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环境与设 备工程促进建筑发展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9期   作者:周春燕 徐全禹
[导读]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系统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和普及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系统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和普及,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急需从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快速步入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创新模式中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是采用命令式管理,管理效率和质量不高,而且影响了项目工程创新能力的发挥,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已然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在推动管理水平更上层次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作用;建筑发展;措施
         引言
         绿色建筑的出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和建筑业都至关重要。就当今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而言,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仍有很大的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根据国外的成功发展经验,我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发展情况政府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加大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评估标准以及经济激励措施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将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可以更迅速更高效的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来更好的促进我国和全球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人类的发展。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主要作用
         1.1建筑给排水作用
         按照给水系统的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以及消防给水和联合给水。常见的给水方式,直接给水、以水箱给水、以水泵给水、水箱水泵联合给水、水压给水、分区给水以及分质给水。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到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班组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任务是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废水和房屋顶的雨,雪水,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迅速排到室外,防止室外排水管道中有毒或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为室外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供条件,可分为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屋面雨水排除系统。
         1.2建筑消防的作用
         建筑消防是应用各种消防设备和器材及相关消防措施,达到火灾消防预防,火灾事故扑救的目的的系统,它分为室内消防给水,建筑防排烟和火灾报警及联动装置,建筑消防是建筑设备较为重要的方面,是充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必要措施,而室消防给水包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它系统。
         2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促进建筑发展的措施
         2.1深入推广绿色建筑理念
         当前人们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理解存在重大误解,对绿色建筑相关概念和绿色建筑的实际范围的理解相对较差,有关国家部门和建筑公司可以进一步加强指导。首先就是要大力宣传推广绿色建筑的概念,让人们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对绿色建筑产品的推广宣传,让人们对绿色建筑有一个更直观具体的认识,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对人们进行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教育,让绿色建筑知识进社区深入宣传教育。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建筑企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能准确的理解环境和整体意识,以更强的责任和使命来开发和建造绿色建筑。越来越多的人和建筑企业更加准确的了解了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绿色建筑发展以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创新管理理念
         观念和意识的创新是管理模式创新的前提基础,在对建筑工程理念的创新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随时关注市场发展动向以明确行业标准及发展模式现状,并且随时锁定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充分进行信息化技术与工程管理的结合性思考。

同时要具备突破常规,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勇气,树立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敢于改革与工程发展不相协调的管理弊端。此外,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知识培养对这种创新的理念加以巩固,用思想提升引导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创新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3建筑环境设计与建筑融合共生趋势
         与以往建筑设计过分注重建筑中心地位,忽略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不同,当今我国更加注重从建筑环境的营造到建筑空间设计,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出发,建筑环境设计与建筑融合共生的趋势逐渐增强。在建筑环境中做文章,把人们首先从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获得的体验与感知,随着人的动线逐渐引入到建筑中去,使得建筑与环境二者联系更加紧密。这时建筑环境设计的好与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建筑环境设计像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建筑则是这个故事的高潮。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十分精彩,建筑不能融入与之协调则如虎头蛇尾,反之则是狗尾续貂。建筑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再是两者相互独立的关系,只有二者相互协调才能称作是一个完整的设计。
         2.4加快绿色建筑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中国绿色建筑产品的质量仍有提高的空间。国家有关部门和建筑企业将进一步加快绿色建筑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绿色建筑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绿色建筑产品的质量,满足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同时,通过加快绿色建筑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可以通过减少当前我国建筑业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机械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绿色建筑产品的建设成本并保障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绿色建筑研发创新平台,例如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绿色建筑的融合。用科技来更快更好的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2.5创新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核心在于技术手段的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国内外先进网络技术的借鉴和应用,加强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采用信息系统的快捷、高效、精准、节能等优势,逐渐进行工程管理数字化模式的更新迭代,在加强管理效率的同时,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发展,从而进一步为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打好坚实的内在基础。
         2.6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环保材料的应用已经列入议事日程。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尤其要考虑环保,无气味、无有害气体、无放射等因素。在应用材料、涂料、家具、织物、植物、艺术品等要求非常之严格。当然还要考虑一定的风水原理。我们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可持续的设计,引导人们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设计的目标是协调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最终达到绿色发展。我国正处于低碳转型期,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也逐渐呈现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设计师正在重塑建筑和建筑环境对自然的影响。改变可持续设计的被动立场,今天可持续设计已是一个设计的基本环节,可持续发展设计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建筑行业在城建领域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又是确保城建效果的核心要素,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工程项目由内向外的软硬件革新,因此,在建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市场及工程本身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素芬,郭纯.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3):118-121.
         [2]刘雍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057.
         [3]柯文,李攀科.信息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1):6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