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对于建筑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新兴材料与技术的现象更加的普遍。本文通过对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进行有关论述,阐述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的设计要点,提出了提高这方面应用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建筑施工中新材料不断涌现,促使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不断迈入新阶段,但因建筑材料强度低,阻燃性、耐候性、耐热性差等问题而导致的安全、污染事故也时常发生。总之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工程监管人员重视检测技术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且重视对建筑施工的验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使施工风险得到有效减少确保工程质量
在工程建设之前,对其所需的材料通过规范性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能够对其相关的性能进行检测,有效评估其质量,从而判定其是否满足工程所需,有效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从根本上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1.2成本控制
确保材料的实用性,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保障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在具体的工程建设当中,通常都会有浪费材料的情况讯在。针对该情况,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要需要充分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材料的选择方面要注意其经济实用性。为此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来有效确保原材料的规范性,从根本上确保所选材料是工程实际需求相符,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保障。
2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及应用
2.1钢筋检测技术
通常情况下钢筋的检测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进场过程中的检测:等到钢筋被运到施工现场以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在对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具体标准来进行,再者务必要确保进场钢筋的质量都符合相关标准。钢筋的验收以及取样:当检查完钢筋复验报告、出场检验报告和生产合格证等后,需要遵循5个同一检测原则检测钢筋,也就是规格、炉号、出厂日期、批量以及交货状态都是相同的,同时将检验批钢筋质量严格控制在60t以内,通过现场见证的模式完成钢筋取样过程。现场取样的时候,分别取2根钢筋进行抗拉试验以及冷弯试验,同时在所有的检验批次当中还需要保证拉伸和弯曲试件的检验。对冷拉钢筋进行处理:在对冷拉钢筋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批验收的方式来进行,具体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批的检验其所选样品的总重量不超过20T,同时还要确保其产品属性的一致性。
2.2水泥检测
水泥材料在进行检测过程中的检测步骤与钢筋材料大体一致,首先要在材料进场前检测其出厂日期、包装等等具体的信息,要确保其属于同一品种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水泥为同一个批次,其重量要控制在200t之内,散装的水泥批次则要控制在500t之内。水泥材料在出厂后超过三个月时间内必须进行复验,以检测水泥材料的各项性能。对水泥材料的抽样复查,抽样数量有具体考量的数值标准,通常不应低于20个,才能够检测出其具体的强度、安全性等数值,检验结果才能保证具有参考价值。在对水泥材料的净浆标准稠度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的标准稠度仪进行稠度标准的检测。水泥的净浆凝结时间则通过具体的时间检测仪进行,还可以通过时期养护箱的形式进行检测。水泥的安定性检测需要同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即试饼法和雷氏法两种方式,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有差异和争议,则以雷氏法为最终的标准进行确认。水泥材料在进场前的各项检验均合格后才能够投入后期使用,另外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水泥材料混合之后投入建筑成型之前,仍需要检测混合后的混凝土质量、性能等等。所有的材料检测数据都需要进行具体的确认,在资料员和工程师的监管下进行存档。
2.3墙体材料检测
墙体材料的检测相对复杂,主要因墙体材料种类、性能、功能较为复杂,在不同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墙体材料不同,甚至在同一工程中建筑物不同高度、部位上使用的墙体材料也有所区别。例如针对砌块的检测,质检员在进行普遍砖块、多孔砖、空心砖的检测时要在检测批次中保持5万块的体量,若数量较少时要保证同一生产批次的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时对砌块的尺寸、形态、质量、密度及强度进行检测,通常在同一批次中选取20块进行检测,且不必进行抗折强度的检测,减小对砌块的损伤。在针对墙体保温材料进行检测是主要针对其密度、压缩强度、导热性能等功能进行检测,但目前针对墙体保温材料尤其是新型材料的检测上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对于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检测业内并未颁布统一的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对于材料的防火性能等方面没有验收标准则预示着墙体保温材料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其次,业内目前对于墙体保温材料单的检测没有固定、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这使得此部分检测结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误差率,检测结果没有可比性的结果就是扩大了墙体保温材料的安全隐患;最后,负责墙体保温材料检测的人员对于材料导热、防火等方面的检测技术不丰富、不扎实,出具的检测报告可比性、准确性大幅度下降,例如在做材料的抗压缩强度检测时没有做相同厚度材料的对比,或没有做密度相同材料的对比,甚至报告上没有标识进行抗压缩试验的材料厚度和密度;在做材料孔隙率检测时,可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测试、统计测试、压汞测试、密度测试和吸渗测试,其中直接、密度两方法需要捣碎样本,压汞会污染样本,统计测试难度较大,吸渗法成为首选,但吸渗法需要将样本完全浸没在水中10d的时间,作为建筑材料检测方法,用时过长,目前尚未有相关设备可以加速这一过程。
3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运用的措施
3.1健全材料检测的标准规范
想要保障建筑工程检测的质量,就需要健全材料检测标准规范,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完全按照有关的要求实施操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实施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于有关的技术文档资料,要避免发生外泄的现象。就有关的检测制度而言,要实施不断的健全和优化,在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3.2定期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真实有效性,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技术培训和指导,如此以来不但能够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有效减少了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3.3加强监督工作
目前在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部分施工单位与检测中心联合,为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出具检测合格报告,或直接忽略检测环节,这些需要工程的监理加强监督工作,规范建材检测流程,不可因抢进度或节省成本就忽视材料检测;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检测中心的人员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最大限度剔除不良行为,净化建筑材料市场。
结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进行有关论述,阐述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系统的设计要点,提出了提高这方面应用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徐吉成,曹媛媛等.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7,30(1):98-100.
[2]崔丽娜.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门窗,2018(1):46.
[3]关红艳,崔跃红,郭中宝等.建筑材料抗菌防霉检测技术现状[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