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能力养成和品德塑造的初期,在这个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教会学生正确的看待世界,塑造学生健全的三观和是非观念。教师在教学当中,除了教会学生知识,还应当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浅谈如何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行为习惯养成;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各项能力都处于萌芽阶段,这个时期也是学生习惯和观念塑造的最优时期。教师要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性,在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一、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当今网络、各种视频软件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信息影响着学生,加之周围社会、家庭环境缺少正确的引导,使得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变得极为重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有很多教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透过生活化视角去解读教材当中的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对生活的重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进步。
例如在学习《当冲突发生》这一课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难免遇到与他人产生摩擦,因为缺乏交流技巧,不会克制自身情绪,很多学生之间的小矛盾都演化为了争执,甚至升级为肢体冲突,这就是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所导致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以学生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摩擦为例子,创设情境短剧,然后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分别展示不同的处理结果。例如“A踩到了B的鞋子,A说对不起,同学,是我不小心,我这里有纸巾,你拿去擦一擦好吗?实在不好意思。,而B说到没事没事,鞋子而已,没那么娇气。”,两个人笑脸相对,互相表示善意,与没有理智解决问题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来告诉学生冲突发生时,与人为善、冷静处理的好处,从生活化的视角进行知识讲解,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能够大幅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巧用信息技术,塑造学生正确道德观念
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教学当中大放异彩,整合教学资源和直观展示的能力,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有效性。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来说,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要从道德角度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也要列举一些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来警醒学生,让学生明白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一课当中,教师可以搜索一些有关戒烟戒酒的宣传片,还有一些毒品危害的视频资料,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物品的危害,并且展示一些未成年抽烟酗酒犯下错误的案例,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然后再去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教会学生如何拒绝烟酒、毒品。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展示,学生首先能够明白拒绝烟酒毒品的意义,加深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以多媒体为媒介开展完引导教学,能够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去学习教学内容。最后,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还可以去宣传一些国家防范未成年人饮酒吸烟、接触毒品的安全教育片,来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的宏观性,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的道德理念得到提升和强化。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不能够控制自身的情感和行为,经常会做出一些不成熟的举动,这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需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渐的在行动中养成习惯。
比如现阶段的很多小学生,在面对父母的时候,经常无理取闹,很少看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在学习《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家庭的回忆》,这几节的内容中,教师可以对应的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观察生活中父母为你的付出。”、“逐渐变老的父母”、“你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引导学生去回馈父母,在行动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能够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力所能及的帮助父母。通过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最真挚无私的,自己要做到体谅父母的辛苦。道德品质得到提升,行为习惯得到养成,从而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吴璇,孔凡哲.综合实践活动获得感的意蕴与提升[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10):20-22.
[2]曹飞.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单的研制——以主题课程中的学生评价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0):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