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式教育:防治校园欺凌的新途径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8期   作者:黄刚强
[导读] 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统计,“校园欺凌”为文献检索中的高频词汇
        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统计,“校园欺凌”为文献检索中的高频词汇,在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和欺凌》数据显示,32.5%的学生都曾遭到过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也因而成为近年来学校管理与研究的热点。在防治校园欺凌中实施渗透式教育,以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反对欺凌事件,有效降低校园欺凌频率和其所带给他人、自身的伤害,从而织密欺凌防护网,筑牢校园安全墙。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
2017年,教育部、公安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明确了“校园欺凌”的定义:“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二)渗透式教育
        渗透式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与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感染和陶冶中得到优化。本文所指的渗透式教育,指校园防欺凌渗透式教育,是教育者依据校园欺凌防治的目的要求,在学校日常的显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中,向学生传播有关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讲解有关校园欺凌的情景,向学生传播校园欺凌的消极影响,唤醒他们远离校园欺凌的意识。
         二、渗透式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渗透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防治校园欺凌的途径与方法,对其必要性的分析,既是进一步阐明其内涵的需要,也是充分说明渗透式课程教育能够防治校园欺凌的内在要求。
        (一)适应新时代教育方式的变革
        渗透式教育,通过防欺凌渗透式课程这一载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入防治校园欺凌的教育内容,讲究真情互动,注重教育艺术,使防欺凌教育教学集知识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为一体,有助于弥补灌输式防欺凌教育的不足。
        (二)适切校园欺凌防治的心理机制
        校园欺凌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个体层面来看,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越来越关注个体心理层面的因素,指出学生心理发展的缺陷是学生后期成为欺凌者、被欺凌者或不无辜的旁观者的一大风险因素。
        (三)适宜校园欺凌的预防性干预
        渗透式教育强调一种渗透式课程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作用,通过学校课程将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渗透进入教学中。现有的干预研究多是在欺凌行为发生后,重视如何减少和消除儿童的不良清绪体验,而没有从预防出发,着眼于研究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关爱、宽容、快乐等。
         三、渗透式教育的实施路径
        渗透式教育这种新的防治校园欺凌途径,它最终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防欺凌渗透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状况。实效性建立在高效的网络化管理和精心开发渗透式课程基础之上,学校和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渗透式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各类课程有一个全面、科学、整体的渗透式规划,并编写渗透式教案或案例,把渗透式课程教学内容付诸于实践。
        (一)形成共识,构建渗透式教育网络
        首先,以学校德育处与教导处为主,其他各处室为辅,凝聚合力、齐抓共管,实现网格化管理。其次,全校教职工勠力同心重视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小组合作开发渗透式课程,自觉把渗透式课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组织实施,形成网络化育人。
        (二)循序渐进,开发渗透式课程内容
        1.培训教师,清楚“渗透源”。
        (1)指导教师学懂、弄通我国有关校园欺凌的法规、文件、制度,重点掌握校园欺凌的概念、类型、指导原则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它们当中的常识和理念渗透在课程中传播,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2)引导教师学习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论著,懂得从社会影响、家庭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个体心理等角度深入分析校园欺凌成因,比如“同理心”“共情”“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等与校园欺凌关联密切的心理学知识,便于设计针对性的渗透内容进行教育。
        (3)开展校内学生的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帮助教师认识校园欺凌发生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容易形成的不良人格特征,以及学业适应不良、社会化障碍等心理问题,使防欺凌渗透式课程的开发更具实效性。
        2.梳理内容,找准“渗透点”。
        通过教导处牵头,学科课程教研组长或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建设负责人引领,开展校园欺凌防治的校本研训活动,指导全体教师对学校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原生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挖掘教材、活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找到可以进行防治校园欺凌教育的渗透点。
        3.开发课程,落实“渗透群”。
        各学科课程的老师与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负责人,根据不同课程梳理出的防欺凌渗透内容,编写防欺凌渗透式教案或案例,开发渗透式各式课程。如开发《语文教学防欺凌案例集》《艺术学科防欺凌教案集》《少先队防欺凌活动案例》《校园欺凌与学校文化布置》等校园防治欺凌渗透式课程群。
        (三)分块实施,开展渗透式课程教育
        渗透式课程开发后,即可进行渗透式教育实施与实效评价。教师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实施推进中,做到分层次、分阶段、分角色地对少年儿童进行防治校园欺凌的渗透式教育。
        1.学科课程中实施渗透。校园欺凌是个体或多个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对某个或者几个同学进行言语诋毁、身体伤害等行为,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将校园欺凌的定义、行为、危害等渗透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对欺凌者进行认知强化与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认识校园欺凌的行为与危害,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减少欺凌行为。
        2.活动课程中落实渗透。如组织班内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时,根据班内学生的三种不同角色,有意识地组建活动小组,开展团队游戏、竞赛、文娱活动,让同伴在活动中融入集体、减少孤立、增进情感,通过活动课程给予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支持和心理疏导。
        3.隐性课程中进行渗透。班级《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范上墙与实效性渗透式教育,这些守则与规范绝非只是贴在墙上的装饰;防欺凌知识与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选择性的布置渗透,以及有效性的指引学生学习与认识。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仅仅教育事发之后的欺凌者,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只有通过开发渗透式课程,实施渗透式教育,对欺凌者进行思想教育、理解与支持被欺凌者、改变旁观者的角色,才能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事件,为少年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瑞青.青少年学生言语欺凌行为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3):58-62.
        [2]尹忠海.美国渗透式思想教育方式及对我们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18,(1):25-30.
        [3]龚志宏.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探索,2006年第2期,139-142.
         作者信息:
        姓名:黄刚强
        工作单位: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
        详细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越西路2号   邮编:312000
        联系电话:13777317979 办:0575-883109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