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仅重视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健康也更加重视。中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后,其心理和生理水平都在急速地发展,比起更容易被人们看到的身体变化,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隐藏期久、危害大,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对新时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新时期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活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面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因素他们的心情、情绪会受到冲击,一旦无法及时纾解不良的情绪,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严重者甚至损害生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们去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心情,培养他们努力学习,积极生活的态度和较强的意志品质。
一、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寻求和班主任的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家访、心理测试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收集与整理有关学生的情况,如学生基本情况,包括了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等;其次,是家庭情况了解,要对学生的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成长环境、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进行一个初步的把握。另外,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获奖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人际关系等也有进行了解,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如兴趣、性格、气质特点进行重点了解。每年定期安排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的测评,及时筛选出有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倾向的学生。为全校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才能有科学的依据去制订心理辅导计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学生都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上,基于学情的了解我们要抓住共性问题,制定团体辅导计划,针对青春期学生们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中考带来的学习焦虑、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青春期面对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迷茫感等,针对这些共性问题安排专题教育,制定科学的心理辅导计划。针对一些个性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单独教学,制定小群体的教学内容,每一节课设立个案,写好个人心理档案、谈话记录和跟踪记录,尽量创造条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现健康的自我。
再者,学校还有几集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的老师接待。这一平台的设置更多采取一是一对一的教育,旨在为那些出现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但是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教师不仅仅可以倾听的他们的内心想法,还可以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和引导,帮助他们慢慢走出心理的阴霾,收获一个阳光的生活。如一名学生因为成绩非常差时常觉得自卑,这种心理导致他不敢上课去举手、不敢去向老师问问题,了解了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对其进行鼓励教育,帮助他找到解决的办法,让他能够变得活泼、开放起来,一旦解决了他心理的担忧,自然可以帮助其回归正常的生活,感受美好的校园时光。
三、团体和个别相结合,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活动是成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辅导的形式上有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搭配起来开展教育工作。
团体辅导更多的时候以班级为实施单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其活动的形式有专题班会、专题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在这里我们更多要介绍的是课堂外的教育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说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开放性的形式去实施团体辅导,如学校结合周边的条件、学生的情况,组织班级去春游、秋游,带领学生们在校园、公园、风景区等地进行野餐、放风筝等,让他们能够脱离单一的环境,到大自然中寻求慰藉,舒缓自己的情绪。这种教育形式的优势在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是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所必须的重要土壤。
至于个别辅导,更多时候是针对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采取的个别辅导。特别是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中考慢慢逼近,在家长、老师的期盼下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由此引发的了一系列的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等。这个时候需要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能够主动走近学生,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训练等途径,使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正常健康发展。在班级中,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一个班级里基本上都会有那么几个不爱学习、但是却非常充满的学生,教育者可以多多观察这一群体,了解导致其产生学习问题的因素,因势利导,就能够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学习的自信心。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成长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还可以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友爱、互助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们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成长。
第一,利用共青团组织相关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如共青团可以邀请心理教育的专业老师或者校外专家,在学校每周开设一次心理健康课,为中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引导他们去正确看到自己的一些情绪、心理变化,并能够自觉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开展“家长学校”,邀请家长来参加学校的对活动,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调解,也为家长讲解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以便更好协助共青团工作,也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第二,积极组织在校师生开展体育比赛、户外运动等集体活动,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偏好,去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如班级之间的拔河比赛、健美操比赛等,鼓励学生们去开展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加强他们的身心素质,也能够引领学生们在集体中找到温暖,建立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
第三,为了更好发挥校园文化这一无声的教育力量,我们可以通过美化校园外部环境,来营造一种教育氛围,实现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设立心理教育周,在这一段时期内积极传播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如设计专题板报,将其展示在校园学生们的必经之处,在校园宣传橱窗中张贴一些激励的话语、健康知识等,以鼓励学生们关注心理健康。再如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利用向学校申请一笔经费购买一批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丰富现有图书馆的图书种类,便于学生们在课下去主动借阅观看,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图书中受到启迪,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到心理教育。
总而言之,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他们受到国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特别是虎互联网参差不齐的信息更是诱导他们做出很多不道德的行为。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方法、理念上的创新,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基础,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24):73-74.
[2]尚海丽.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林区教学,2019(02):108-109.
[3]杨香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