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8期   作者:亓洪秀
[导读] 针对近几年来乡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针对近几年来乡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 中学生 数学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乡镇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
 一是近几乡镇初中优秀的毕业生流失日益严重,乡镇高中学生生源差,有不少学生“一学数学即头痛”。
 二是乡镇学生家长进城务工较多,对学生学习关注少,家庭教育缺失,学生被动学习,纪律性较差,作业应付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乡镇高中数学老师,面对这种情况,结合数学组教师及本人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堂上结合乡镇学生的实际,找准定位
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对于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我在讲授人教A版第一册的第三章第一课巜函数的概念》时,我根据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为: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新课讲解。在初中己经按照"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的顺序,较完整地学习过有关知识。那上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与已有经验联系,用学生熟悉的例子为背景进行抽象,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体会用对应关系定义函数的必要性,感悟数学抽象的层次。

         二、课堂上选择合适教法,加强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乡镇学生往往家庭教育缺失,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与城里学生有很大差距,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较好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引领他们上课多讨论与本节课有关知识,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实践。例如《函数的性质》时,引导学生根据图形去探索图象性质,再让每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最后让每个小组学生代表发言讲述本组的发现。学生发现自己的发言获得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肯定时,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认可,从小形成的那些自由散漫,交头接耳的课堂习惯,也得以改善了。达到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良好的课堂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
 
         三、课堂上在知识形成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比如在讲人教A版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复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梳理数的发展历史,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理解数的产生以及数的不断扩充是基于两方面原因,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R→最后扩充到复数集,这样层层落实,通过设疑,引疑,质疑,充分暴露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克服“一学数学即头疼"的现象

        四、课堂上要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
乡镇高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比较头疼,这样一来就不能讲授难度太大的问题,应该循序渐进。在观察现象,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数学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其"基本套路"大致可以概括为“抽象数学对象"→"探索数学性质"→"构建知识体系"。要以"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为指导,设计出体现数学的整体性、逻辑的连贯性、思想的一致性、方法的普适性等系列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好每一课的学习,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数学的表达方式具有统一性,使用一套世界通用的符号形式进行交流,这正是数学的力量所在,逻辑性强,简洁而精确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数学育人就是要发挥数学的这种力量以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何由以知其所以然"的跨越。

(五)、课堂上重视课堂小结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良好的课堂教学小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仍以讲授《函数的概念》,这一节为例。
要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函数?其三要素是什么?
(2)、对于对应关系f,你有哪些认识?
(3)、与初中学习过的函数概念相比,你对函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4)、本节课我们是怎样得到函数概念的?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如何学习数学又有什么样的体会?
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本人再进行总结,要强调以下几点?
(1)、函数的定义是判断一个对应关系是不是函数的标准?
(2)、要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f的特征。
(3)、对应关系f的表达形式可以是解析式、图像、表格等多种形式,但它们的实质相同,在后续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函数的经验,等等。
一言以蔽之,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与发现,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深切感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积极地更新教育观念,理解中学数学所有内容,理解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教学课堂回归数学的学科本质,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的把数学教好,实现用"数学的方式育人”。切实提高乡镇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1]房海静.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35-136.

[2]叶桂芬.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59.

[3]刘贵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7(13):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