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比较鉴赏”在单元主题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以《外国小说欣赏》叙述话题单元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8期   作者:柳剑
[导读] 笔者组织《外国小说欣赏》叙述话题教学时,应用“比较鉴赏”组织单元主题教学
        【摘 要】笔者组织《外国小说欣赏》叙述话题教学时,应用“比较鉴赏”组织单元主题教学,在文本探究和师生对话中帮助学生积累言语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比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比较鉴赏  单元整合  比较逻辑
        本学期疫情复学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面临学选考和期末检测的双重压力。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开展《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教学时,本人践行新课程“单元整合”的教学理念,树立大单元主题教学意识,引入“比较鉴赏”,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
        “大单元主题教学” 是新课程建构的一种基于教材编排、以单元为整体的进行教学整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比较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部分,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比较鉴赏的特质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应用“比较鉴赏”法组织大单元主题教学,运用“思维导图”注重梳理和整合教材文本,构建语文知识结构化;并引导学生通过“求同存异”深入理解文本,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表达能力。
        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叙述话题时,对教材大胆取舍,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将《桥边的老人》和《墙上的斑点》两篇创作风格迥异的文章,架构“多重对比”,增加两篇课文的横向联系,尝试应用“比较鉴赏”法引导学生学习,结合文本语言,训练学生比较思维、求异思维。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训练,积累语言,习得知识,体悟情感,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叙述方式:叙述减法与叙述加法
叙述减法,海明威称作“冰山理论”,语言风格是含蓄深远。在学生充分预习,并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在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小说主体对话部分,尝试用语境还原法,品味作者叙述“减法”隐藏的内容。
如: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句中“微笑”就是叙述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跟“我”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动物的回忆,所以他“微笑”。“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内心实在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自己又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
《桥边的老人》用的是层层“减法”,显得简洁;而《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海明威喜欢“减法”,那伍尔芙就偏爱叙述“加法”。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文中作者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后,以第一节文字为例,作者由“抬头第一次看到墙上的那个斑点”,先后联想的对象有“炉子里的火—城堡的旗帜—红色骑士—圆形小印迹”,作者采用回忆、感受、梦幻和联想等手法,将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在文中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
叙述加法,在伍尔芙看来就是“意识流”得创作手法。文中作者运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等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严谨。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意识流”小说一般注重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二、叙述视角: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
        叙述视角包括“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而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时先从调动学生的已知入手,比如交流《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体会,不妨追问故事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再对两篇文章开展对比阅读,追问“我是谁?”“谁来说?”导学。


        《桥边的老人》中的“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由“我”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最常用第一人称。
        而《墙上的斑点》中的“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通读文本,不难发现应该界定为全知视角。因为这篇小说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坚决地拒绝他人参与,没有他人视角和其他思想存在的可能。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运用多种手法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
        《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又称为“凡人目光”。特点是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隐藏、留白。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但是运用的是全知视角,又称“上帝俯瞰”。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三、叙述语言:人物对话与内心独白
        通览《桥边的老人》全文,不难发现除了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外,小说情节设计也非常简洁,人物几乎原地不动,动作也不多,但文中“我”与老人的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一是简洁的人物对话,蕴含了所有该有的生动细节。通过“阅读还原”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的的细节,我们不但能了解到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被迫和无奈。
        二是人物语言内涵丰富,小说结尾,含而不露。结尾处写到“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无力动身时,老人只是轻轻地说“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最后老人又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通过情境还原,可以发现这里面反映出一种“怨”“冤”交织的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作者匠心独运,通过言简意深的话语,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力量。
        《墙上的斑点》则采用内心独白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我”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这种内心独白的表达给予了使叙述者极大的叙述自由,自然使小说带有杂乱无章、繁复的特点。墙上的斑点是圆心,由此生发的联想忽近忽远,始终围绕中心点在运行。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自由联想是其又一艺术特征。《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因篇幅所限,在单元整合教学中,从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叙述节奏等维度梳理的相关内容在此无法赘述。语文教学应用比较鉴赏法,创设情境任务,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言语实践,在文本探究和师生对话中帮助学生积累言语学习经验,训练学生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比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新课程标准真正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单元主题教学:主题式课程整合案例研究》,陆俊利,《甘肃教育》,2019.02
        3.《例谈比较鉴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罗德运,《中学语文》,2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