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梁德姣
[导读]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要求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要求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考试习惯与数学成绩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学生日常学习状态良好,可是一到考试,就出现成绩与实力不匹配的现象。由此看来,保持并提高考试成绩也是一门学问。面对小学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关键字:小学数学;提高成绩;仔细审题;计算习惯;检验习惯
        对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复杂的公式和繁琐的计算使难度比其他科目大很多。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都有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受到了影响。那如何提高数学成绩呢?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觉,在考试中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数学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仔细审题提前浏览
        首先,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会审题”。相信在每次考试前,教师都会叮嘱学生仔细审题,审好题目后再下笔。,可是每次考完过后,试卷发下去,总会有学生因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一些不该出错的题目出错。这种错误的出现是非智力因素,完全可以避免。因此,提高数学成绩必要的一点就是仔细审题,提前浏览。考场上刚刚拿到试卷时要先浏览一遍试卷,为题目合理分配出时间。做题时,要审清题目,不要被迷惑项所蒙蔽双眼。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的期中考试中,在分数应用题这一部分总是会有学生犯错。于是,我在课堂上将分数应用题做了个专题,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男生有16人,女生有12人,全班有28人。问: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全班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学生极易搞混,因此我将这些题目都列举出来,让学生一道一道的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看到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就要想到是用男生的人数除以女生的人数,看到男生是全班的几分之几要想到是用男生的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对应的数字要写对,否则看错数字最后就得不偿失了。
        二、正确使用草稿纸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用到草稿纸。无论是在监考时还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至今不会使用草稿纸的学生仍然有很多。有的学生不用草稿纸,直接在课本的空白处进行演算,还有的学生在草稿纸上没有条理的计算,最后导致很多题目看串,抄错答案,因此数学成绩不够理想。这些现象司空见惯,究其根本,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计算题目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的习惯。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时,学生没有正确使用草稿纸的意识,加上书写潦草,算一道题目到最后,连自己都看不清究竟写了什么。因此,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草稿纸十分有必要,在课上做题时,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草稿纸对折,根据自身情况,折几次,纸上就会出现褶皱,接着就根据褶皱分隔开的区域解题,比如,一张纸对折了三次,那就可以在分成的八个区域内解题,在每个区域解题时还要写上题号,这样回过头来很容易再找到要看的演算过程。另外,条理清晰的草稿纸还可以留起来,在复习时拿出来看,浏览自己的错题,找出原因。小学正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时期,无论是写作业还是考试我都会要求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草稿纸,这一个小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学生可以受益终生。
        三、培养计算检验习惯
        每次考完试总会听到学生抱怨:我明明算对了但是写错了。或者我想选择B,可是看成了D。这种怨天尤人的话时常从学生嘴里提起,这种明明可以做对却没做对很影响数学考试成绩。因此,提高成绩不仅要保证自己掌握数学知识点,还要做到考完及时检查,培养计算检验的习惯。尤其是在四则运算这一部分,由于计算繁琐,这是很多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做完之后再逐步检验,发现错误后及时改正。可以概括为要培养学生“一步一回头”的检查习惯。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问题”这一节时,课本上有一道例题:王叔叔是某晚报的记者,他学会用电脑打字后,每分钟可打120个字。他说是他以前手写速度的三倍,你知道王叔叔每分钟手写多少个字吗?通过设未知数学生很容易就能算出每分钟手写多少个汉字,接着,我向学生提问:怎么检验x=40是不是正确的呢?有些学生说看计算的过程:3乘40是否等于120,我告诉学生这样可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但是如何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呢?我们需要把40代入题目中,120个字确实是40的3倍,所以结果是正确的。在做方程类的练习题时,我强调:一定要检验,不仅要看计算过程是否演算正确,还要代入题目中看是否成立。再比如:一张桌子售价97元,比一把椅子售价的3倍多1元,一把椅子多少钱。这道题在计算过程中就要注意多1元这个条件,所以应该先减去1元再去计算,很多学生容易丢失条件导致计算出现问题,因此检验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作为数学教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日常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这样在考试中学生才能从容应对,从而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胡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学周刊,2016(09)
        [2]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