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剪力墙套筒灌浆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9期   作者:王旭
[导读] 本文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受力钢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方式,
        摘  要:本文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受力钢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方式,目前存在预留钢筋移位、底部区域漏浆、灌浆不饱满等主要施工质量问题。本文通过采用定制限位钢板对首层预埋竖向钢筋进行限制,对构件下部连接区使用PE棒分仓,并使用封缝料对构件安装后下部进行二次封缝,严控灌浆施工规范要求下部灌浆口灌浆,上部出浆口出浆立即封堵,以及采用估算法预测单个灌浆料用量与实际施工使用灌浆料数量进行对比等施工技术的运用确保了预制剪力墙套筒灌浆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套筒灌浆;
       
        一、引言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受力钢筋的重要连接方式,其施工质量对结构建筑的整体性、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经调查发现此类施工主要存在预留钢筋移位、底部区域漏浆、灌浆不饱满等问题。上述问题将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质量隐患,影响构件安装精确度;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可能透过孔洞锈蚀钢筋,从而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二、主要技术原理: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首层和转换层需要提前预留竖向受力钢筋,采用定制限位钢板对首层预埋竖向钢筋进行限制,确保其不受后续混凝土浇筑等其他工作扰动,使吊装时构件内套筒和钢筋准确连接;对构件下部连接区使用PE棒分仓,并使用封缝料对构件安装后下部进行二次封缝,确保灌浆施工时不漏浆;严控灌浆施工规范要求下部灌浆口灌浆,上部出浆口出浆立即封堵,并采用估算法预测单个灌浆料用量与实际施工使用灌浆料数量进行对比,判断套筒内部灌浆料是否饱满。
        三、适用范围
        (1)适用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与多层装配式墙板结构;
        (2)适用于预制剪力墙套筒灌浆施工;
        (3)套筒上端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下端钢筋通过灌浆料与套筒内部连接;
        (4)连接钢筋适用HRB335或HRB400带肋钢筋,直径范围为φ12mm~φ40mm。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套筒灌浆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图4.1套筒灌浆施工流程
        (二)连接部位施工与检查
        (1)根据预制构件尺寸、连接部位等对限位钢板、箍筋等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加工图纸,标明尺寸、开孔位置、固定位置,过程中严格按照深化设计图纸要求下料制作。
        (2)按照基层或转换层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绑扎、合模及清除表层杂物,待验收合格后进行预制剪力墙定位控制线放置。
        (3)根据定位控制线确认预留钢筋位置,放置定位箍筋卡扣、限位钢板,箍筋与限位钢板校正标高后采用焊接方式与板筋固定连接,然后放置竖向预留钢筋。安装过程中确保限位钢板开孔位置、箍筋卡扣空隙与预留钢筋位置一一对齐,限位钢板需高于混凝土浇筑面50mm。(基层、转换层需要提前预留预制剪力墙竖向受力钢筋。标准层预制剪力墙构件上方已预埋钢筋,不需再次预埋。)
        (4)浇筑完成后采用钢筋位置检验模板检各层竖向预留钢筋位置与长度(钢筋中心点位置允许偏差范围±2mm,Ф12长度96±3mm),若超过允许范围值需进行修正,钢筋需无锈蚀和粘连物。
        (5)连接面需整洁,无模板、松动石子混凝土等杂物,高温天气需提前浇水湿润 。
        (6)限位钢板深化设计见图4.2-1,连接固定大样图参见4.2-2,预制剪力墙深化设计与模型见图4.2-3。
       

              
        图4.2-3预制剪力墙
       
        (三)分仓
        (1)采用直径15mmPE棒对构件连接部位进行分仓处理,对于预制剪力墙钢筋套筒灌浆分仓长度延墙长方向不宜大于1000mm,并对各分仓接缝周围进行封堵,封堵料宜采用专用座浆料,封堵措施应符合结合面承载力设计要求,且单边入墙厚度不应大于20mm。
        (2)采用电动灌浆泵灌浆时一般单仓长度不超过1000mm,在经过实体灌浆试验确定可行后方可延长,但不应超过3000mm;仓体越大,灌浆阻力越大、灌浆压力越大、灌浆时间越长,封缝处承受压力越大,易出现漏浆行为。
        (3)采用手动灌浆枪灌浆时,单仓长度不宜超过300mm,分隔墙宽度不小于20mm,为防止遮挡套筒孔口,距离连接钢筋外缘应不小于400mm。
        (4)根据现场预制剪力墙尺寸与施工作业环境,对构件灌浆区域长边尺寸小于1m采用分大仓形式,若超过1m时采用分小仓形式灌浆,PE棒通过内置铁丝提前做好与构件底部配型工作,固定于结合面之上。大仓采用电动灌浆机一次灌浆,小仓根据单块构件分仓个数分别进行灌浆作业,分仓示意图参见图4.3。
       
        图4.3分仓示意图
        (四)预制剪力墙吊装固定
        (1)构件吊装前对连接面进行标高测定并放置可调垫块调平,一般可调垫块约20±3mm,确保所有构件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2)构件吊装至连接钢筋上方30mm时需减速缓慢下降,并且确保构件内部套筒与预留竖向连接钢筋一一对应,必要时可通过镜子辅助进行孔位对正,构件下放后安装斜支撑固定,通过斜支撑中部活动螺栓校准构件的垂直度与位置后,塔吊方可脱钩。
        (3)预制剪力墙吊装参见图4.4-1,预制剪力墙固定参见图4.4-2。
       
        图4.4-1预制剪力墙吊装
       
        图4.4-2预制剪力墙固定
        (五)专用封缝料二次封堵
        (1)专用封缝料在制备时严格按照配合比加水拌合(水料比为10.6%),构件外部向内15mm-20mm处先增设内衬材料,抹完一段封缝料需抽出内衬,再重复进行此施工。
        (2)各分段抹灰结合部位、同一构件、同一仓内内封缝必须确保密实、牢固,封堵完毕后待强度达到要求方可进行下部施工,一般间隔24h。
        (六)灌浆料制备
        (1)使用与预制剪力墙套筒接头同一厂家配套提供的由专业工厂生产的灌浆料。灌浆料拌合水以重量计,加水量必须严格根据随产品提供的出厂检测报告计算得出(具体水料比以报告给出数据为准,如水料比为12.3%,即10Kg 公斤干料加入1.23Kg 水)。
        (2)灌浆料进场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原材检测报告等,使用时提前准备电子称、温度计、水桶、手提式搅拌机、灌浆枪、试块模组、计时器等工具,也需检查灌浆料包装是否开裂受潮,存在受潮现象严禁使用。
        (3)制备灌浆料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水料比进行配置,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用电子秤称取合适重量的灌浆料与水,先将水倒入桶中,再倒入70%的灌浆料,用手持式搅拌机先行搅拌1-2min,再加入剩余的灌浆料,搅拌3-4min,搅拌均匀后静置2min等待气泡充分排出后方可使用。
        (4)每班组套筒灌浆施工作业前跟班人员进行灌浆料初始流动度检验,不达标者严谨使用,并做好记录。施工时进行灌浆料取样,每班组取样不得少于1 次,每楼层取样不得少于3 次。每次抽取1 组40mm×40mm×160mm 的试件,标准养护28d 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七)灌浆作业
        (1)灌浆前检查其灌浆口、出浆口是否有被封堵或有异物影响其流动性,必须确保其通道通畅,套筒连接构造大样图参见图5.6-1。
       
        图4.7-1套筒连接构造大样图
        (2)灌浆时同一仓内必须从构件下方一处灌浆口灌浆,采用手动灌浆枪,灌浆压力约0.5MPa,使用电动灌浆泵,额定压力为1.2MPa,同一仓内出浆口出浆时需立即进行封堵,待其他所有入浆口、出浆口全部封堵完成后,持压10s,灌浆压力减至0.5MPa,待内部空隙充分填充,并检查周围封缝处是否出现漏浆现象,漏浆需立即进行物理封堵,无异常情况下方可撤去灌浆枪再封堵其口。
        (3)灌浆作业前根据构件深化设计图、套筒构造图和工法施工要求采用估算法提前计算不同类型预制剪力墙灌浆料需求量,单个构件灌浆施工过程中跟班人员记录监督实际灌浆料使用量,与计算值对比,满足允许偏差范围与相关要求方可停止作业,封堵灌浆口。
        (4)同一仓应连续灌浆,不得中途停顿。如果中途停顿,再次灌浆时,应保证已灌入的浆料有足够流动性,还需将已经封堵的出浆孔打开,待灌浆料再次流出后逐个封堵出浆孔。
        (5)单次灌浆料制作自加水拌合开始30min之内须灌完,操作人员与跟班人员须注意预留操作时间。灌浆作业时跟班人员需做好套筒灌浆施工记录,并留好影像资料。
        (6)灌浆料凝固后,进行接头充盈度检验,取下灌浆口、出浆口封堵胶塞,检查出浆口内凝固的灌浆料上表面应高于其下缘 5mm 以上,灌浆口内凝固的灌浆料需填满其口。
       
        图4.7-2出浆口检查示意图
        (八)节点保护
        (1)预制剪力墙套筒灌浆完成时内部灌浆料并未凝固,严禁受到任何扰动,待灌浆料强度达到35MPA以上后方可进行下部施工。
        (2)一般环境温度大于15℃时,构件24h内不能受到扰动,5℃-15℃,构件48h之内不能受到扰动,5℃以下时需采取保温加热措施方可进行套筒灌浆施工,灌浆后5℃以上保持至少48h,方可进行下部施工。
        五、结论
        采用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套筒灌浆竖向连接方式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不仅预制墙体竖向连接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施工进度也显剧提高。在类似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明俊. 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建筑, 1673-0232
[2] 肖阿林. 装配式剪力墙套筒灌浆施工工艺适用性研究. 建筑施工, 2019.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