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形式的单一化、模式的标准化以及体育课程中缺乏情感的融入、远离实际生活的影响下,使得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小学体育价值的展现,从而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也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不能促进身心上的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育需要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相融合,使体育教育生活化,富有实践意义,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育成长。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概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基于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先生教,学生学”的教育理念进行创造性发展。他主张要教师将生活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让学生积极的参加社会生活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从中得出启发受到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做是一个内容的三个不方面,三者相互统一,不可或缺。
二、小学体育融合生活教育理念的创新价值
将生活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体育之中,使得小学体育蕴含的生命力与活力展现出来。从学生的情感方面入手,注重学生情感,关注的焦点放在生活与体育教育的结合与提升之上,优化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环境,运用生活教育理念来打破传统教育的约束。
学生主体价值的体现,是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焦点的汇聚在学生身上,更结合着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所获得的感官体验与实际收获作为衡量准则。
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将生活化的内容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之中,结合感情,增加其对生活的参与感,这种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会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根据生活教育理论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价值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了解学生的能力与需求,以此来保障小学体育课程顺利进行,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所长,在教学实践课堂中获得知识,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之中获得收获与发展。
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都会受到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影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主张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之中可以运用到所学内容,在传统教学课程之中无法直接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学生所可以选择的学习内容因此减少,个人能力的提升也会受到限制。
在体育课程设立时,积极构造含有本地特色的体育课程。基于学生所常见的、所熟悉的体育活动项目设立具有地方特色内容的体育课程,良好的群众基础使他可以顺利的实施并发展,同时教学内容因此而丰富多彩,提升体育课程的吸引力,也能缩小因条件受限而无法开展的几率。
在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发挥其自身的价值,生活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融入,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之中循环重复练习,使学生减少大脑思考、个人的实力发挥,以及脱离合理运用到时间环境之中,遏止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前,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去发挥,去搜集资料、获得相关知识,并结合他们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课程的讲授。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充分了解认识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后,教师再将其在生活之中的实际运用方法讲授于学生,提升学生在实践运用之中的水平。
融入生活理念的体育课程在教学时,教师在教会学生体育技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整合、调整并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搭建运动实践平台,让学生可以充分将所学知识得以掌握并熟练运用,建立比赛平台让学生在比赛之中获得更多的时间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育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之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更扎实的掌握与熟练地运用。
四、陶行知生活教育视角下小学体育教育创新策略
1.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生活化
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生活化,就是把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育理念之中去。开展教学实践要在学生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可以推进小学体育的创新与发展。在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将这种教学理念无时不刻的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去,积极影响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比如,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之中的家务活动编入体育教学内容之中去,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明确内部分工同时也要维持内部平衡,将整个家务活动的每一个程序都分割出去,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分到合理的工作内容,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评比,通过比赛的方式,拉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比赛的激励之中爱上这项体育活动,在生活环境之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学技能,将生活教育理念充分生活化的运用到体育创新之中去,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验,。
2.体育教学目标生活化
体育教学创新的根本是教训目标的创新。将小学体育教育目标生活化,是教师在融入生活教育的基础之上,确立生活性的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情感以及对于生活的参与体验。坚持体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经验的群全方位融合,制定符合学生生活实践的要求的目标。以课堂为传媒介,从教学目标出发,创立生活实践体育活动空间,得出自己从中获得的生活及体育知识技能,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之中,达成教学目标要求。
2.3 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多是从教材出发,极少进行创新。而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把生活中的一些内容融入到体育课堂之内,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层面分析然后优化提升,所获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结合学生现实情况,寻找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之中,在实践中探索和检验学生在课程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利用教学内容的创新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探索实践中增强体育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4 体育教学方式生活化
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决定教学质量,也检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以生活化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体育教学和生活实践之中的距离缩短,激发体育课堂欢乐氛围。结合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特征,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生活化的体育教学之中去。如运用游戏法可以将生活实践与体育课程紧密联系到一起,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去,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又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教师可以利用所拥有的教学器材,对学生进行启发,如何更好的去运用这些体育器材,在生活之中如何得到可以进行活动的体育器材,带领学生利用生活之中的物品去制作体育教学道具,在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生活中的动手实践能力。
2.5 体育教学评价生活化
在传统体育教学之中所缺少的体育教学评价也影响着体育教育水平,充分运用体育教学评价,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等方面制定标准,而非单一的成绩考核,在开展体育教学评价时要更多的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积极引导、激励学生,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增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与体验,引领学生到实践中践行所学习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生活理念影响下的现代化教学中,小学体育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协调发展蕴含生活理念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以生活化的理念推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小学体育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郎宇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58-159.
[2]沈宁.引生活之源 促语文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78+39.
[3]黄佺,董柔,王成,向慧.融入“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践[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4(0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