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8期   作者:钟桂文
[导读] 数字化环境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驱动着学科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度的融合
        摘要:数字化环境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驱动着学科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度的融合。数字化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建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和小组合作结果展示这四个环节。在本文中,本人将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信息化环境下小学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早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信息技术正在与学科进行深度的融合。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化环境为依托,实施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模式。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还给学生们,驱动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小学生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在教师还给学习权利的情况下,会出现诸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其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在数字化背景下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们在小组互动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还可以自主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寻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对此,我在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立足数字化环境,着力地引导学生们合作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实现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保障的。无论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都需要教师科学地建构合作学习小组。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要使每一个学生实现有效的发展。立足此目标,我在数字化环境下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时候,会异质学生放到一个小组中,保证各个小组中的成员有着不同的学习层次,借此互相合作,实现组间竞争。具体地,我先根据学生们的日常学习表现和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接着,将不同层级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中。
        二、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的,而学生合作学习的实现是离不开明确的学习任务的。简单地说,学习任务是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依据。所以,在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要立足各个小组成员的发展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为学生们设定适宜的合作学习任务,借助任务,使学生掌握探究信息技术的权利,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构对所学的初步认知,为提升课堂学习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if条件语句”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流程以及作用,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画出分支语句的格式。对此,在实施教学之前,我先为学生们设计了合作预习任务,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们展现了出租车收费系统,并提出问题:出租车是如何进行计价收费的呢?在设计任务之后,我驱动学生们以小组为形式,合作讨论,此任务设计到的内容,同时利用教材,或网络渠道,探寻问题答案。在网络资源的辅助下,学生们可以还认知到出租车计价收费的流程。在学生们找到此流程之后,我鼓励他们在微信群中进行展示,同时继续提问任务:选择结构的流程图是如何进行表示的呢?借此驱动学生们回顾教材,对if条件语句进行探究。如此设计合作学习任务,不仅使学生们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还顺其自然对新知内容进行分析,便于探究新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指导小组合作探究
        在设计、呈现合作学习任务之后,接下来,需要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了。受到传统的教学影响,大部分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且在缺乏自主学习经历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进行合作学习,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认为自己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于是逃避任务,作弊上观。再比如,学优生认为自己信息技术学习水平高,可以自主地解决这些问题,就算有新的想法,或不同的见解也不会提出来,觉得其他成员是无法理解自己的。如此不同的表现,严重地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所以,在数字化环境下,为了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方式,我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会对学生们进行多样的合作学习指导。


        1.细分合作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的实施,往往是在围绕教学重难点知识,设定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们合作分析、探究的。而且,教师设定的任务,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在异质小组中,各个小组成员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是不同的。对此,我会将学优生选为本组的小组长,由学优生分析任务难易程度,鼓励学困生解决简单的问题,中等生解决复杂的问题,针对各个层级学生完成问题情况,学优生进行补充和指导。比如,我在组织“认识机器人的组件”的时候,以“机器人组件”为中心,设计合作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分析机器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任务二:总结机器人的组件。任务三:对照多媒体中展示的机器人图片,介绍组件,及其作用。在展现任务之后,学生们分工探究。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借助教材和网络渠道,学生们可以初步地建立对任务内容的认知。接下来,需要进行合作交流了。仍以“认识机器人的组件”为例,在不同层级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之后,我指导小组长,引导成员展现任务答案。比如,学困生,先联系教材,将教材中提到的机器人组件表述出来,在表述的过程中,中等生,按照发送到网络平台上的图片,一一指出各个组件,并说出这些组件的作用。当中等生指错组件,或说错组件作用的时候,可以由学困生和学优生进行纠正。在如此交流之后,学优生对探究的任务进行总结,其他成员记录。
        如此合作学习,不仅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还使学生们成为用网的主人,锻炼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同时在集体互动中,建构对新知的认知,便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四、展示合作学习内容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可以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了解,接下来则要进行展示了。我在组织合作展示活动的时候,会采取理论展示和实践展示这两种方式。
        以理论展示为例,我随机地选择一个小组,由这个小组中的中等生或学困生扮演小老师角色,将本组探寻到的基础内容展现出来。其他小组成员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进行补充。因为理论内容是较为简单的,在如此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认知新知,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再以实践展示为例,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但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理论认知,提高学习水平。一般情况下,我在学生们合作讨论任务之后,会将操作的权利还给学生们,鼓励学生们自主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按照理论内容,进行操作体验。在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光会遇到问题,我引导他们将问题展示到网络平台上,以供全体学生参考。其他学生联系本组的操作情况,就这些问题进行解释。我也会针对学生们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述,帮助学生们突破重难点知识的阻碍。
        总而言之,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可以应用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形式,利用网络渠道、网络设备等,搜集信息、讨论任务,建构对新知的认知,同时操作任务,锻炼信息技术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技术学习质量,发展合作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灵亮.数字化环境支持下的教学活动设计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何秋华.合作——点燃学习信息技术的智慧火花[J].名师在线,2018(01):33-34.
        [3]杨丽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8(04):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