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谭妃玲
[导读] 高年级小学生即将升入初中,将要接触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摘要:高年级小学生即将升入初中,将要接触更广阔的数学世界。而在学生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时时都有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主动、独立地去获取,这便体现了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能力;高年级;培养
        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与实践,高年级小学生对数学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处于进一步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能再采取灌输式教学法,而是要大胆放手,把课堂探究的任务逐渐移交给学生,并带领学生摸索新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在数学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铺就坦途。
        1.加强以问代讲,树立探究意识
        要想深刻掌握知识内容,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探究、深度思考的精神。但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甚至呈现一种消极懒怠的学习态度,这严重降低了课堂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将知识和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加强以问代讲,争取通过合理设疑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探究意识,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一课时,我先给学生画一条长为一米的丝带,并提问道:“装饰一个礼盒需要用3/10米的丝带,请问装饰三个礼盒需要多长的丝带?”这时学生列出式子:3/10+3/10+3/10=9/10。于是我提问道:“同学们为什么不用乘法计算这道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列出式子:3/10×3,学生虽然没有学过分数乘法,但是能根据之前的加法算式确定这个乘法算式的得数,即9/10。接着我继续问道:“乘数3/10乘以3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根据这些变化推理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吗?”这时学生展开探究,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并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
        2.加强方法指导,提高探究效率
        学习数学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摸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进入高年级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升,一些传统的、刻板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甚至会凸显数学的枯燥性和复杂性,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规律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并使学生对数学本质、数学思想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便渗透类比思想。首先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几个圆柱和圆,并提出核心问题:“圆柱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这时学生陷入困境,于是我提问道:“圆柱和圆有哪些相似性?”学生答道:“它们都没有菱角,并且圆是圆柱的上下底。”我接着问道:“圆和圆柱十分相似,那么求圆面积的过程和求圆柱体积的过程是否也相似呢?”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先阐述求圆面积的过程,然后想到类比这一过程,将圆柱割补拼接成近似的长方体,之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以及长方体和圆柱的关系来求圆柱的体积,于是我鼓励学生加以实践。最后我给学生重点介绍“类比”的含义和作用,倡导学生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应用这一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加强数学实践,促进能力提升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实践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对数学理论产生深刻的认识,才能提高数学相关的技能和素质。并且,随着数学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便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故而,在高年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实践课题,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一课之后,我给学生布置如下课题:调查本班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运动项目、书籍类别等等,根据数据生成扇形统计图,然后对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自由结组,先通过采访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百分比后绘制扇形统计图。之后,各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扇形统计图展开分析,比如:喜欢哪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喜欢看动画片和喜欢看历史剧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而在课堂展示环节,我则让每组派出代表呈现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对其进行提问、补充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据此调整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宋玉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策略[J].甘肃教育,2017(21):57.
        [2]张秀艳.谈小学数学有效学习方法[J].现代交际,2017(07):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