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等应运而生,有效地解决了之前的一些建筑难题。然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施工的难度系数比普通建筑是大很多的,尤其是当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更加的多元化、个性化,仅仅能够保证质量过关已经不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更多的人则重视在质量过硬的基础上,能够让建筑的外形更加美观,这无疑倒逼了高层建筑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从而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令人反感的高层建筑施工裂缝、倒塌、漏水等问题仍然在很多高层建筑中出现,这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极其不负责任。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目前高层建筑所存在的弊病。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管理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房屋建筑是现代生活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逐渐加快了城市的发展,房屋建筑业蓬勃发展。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城市的土地资源稀缺,每一寸土地资源都非常宝贵,为了缓解现状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选择高层建筑,有利于提升土地利用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也越来越重要,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也在提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1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
高层房屋建筑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比较高,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众所周知的高空作业,其危险的程度不言而喻,而且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是不会停止的。因为高空作业的危险程度较高,所以对施工的过程和施工的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就成了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对人员、设备、材料做好优化配置,有效处理,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高空坠物的情况,让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高层建筑的结构基本上是以框架为主,钢筋和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其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在之后的施工中出现问题。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致力于为建筑项目提供支持,避免地基出现沉降、变形的情况。基础施工前要清理好现场的环境,避免影响基础成桩,平整好作业区域,维护桩基结构的垂直度,基础桩体施工时合理选择静压、振动的打桩技术,一定要保障打桩过程中的安全性,基础上要铺设一层碎石,这样能够提高基础承载水平,以免打桩机械倾斜而影响施工的技术效果。基础施工好以后就要在现场组织桩基础的测量放线,重点检查轴线并复核,强调桩位、水准线的准确性,测量放线时铺上控制线,标记好桩体位置,提高桩基础的安全水平。
2.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第一,剪力墙模板。该模板采用的满堂架整体连接和加固方法,其施工工艺是钢筋验收、建筑墙内止水条布设、定位卡筋施工安装、安装内侧模板、用满堂架校正和安装外模以及校正加固。在墙筋验收完成后,在挡土墙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在非挡土墙上安装与该墙体厚度相近的模板定位卡筋。先对墙体内模板进行安装,然后再用满堂架对其进行校正和加固。在此过程中,先设置拉杆,然后再安装墙体外模板,其中非挡土墙应先安装外模板,通过穿孔方式安装拉杆和PVC套管;此时,将对拉螺母旋紧,利用横向支撑将建筑墙体进行二次校正和加固,斜支撑每道应小于2米,并与满堂架拉结牢固。第二,柱模板。在安装柱模板、剪力墙模板时,柱模周围应当设置柱间剪刀撑,并与满堂架构成一个整体拉结力系统。圆柱定性钢模应在场外事先预拼,利用塔吊吊装后再对其进行加固,施工工艺流程为柱钢筋的验收和柱模板安装、柱间剪刀撑的加设以及校正加固。第三,梁板模板。框架梁、梁底模板铺设完成后,对框架梁钢筋进行绑扎,待验收后再对框架梁侧模板进行安装。
梁板模板施工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如下流程:根据起拱要求对梁底进行安装—安装柱头与墙头剪力墙模板—安装侧梁模板以及模板加固与校正。第四,楼梯模板。为确保浇筑过程中楼梯模板不变形,在踏步侧模板处布设定倒三角形连系模板,并且在踏步侧板、连系木板上设三角形斜支撑,将模板下端头、楼梯满堂支架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完成上述模板工程以后,在进行模板拆除过程中,尤其是上层楼板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下层楼板模板、支撑系统不可随意拆除,其中下层楼板模板以及主支撑架之间的拆除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具体确定。在具体实践中,如果梁板跨度超过4米,悬挑构件模板施工过程中,需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方能拆除;在拆模后,墙柱棱角位置及时采用成型阳角模板对棱角进行保护。
2.3钢筋施工要点
钢筋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其型号和各项性能必须符合工程需要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因此,钢筋施工也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要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明确钢筋施工技术的要点。首先,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建材市场较为混乱,材料作为工程的关键,必须经过再三的甄选,选择质量较优,并且符合施工标准和安全性能需求的钢筋材料。在钢筋进入工地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交由工地实验室进行抽检,确保符合施工需求后才能投入使用。随后要按照图纸的要求准备钢筋,严格核对钢筋的型号,再根据长度、数量、曲直等需求进行准备。准备完善后,根据施工流程进行摆放,为在施工阶段的有序地使用提供便利。在准备时,建议多准备一些数量,避免在应用过程出现缺失情况。施工时,要明确受力薄弱部位,并按照标准进行钢筋构件加工,适当辅以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同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对需要追加用量的必须足量添加,以此保障质量。
2.4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应用技术
高层房屋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房屋的特点和结构,承受的力度的来源组成较为复杂,特别是主体结构时刻处于高负荷状态。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材料之一,对其抗压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高层房屋建筑的布局与传统的房屋建筑存在很大的不同,楼梯和居住区的规划相对集中,致使房梁、承重墙的节点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且承受的结构重力更大。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如果浇灌不够均匀,受到不同湿度以及使用时间的影响,很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裂缝,轻者导致墙皮脱落,重者甚至造成建筑结构失衡。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精确计算,对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反复确认,原则是保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现代建筑施工普遍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家将预先拌好且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拌和物,以商品的形式出售给施工单位,并负责运送到施工现场。此举虽然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但施工单位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对商品混凝土进行详细的质量审查。在很多时候,商品混凝土在交货时是一种处于塑性、流态状的半成品。在所有权转变以后,还需要施工单位继续尽一定的质量义务,对混凝土的形态、原材料配比进行严格的调整,使之达到最终的使用要求,从而保证高层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3结语
高层建筑的工期长、施工技术繁琐,高层建筑施工中应该规范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促使建筑施工能够顺利的完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均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性,需采用规范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完善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强调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刘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84.
[2]郝素霞.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6):168.
[3]王光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5):140.
[4]徐之皓,张泽泽,刘化欣.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