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工程中的一部分,园林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当前我国园林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工程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园林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合理应用新技术,以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因此,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开始出现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使得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本文结合六安市城区新老淠河综合管理处于2016年建设城北橡胶坝防护绿地提升、生态果园建设工程,该工程用地64050m2,更换土壤6762m3,果园里有许多种类的果树和许多观赏植物。
一、园林工程施工的主要特征
1.美观性。园林工程是城市靓丽的风景,工程形式各有不同。园林工程施工和其它工程有很大的不同,美观性特征比较突出,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保障园林和人们审美需求相符合,这就必然要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布局。设计时融入雕刻以及绘画等,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都要能够体现出美观性特点。
2.综合性。园林工程施工的特征还体现在综合性上,即园林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各个设计点都需要考虑观赏者的视觉感受,最终实现赏心悦目的效果。园林工程施工在建材选择方面比较严格,并对电力以及水资源供应等方面有一定要求,各个方面的内容都需要设计人员综合性加以考虑,从而实现良好的施工效果。
3.生物性。另外,生物性也是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科学合理地布局植物,达到填补景物空白的目的。利用植物的多样性,构建复层植物群落,这对美化园林工程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园林植物选种与栽植新技术的应用
1.空间育种技术。随着近年来遗传育种技术及相待生物技术的发展,空间育种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为植物遗传基因种植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利用这项技术培育的植物具有早熟、多抗、高产等特征,园林植物抗性差、花期短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空间育种技术以其微重力、空间辐射等作用,体现了其他育种技术不能比拟的优点,例如变异频率大、诱变效率高等,凭借这些优点,当前空间育种技术在园林植物选种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经过空间育种培育出来的凤仙花,不仅花色多样、艳丽,同时花期也比较长,可以诱变出抗干旱、抗盐碱、抗虫害的新品种,当前在园林植物选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同工酶技术。同工酶技术主要应用于园林植物品种分类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不同对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选择。在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也可以用到同工酶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准确预测出杂交结果,这样就很好的避免了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的预见性及盲目性,人力、物力的投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同时这项技术在园林植物生理学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利用调剂同工酶活性及计量,可以对植物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气管发生的分化过程进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对植物花期及器官进行调控。利用同工酶技术还能通过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将植物感染病况显示出来。最后在保护园林植物多样性过程中,同工酶技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资源浪费问题。园林施工需要大量水资源,在应用时就要融入节能理念,避免出现浪费问题。但从实际现状来看,大部分施工项目中,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施工人员缺乏节约意识。灌溉技术和实际园林工程建设需要不配套,灌溉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量大,并且不合理的灌溉对园林植物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2.没有合理选择植物。园林工程施工中,植物的选择是关键内容,植物配置有助于优化园林工程设计,也是园林的重要景观。园林工程设计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综合素质,从而才能更好地为园林工程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3]。而从实际植物选择情况来看,并没有在选择植物时,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天气,过度重视植物的美观性,选择植物存在偏差,如此就会使得植物成活率大大降低,会给园林工程施工造成较大损失。
3.园林施工管理效率低。园林施工管理效率低,影响了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良好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但从实际现状发现,在管理过程中这一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管理人员管理素质有待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没有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施工管理整体效率较低。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整体管理工作的混乱,不利于推进工程施工进度。
四、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1.施工测量技术。精准的测量技术是园林设计与施工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以往,施工人员均采用人力测量,工作效率并不高,测量精度也不准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测量数据与实际不符造成设计修改和施工方案更改。现在都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红外测距仪等,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测量,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团队也可根据场地数据设计出较好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现在主要采用全站仪测量、GPS放样法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2.雨水回收技术。雨水回收技术是现代新型的园林技术,主要是利用雨水浇灌植物,解决植物缺水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园林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仅是人工湖泊、蓄水池需要用水,植物、动物也需要用水,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园林工程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新雨水回收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湖和蓄水池以及树木周围的排水系统吸附雨水,让更多的雨水滞留,从而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该技术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缓雨水对地面的污染。
3.高边坡防护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是现代园林中常用的施工技术,通过建立高边坡提高整个园区的观赏性。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也可依靠高边坡支护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安全。高边坡防护技术需要根据当地园林边坡的坡度以及周围的水文环境进行设计施工,通过建立高边坡防护提高坡面的抗滑能力,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现代新型的高边坡防护技术中,主要分为两种防护,一种为植物防护,另一种为砌体封闭防护。植物防护就是通过高边坡加固周围土层,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砌体封闭防护就是利用人工砌体达到支护的作用。
五、可以满足植物需水并且具有高效节水特点的现代园林灌溉技术
1.适用于草坪的喷灌灌溉技术。管道输水以及对草坪进行广泛性的湿润,符合草坪根系的自然生长分布特征,相对容易满足草坪对于水分的实际需求量,并且水分应用的有效率能够达到约85%,相对于传统大水漫灌的草坪灌溉方式而言,喷灌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约40%~50%的水资源,但是仍旧存在着目前尚不能够合理有效控制的水资源漂移损耗以及水资源的深层渗漏损耗现象。
2.适用于花卉、果木、树木以及绿篱生长的园林微灌灌溉技术园林微灌灌溉技术是应用微灌技术设备而组装成为微灌灌溉系统,从而输送有压水并且将其均匀的分配于田间农作物当中,利用灌水器(比如微喷头以及滴头)以较为微小的流量水缓缓对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进行湿润。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灌溉技术,微灌灌溉有着如下几方面的优势:(1)微喷.微喷的流量较滴灌大,而相对于大喷头则较小。由于其喷出的水滴较大喷头小,因而对苗圃幼苗以及花卉的伤害相对较小,其雾化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形成田间局部湿润性小气候,适合于树木、苗圃幼苗以及花卉的生长。(2)滴灌。滴灌的优点为流量相对比较小,其肥料的有效节约利用率可达70%左右,而其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率可以高达90%以上,适合于对树、花卉以及绿篱进行多次、少量、精确的灌溉以及施肥,可以较好的满足树、花卉以及绿篱对于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量,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园林灌溉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实施,并能够较好的节约园林灌溉管理的相关成本,减少园林灌溉施工的劳动力;但是微灌技术也存在着诸如园林灌溉施工时的造价相对比较高、对于灌溉水质的要求较高、容易发生堵塞以及对其管理和维护相对比较困难等不足之处。
3.喷灌系统组成。完整的喷灌系统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管网以及喷头等相关部分组成。水源:主要为自来水,河、湖水以及中水。喷灌系统的首部枢纽设备。主要包括了动力设备、过滤器、水泵、施肥器、逆止阀、泄压阀、水表、压力表及控制设备,比如衡压变频控制设备以及自动灌溉控制器等。喷灌系统的首部枢纽设备可依系统的类型、水资源条件以及用水需求相应增减。(1)过滤系统可防止泥沙对喷头等设备的磨损。主要有:砂石过滤器,可过滤有机杂质,多作为一级设备应用;砂分离器,过滤无机杂质,多作为一级设备应用;网式过滤器,在水质理想时单独应用,多作为二级设备应用。(2)控制设备。全自动灌溉系统。全自动灌溉系统无需人力,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并依据农作物需水参量可长时间自动启闭水泵,自动按轮灌顺序灌溉。该系统除管道、灌水器、管件以及水泵、电机,同时还具备中央控制器、传感器(其中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以及雨量传感器)、自动阀以及电线等。半自动灌溉系统。存在手动的控制属于半自动控制,定时定量的控制器控制为半自动控制。灌溉制度当中的灌水时间,灌水延续时间以及灌水周期均通过人工决定,其合理性与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经验密切相关。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可较大提高水利用率,合理节约淡水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较人工灌溉而言,喷灌相对比较均匀,可以进行集中控制,能够提高约20%~30%的水资源利用率;可满足植物需水量,提高产量,改善生长状况;可较好的节约灌溉管理相关费用。较定时定量自动控制器灌溉而言,中控灌溉可据每日蒸发量进行编程灌溉,有效的满足植物需水量,从而进行精确灌溉。中控灌溉还可外接多种传感器,比如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可对灌溉系统的程序进行监控以及修正。较定时定量自动控制器灌溉而言,可节约30%的水资源。管网可输送压力水并将其分配于草坪灌溉区域。由多种管径管道组成,比如干管、毛管以及支管等,通过相应管件以及阀门等设备,将各级不同管道连成一管网系统。现代灌溉系统较多采取的塑料管为PP-R聚丙烯管、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等。其承压力随管壁厚度以及管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常为0.4M pa~0.6M pa,地埋喷灌供水管的水压可达0.6M pa级甚至1M pa级,选用时需注意此方面的相关问题。
总而言之,在园林工程实际施工中,应用新技术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避免盲目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保障园林工程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未来我国园林工程的施工发展,运用新技术将成为发展趋势,这将推动我国整个园林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晏.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8(24)
[2]朱建.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8(12)[3]李世杰.园林绿化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分析[J].花卉,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