得真实有效的混合比参数,减水剂等,在使用中用粉煤灰与矿渣作为杂志的确保材料,以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然而保障水泥的含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安全性,就要对混凝土强度以及坍落度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增加其骨料含量减少水泥用料,保证混凝土强度与粘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粘黏效果。
2.3严格把控水泥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水泥用量。一般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水泥水化问题时,需要降低水泥用量,然后在根据所要建筑的需求向其中添加对应的配料,以此来提高大结构混凝土的质量。例如,将水泥材料替换为混合材料或者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混凝土热胀冷缩情况,还能提高混凝土搅拌效果。除此之外,在水泥用量的控制过程中,采用新型的水泥材料,例如,大坝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等材料,都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2.4混凝土结构维护保养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作出相应的养护,适当的对温度进行有效调控。此外,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实施保温处理,进一步控制混凝土的热量,适当降低内外温差。当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可以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上一层麻袋,对其进行保温处理,适当降低热损失。若施工在冬季,则需要为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对养护工作提高重视力度。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湿,多数情况下是需要在浇筑完成之后12h后进行。
结束语
结合以上所述结论,随着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促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在其实际应用中,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为了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用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质量、控制好混凝土材料配比、严格把控水泥用量、做好混凝土养护与验收等工作,提高大结构混凝土质量,从而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6):17-18.
[2]唐彬.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8):28-29.
[3]李明忠,王翠丽.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7(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