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后要接受两学年地理课程的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学生要学习那些生活中常见的地图地貌、天气气候、人文地理知识。但是因为初中地理内容跨度较大、总教学周期长,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没有好好利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黄金时期,常常犯下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等问题,长此以往就导致了许多低效率地理课堂的出现。因此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避免低效率课堂带来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教学;预习复习;集中精力;生活实践
高效率课堂正是对应低效率课堂而提出的,对于初中地理课程,教师只有好好注重教学时间的分配、用心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正确评估教学预期,才能搭建出高效率教学模式。另外,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自制力不足,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学习方法,一些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被浪费了,这种低效率现象也促使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建设高效率课堂。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用心列举和论证了若干有效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一、做好知识预习复习
预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前有所准备,让课上的知识学习变得更易接受;复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后有所总结,查漏补缺。预习和复习两个环节同课堂学习环节相比,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想要打造高效率地理课堂,就不能不让学生做好知识的预习和复习。
例如,在“地形和地势”这一重点章节中,学生要学习中国的各类地形,要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三级阶梯”地势。但是尽管这节课内容难度较大,还是有很多学生仅仅靠课堂上短暂的学习时间来学习这些知识,很明显这么短的学习时间远远不够学生牢固掌握各类地形地势知识。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务必要用心制定合理的预习、复习任务。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借助立体地球仪来感受到中国地形的复杂,让学生记录好对中国地形地势知识的疑问,以待课上得到解答;在复习任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记忆那些重要的山脉名称。从预习到课堂学习再到复习,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中国的地形地势知识。一旦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了预习复习的好习惯,就能在其他小节的学习中持续感受到高效率学习带来的好处。
二、增加互动集中精力
课堂上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但是即使时间这么宝贵,还是有不少教师没有利用好教学时间,教师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滔滔不绝,“霸占”课堂的话语权,不选择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些做法会大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亟需改进。
例如,在“气候”这一节课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包括我国的气候特点、各个气候类型和区域分布等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呆板的,学生原本就生活在某一种典型的气候环境里,他们对气候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但是部分教师不愿意将话语权转移到学生那里,在课上照本宣科,从不开展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让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描述一下自己家乡的气候,也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去过哪些地方游玩,那些地方和家乡相比在气候上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可以归纳一下学生的发言,教会学生正确辨别“气候”和“天气”、明白如何抓住降水和气温这两个要点来精确形容气候,这样的互动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去思考“气候”知识,让课堂变得不再那么无聊。教师不能舍不得放弃“话语权”,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参与互动,才能减少低效率课堂的出现。
三、结合生活强化实践
初中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相依,学生可以利用地理知识来改善生活,也能从生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教师要意识到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学来有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河流”这节课上,学生要结合前面已经学习的知识来理解我国的河流状况,从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到主要河流的流量特点,学生都需要用心思考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无法亲眼看到书上画出的那些河流,从教师那里只能获得部分理论知识,可生活中的河流是各式各样的,理论知识只能高度概括,无法涵盖所有的实际情况,学生也会在单纯的文字中对理论知识产生虚无感,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课堂效率低的问题。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就“我国以外流河为主”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去亲自观察自己家乡的大河和小溪,可以组织学生探寻河流发源地,还可以教会学生用电子地图来观察自己家乡河流的源头和去处,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家乡的河流状况会有更深的理解,也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探索去明白什么是“外流河”和“内流河”。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会让地理知识变得更加鲜活、更易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率便能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构筑高效初中地理课堂需要从多种方法入手,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预习复习任务,可以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还可以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多管齐下才能避免宝贵的学习时间被浪费,打造科学合理的高效率课堂。
参考文献:
[1]曾佩青.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8)
[2]袁玉凤.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