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利用与 水环境保护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9期   作者:潘振 吴万兵 张晓静
[导读] 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资源之一,同时是十分珍贵的一种资源
        摘要: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资源之一,同时是十分珍贵的一种资源。与此同时,水资源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污染和浪费,这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探析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做好水环境的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排入到河道之中,造成河道的生态系统破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做好水环境的保护,加大对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减少污水排放,对河道进行整治,从而建设一个良好的水环境生态系统。水环境保护不仅能够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首先,水环境的质量关系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水环境能够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用于农田灌溉,能进一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用于城市生活用水,能有效保证居民的身体健康;其次,保护水环境能有效改善甚至改变局部气候,因此健康的水环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良好的水环境必须做好河道治理工作,从根源上解决水环境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2水资源节约利用探析
        2.1水资源合理利用模式
        一是跨流域调水。这种方式是对河流的流向进行转变,或是采用输水管道来将水资源从丰富区域向缺乏区域调动。二是收集雨水。该方式主要是采用各种各样的集雨设备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将其汇总起来进行利用。雨水的数量本身是较为庞大的,获取方式也相对简单,所以这便成了现阶段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高效途径。不论是进行洗车或者农业灌溉等,均可以直接采用雨水。当人们对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还可以作为饮用水来使用。三是淡化海水。该方法就是对海水进行脱盐处理,以获得可运用的水资源,当前该方式主要运用于沿海区域。四是采用微盐水,多用于农业中的水资源开发。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使用滴灌方法,否则其盐分容易堆积过多。四是抓好节水、防汛等环节。首先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引导水资源朝着节水,高效领域配置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调整,城市供水管网设置改造工作一定要跟上。
        2.2废水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
        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医疗污水均需要采用科学的办法进行处理,对水资源实施循环再利用。一般对污水进行再生处理时,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一是采用膜分离技术,即微滤、纳滤、超滤等技术,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质;二是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污水中处于溶解状态下的胶体物质及有机物质;三是采用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处理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物及难以降解的有机物。通常,再生环节的处理方法包含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及电渗析法等。经过全面、彻底的处理后,污水能实现循环再利用,形成良好的节约利用模式。
        2.3树立爱水理念,培养节水习惯
        水资源是有限的。全市上下要自觉肩负节水、护水责任,争当节水、护水的示范者和推动者,争做节水、护水的组织者和监督者;从自己做起,积极带头遵守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规定,并用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节水、护水的好风尚。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重复用水的良好习惯。缩短用水时间,随手关闭水龙头,做到人走水停;做到一水多用,厨房节约一盆水、浴室节约一缸水、洗衣节约一桶水;优先使用节水型龙头等用水器具,提高用水效率;做好日常用水器具、设施的维修、维护,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水环境保护措施
        3.1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
        优化河道治理,首先要做好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各地的河道情况不同,水环境不同,因此河道治理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根据河道和水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相关部门应改变传统的治理理念,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关于河道和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在全面了解河流河道和水环境的污染破坏现状的基础上,将科学的治理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于河道治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手段,要将水环境的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优化河道治理之中。不科学的治理方式不仅不能对水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到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做好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3.2建立健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城市水环境治理现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并确立城市有关部分的管理制度,根据城市水环境建设情况,对治理措施加以创新,对水环境和流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并且在水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还需要确定水环境的治理目标和治理任务,通过各部门协调参与整治,充分体现各部门的作用,并更好的达到水环境综合整治最终目的。除此之外,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积极构建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分析有关污水治理规范,联系城市具体情况,来构建城市污水管理方案,加大城市水污染治理力度,为完善现代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3.3加大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力度
        做好水环境的保护工作还需要对水资源做好合理的管理,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用水,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改善水资源的结构问题,促进水资源的结构平衡,促进河流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发展。河道治理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项较为复杂并具有极强系统性的任务,水环境的保护要做好控制和管理,对河道进行定期的检查,做好河道和水环境的维护工作,提高公共的环保意识,从而有效的治理河道问题,有效的对水环境进行保护。
        3.4发展污水新技术,促使污水实现资源化
        按照城市、居民一级工业用水增长趋势情况,我国城市和工业需水量总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各城市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通过系列可行性的研究论证,建成了污水处理厂,采取科学先进的技术,并采用物理方法、生物化学处理法以及化学方法等方式来处理污水。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有上浮法、气浮法、过滤法、沉淀法、反渗透法、筛滤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了总和、电解、氧化还原、汽提、萃取、离子交换、电渗析、吸附等。在经过一、二级处理之后,城市再采用这些处理技术,可以再次被其他领域回收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利用以及水资源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强化解决,那么将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大瓶颈。我们应意识到自身在水资源利用以及水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一致致力于改善和优化,希望未来能真正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水污染事件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青山.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J].区域治理,2019(43):113-115.
[2]吐尔洪·马木提.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8):57-58.
[3]张艳军.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J].农家参谋,2018(16):202.
[4]陈立业.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及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3):69-70.
[5]欧阳源斌.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营研究[J].乡村科技,2018(1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