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涉及多工种、多工序之间的交叉,危险性高、技术难度大,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其后果极为严重,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切实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基石,基础性的工作不牢靠,企业将无法向前发展。此过程中,各建筑企业通过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对于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对于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等。都是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的重要方面,而只有针对此些方面都严抓了,企业的发展才能够迈向新的台阶。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面对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问题进行分析,较为常见且潜在风险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而此问题的存在也是其他一系列风险发生的诱发因素。基于安全管理机制的不合理,则不能够有效的规范施工管理热源以及参与施工人员的行为,导致其出现各种违规操作,进而干扰到施工效果及进度。另外,基于安全管理制度中缺少与之匹配的奖惩机制与责任机制,不能够对工作人员形成直接影响,致使工作者没有约束的完成日常任务,增加安全风险。
1.2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对于保证施工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很多施工企业未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现场管理全靠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主观经验,致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控力度不足,难以有效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和原材料的安全。
1.3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上,安全管理水平不足或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均与管理意识不足关联密切,也比较容易在施工后期导致建筑项目出现安全质量问题,诱发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安全意识不足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两个层面。基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可能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于各项安全隐患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在施工人员方面进行分析,若存在显著的安全意识不足问题,则也会造成施工操作规范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某些特殊作业过程中面临较大危害。
1.4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企业存在监督力度不强、权责不清的问题,这是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没有把握安全管理的关键点与关键技术,没有抓住整个安全事故的高发区、薄弱处,导致安全管理效率不高。同时,设计人员没有提前做好检测工作,对于施工地区的天气、地质、地形缺乏了解。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出现计划变更情况,也加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2强化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议
2.1 建立起完善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性、完善化的安全管理体制做保障。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施工安全目标,各部门则按照总的安全目标的要求,对于安全目标实施分解,最终落实到每一个施工岗位与个人,才能够确保总的目标得以实施并完成。另一方面,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安全工作方面落实比较优秀的部门或个人实施奖励,以通过优秀力量的带动,使得人人都能够再次强化安全意识。再次,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于安全管理体制实施改革,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2.2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意识的支配,为此,认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应该是提升相关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为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各单位需要树立其从上到下的安全管理意识。其中,领导者需要更为关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与开展安全意识宣传活动,强化施工人员与施工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促使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期间也能够遵循相关要求开展生产与施工任务,以便于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建议请相关专家对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现象与企业管理规模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具有科学性的管理制度,为施工人员提供规范模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
2.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制度的监管力度
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制度监管的力度不强,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监管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必须设立相应的安全责任人,由各环节的安全责任人实时性地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一旦发现有违规的行为,将作严肃性的处理,且必须保证违规行为得到纠正,相应的责任人得到处理后,再次检查无异常发生,才可以实施下一步的施工任务。监管的过程中,相应的监管部门更加需要对于监管的程序及制度方面进行调整,以使得新的程序及制度满足不断发展的施工要求,进而为施工的正常化开展提供保障。
2.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安全视频、模拟演习、邀请专家等方式,更新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观念,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施工企业要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引导设计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促使管理人员抓住安全管理关键点;对各岗位的安全管理结果进行考核,依据施工情况,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动态调整施工计划,进而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例如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分包工程的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安全责任范围,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进而解决工序衔接、施工前材料供应、技术交流等问题。另外,施工企业需要立足于有关施工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合理制定施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制。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施工材料、安全防范措施、施工工艺等过程的检查,还要利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找等方式,弄清施工地区的天气、地形等情况,做好预备安全管理计划,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
2.5 完善安全防护配备
通过对于安全防护配备的完善,则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防护的措施方面,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实施:第一,施工现场的入口处,必须设立多种形式的安全警示标语、标志等,让施工人员从每天进入施工现场的第一刻起,就能够保持高度性的警觉,时刻注意对于安全事故的防范,不仅自己要做好,而且需要提醒与监督他人做好。第二,施工工人所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切实性得到保证。对于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模板支撑等位置,必须严格化按照施工的标准要求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待防护措施到位后方可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全面把握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由此营造良好的安全施工氛围,为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3).
[2]姚浩健.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建筑与装饰,2019(11):89-89.
[3]潘春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浅析[J].居舍,2019,07(09):126-128.
[4]郝朝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5(008):216.
[5]靳慧强.剖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5):24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