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本文从合理的负担,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优化课堂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主动发展 合理负担 主体性 优化课堂 教学评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成了衡量课堂教学优化与否的标准。其中,让学生主动地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我们努力追求并期望实现的目标。本文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与之相应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让学生主动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提倡合理的负担,让学生主动发展
随着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发展需求,我越来越觉得注重学生的因素对于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应该是合理的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合理的课业负担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小学课程计划,不能在这个标准以外任意增加或变相增加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时间。学生的回家作业时间也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之内。而目前仍然有不少教师“加班、加点”地给学生补课,下课时间也要求学生学习,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做到晚上11时。不合理甚至过重的课业负担只会消磨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扼杀学生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
适度的心理负担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紧迫感,感到只有通过刻苦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又不能形成过强的压力,特别是不能产生过度焦虑。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从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学习,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并在这种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和满足的积极情绪,(这主要来自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合理的激励措施)使学习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
二、把课堂当作学生的舞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把握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这一基本特点,让学生主动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课堂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要关注在40分钟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宰课堂,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囫囵吞枣式地往学生的头脑中塞东西,忘却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应有的主动性、能动性,忘记了知识的掌握必须由学习者内部去建构,才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能理解应用的知识。如此的教学活动违背了教学的真正目的,违背了学习的科学规律,不利于学生主动地自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挖掘学科特点,合理组织,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尤为关键。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创设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如学生出题考老师。教师提出:请同学们考考老师,随意报一个数,老师能很快说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听后很感兴趣,纷纷举手尝试考老师,最后老师一一准确作答,学生感到惊奇并积极动笔验证。这是学生的求知欲极其强烈,都急切地说:“老师,快说说是怎么一回事?”教师马上抓住时机说:“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就由你们自己去研究研究,这是今天要学的知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设问、质疑、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提示、说明和思考性问题。充分挖掘教材的智能因素,设计有向、有序、有路的思维问题;甚至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脑,深入理解、掌握新知识,又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并主动地思考。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出示一组题:
4÷2=
40÷20=
400÷20=
让学生先口算出得数后,从上往下观察,再从下往上观察,接着,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2)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有序思考,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在解决了三个问题后,还质疑:被除数扩大一定的倍数,除数不变,商会有什么变化?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不同的倍数,商变吗?这样,充分发挥了教学数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我尝试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指尖上”。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既可以发现规律,获取新知,也可体验主动参与之乐,思维之趣。例如,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柱形的图形特征时,我让学生拿出一些大小颜色不同的各种图形,让学生亲自摆、拼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从摆的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不但培养了辨别区分物体形状的能力,而且体验到了数学中的美。
四、让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转向发展性评价。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主动发展,就是要使学生能有兴趣发展,有发展的需要和动机,有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当教师用“同学们都很认真思考了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没有做对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保持像今天这样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总有做对的时候”这样的评价语言学生怎能不受鼓舞,不产生学下去的愿望呢!一个人的素质应是多项素质的综合体。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比较为主,重点看学生在不同阶段各方面的发展程度:看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多少,本节课比上节课进步了多少。这样,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时候,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
正如北师大周玉仁教授所提倡的: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要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这样就能激励学生不断积极主动地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能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生就能主动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论学生自主性[J]. 熊川武,江玲.??教育研究.?2013(12)
【2】关注小学生习惯的培养[J]. 王良营,张锐.??教学与管理.?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