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一直在面临着挑战。在新课改持续推行的当下,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需求对技术的高效教学的持续实现提出了要求。作为引导初中学生进行信息知识学习以及素养发展的重要引导人物,教师应努力实现长期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丰富资料激发学生兴趣;活用教法保证教学质量;鼓励应用巩固教学成果三个方面对如何实现长期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长期高效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依托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发展信息素养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课堂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知识,发展信息素质的重要平台,是学生当下进行信息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教师应当注重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途径,积累高效教学经验,提升自身高效教学能力,实现初中信息技术长期的高效教学。
一、丰富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同其他学科一样,丰富的教学资料,能让学生对枯燥的知识产生更多兴趣。且兴趣作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对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开展的高效教学活动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丰富教学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让学生高效学习的实现,推动教师长期高效教学的实现。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EXCEL”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及早产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为学生展示了多种资料。如教师利用EXCEL表格功能记录的关于学生的基本信息范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利用EXCEL图表功能记录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信息,以及学生的体能测试信息;教师利用函数功能对班级学生的学科虚拟考试分数进行的平均分快速计算步骤和结果展示等资料。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展示了利用不同功能进行信息处理的成品实例,对EXCEL的功能进行了大致了解,同时因为教师展示的资料体现了EXCEL表格各项功能的强大的实用性,让学生对EXCEL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极大兴趣,不仅为本课高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有效助力,更为教师的长期、高效教学的实现做好了准备。
二、活用教法保证教学质量
一节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虽然是通过学生的高效自主学习实现,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更不可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高效教法是教师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工具。但是教师在运用高效教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即时学习状态。
因此,教师应努力发挥自身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功能,活学活用高效教法,实现高质量的课程教学,随着教学能力的提升,实现长期高效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图像的绘制”课程内容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针对“设置前景色与背景色”知识教学时,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为学生发布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有基本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选择了让学生在合作、互助模式中学习的小组合作教法;为了激发学生动力,教师以实践速度为实践竞赛标准,鼓励每个小组推选出自己的小组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普遍心理特征,通过高效教法的灵活组合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保证了新课教学质量。于此同时,教师对于高效教法应用能力的提升,也为教师实现长期的高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应用巩固教学成果
相较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的实践性更强。因此,学习信息知识,学生需要不断重复实践练习。从学生的实践练习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决定性来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巩固教师的教学成果,从长期来看,更能保证教师长期高效教学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应在实现课堂上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应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Photoshop操作知识体系中的“文字效果设置”知识时,就注重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文字效果制作工具的学习和使用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如针对“图层样式制作多种文字效果”、“使用文字蒙版工具制作文字效果”等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进行单独实践练习。且教师为了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实践动力,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堂实践成品进行班级内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知识,让学生养成了实践学习的好习惯,助力教师实现了长期的高效教学。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实现长期高效教学的重要目标,应当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央位置。教师应以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学生的课堂高效学习的实现为途径,通过丰富课堂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通过灵活运用高效教法,保证每堂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注重结合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同时巩固自身教学成果,以此实现初中信息技术的长期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周永方.初中语文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51-52.
[2]聂欢.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