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8期   作者:仲丽群
[导读]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格外重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
        摘要: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格外重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通过理性合理的思考从而得出相应解决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以及对于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格外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旨在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的现状与对策,以及通过茶文化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维的举措进行讨论。
关键词:数学思维;方法;问题
        数学教学不能只关注于学生做题情况,教师不能只教授学生知识,然后让其通过千百遍的练习从而提高做题效果,更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背后蕴藏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与领悟数学思想的奥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技巧,对于今后的学习也将有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样能够使得学生理解数学,喜爱数学,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格外的兴趣,并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述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时,通过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问题加以分析,理解,比较和概括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首先需要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将脑海中与问题有关的数学知识加以联系,并对于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分类分层对于计算结果进行组织,再清楚准确的表达出来。思维能力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者的主动性与自发的运用学过的知识对于未知事物进行探索,以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与后天教育的训练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培养现状与对策
        1.忽视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习惯
        如今学生的课程负担越来越重,使得学生出现了对于学习失去兴趣,课堂表现不活跃,对于教学课程内容产生厌烦心理的现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更应该关注学生上课时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例如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茶叶,进行形象的举例,例如泡一杯茶要用5片茶叶,学生有17片茶叶时可以泡几杯茶?通过将学生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引入教学,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且缺少灵活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更加形象多变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单一的教学方法将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将导致学生学习进度缓慢,长久以来将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解题与乐于解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掌握主动性。
        例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中,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对于图形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应当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图形展开学习引导,例如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茶杯茶具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和学习这些图形的特点。


        3.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前广泛存在着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教师把握着学生学习进度的决定权,而这种模式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并且忽视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随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能够对于学习不掉队,使学生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三、通过茶文化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维的举措
        通过茶文化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维,就是教师通过更加形象的举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具体的对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建立起更加形象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才能让学生清楚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关注学生探索过程,帮助学生对于数学建立起形象的模型
        作为小学生教师应当深刻全面的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善于把数与代数,图形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的数学内容加以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逐步渗透与相互推进,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
在进行《比例》这一课时,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这一概念,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各部分对于整体所占的比重,教师可以通过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茶叶为引导,向学生介绍有关采茶叶采摘的过程,以茶农今年收获了200斤茶叶,其中有150斤在制作后可以出售,那么茶农能够出售的茶叶占收获茶叶的百分之几?
通过这样有序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比例更加直观形象的概念。教师通过这样形象的举例,合理巧妙地利用身边的事物将能够使学生更加清醒明白的理解数学计算的实际意义,通过这种举例,也将帮助学生对于理解数学思维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关注数学思想,做到总结提升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与总结,在学生对于不同问题所得出的答案后进行综合,教师引导学生将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例如在进行《比例》这一课前,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对于统计图中有关比例的知识,以及分数方面的知识加以回顾,从而达到对于知识的连贯总和。学生通过梳理与引导后就会对这些方法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出不同方法中的优缺点,教师也应当帮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综合与回顾。
四、总结
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足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成.面对21世纪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教育[J].教育管理研究,2015
        [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师德育特色[J].中国教育报,2016
        [3]汪亚敏.浅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