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学生能准确的听,准确的理解,并且将自己的观点用合适的词汇语法等组织进行语言表达,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来说,这些都是需要教师重点开展的教学方面,是学生获取信息和观点知识的重要来源,写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和陈述意义的一种方式,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可以同时进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所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从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来综合的进行。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引言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基于当前高中生的阅读习惯而言,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的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极力摒弃掉传统教学的弊端,从根源上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积极创设能够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的阅读教学形式
阅读学习给学生创设了一种信息交流沟通对话的过程。通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阅读,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可以与作者有思想和心灵上的碰撞,可以有效的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从长期来看,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和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通过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并且逐渐引导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阅读应该是一个主动加工构建的过程,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阅读。在阅读活动中,不仅是了解作者写作的内容,同时也要结合着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这些信息内容,同时对于有困惑有矛盾的地方,要及时地发问。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探讨,解决自己的疑问,获得知识的进步和成长。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在让学生阅读之前提前给学生准备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对于同样的阅读材料,教师会发现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内容不尽相同,可以说学生的回答呈现了多元性的特点。所以,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鼓励提倡的,让学生们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那么,学生就能够吸取各家之长,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是有着促进作用的。
二、进行有计划性阅读活动
在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往往只能够在课堂内得到养成,但这种形式非常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意识就会淡化;那么基于此情况的发生,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性的阅读活动,所谓的有计划性就是规范阅读行为,这就表明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有规定的数量和时间,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规范自身的阅读习惯。例如:在讲《论语》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性的阅读活动,由于这一节内容是名著导读,而名著导读环节应该是每个学生自主在课外去开展,但基于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阅读方法,名著阅读太多也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对于高中生而言,一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是正常水平,所以老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提醒学生要注意这些问题,而有计划性的阅读活动,就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阅读15到30分钟,长此以往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养成。
三、重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空有热爱阅读的兴趣远远不够,还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从课上到课下,充分调动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并且阅读还要伴随着思考、摘录以及模仿写作等综合的训练方式,这些训练方式融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收益。阅读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来源。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让学生注意进行素材的积累,在写作能力提升方面多花一些心思。所以从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上来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和反复研读的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心中带着自己的阅读目标,清晰的进行阅读的学习。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关注到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同时也要关注作者在写作方面呈现出来的特点。如作者整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特点,写作的结构特点,运用了哪些手法,语言特色等都是学生关注的点。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才能关注到这些方面。所以,看似阅读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然而,只要带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阅读实际上是一个主动加工的过程。转变对于阅读的理解和信念,学生就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成长的动力源泉。
四、掌握科学合理阅读方法
在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体现在阅读方法上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有些文章只需要浅读,有些文章则需要深读,只有少数文章需要细嚼慢咽、反复琢磨,那么学生就应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文章或者书籍,所谓重质不重量,而老师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确定阅读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去进行阅读,完成预期的目标。例如:在《哈姆莱特》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先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这样在之后的复习巩固中就可以提高效率,然后学生在阅读前要问自己“为什么读这篇文章?”以此得到正确的阅读方法,最后通过划分文章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去阅读,其中学生可以先略读,再精读,再快读,从而根据正确的思维逻辑深刻理解这篇文章,完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此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目的,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五、组织丰富的阅读,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阅读的积极习惯。但是,教师要为学生扩充阅读空间,组织广泛的阅读,在充分的阅读中,才能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教师不但要丰富阅读方法,也要丰富阅读内容。
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从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尤其在探索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方面得到有益的训练和提升,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更多的宝藏,获得人生更多的智慧源泉。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40-143.
[2]贾健麒.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64.
[3]蒋秋芳.培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素养[J].甘肃教育,2020(06):111.
[4]党月玲.基于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26-28.
[5]郭晓明.有效运用《语文读本》培养学生阅读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