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时间以来,在国内中小学数学课堂上,始终存在重视理论讲解,简单追求成绩,而忽略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培养的情况,导致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缺少创造动力。为此,在中小学教学教育方面培育创新思维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导言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主要是课堂教学,但是数学课堂教学又需要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来实现。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趣味性共存的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重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巧用故事引入新课
对于学生来说,爱听故事主要是因为故事有悬念,且娱乐性比较强,更引人入胜。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故事引入新课,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教学“分数乘整数”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并且问学生是否知道当年玉皇大帝让齐天大圣看管蟠桃园时他是如何看管的。这时,部分学生笑着说孙悟空偷吃了蟠桃。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这个故事:“当时孙悟空去看管蟠桃园时,树上结了很多熟透了的蟠桃,孙悟空谗涏欲滴。这时,他从树上摘下了一个蟠桃,吃了一口觉得很甜,没吃几口就扔了。之后,他又发现一棵树的顶端有一个很大的蟠桃,翻个跟斗就到树顶将大蟠桃摘下来。一共吃了三口,每一口吃了蟠桃的四分之一。现在让我们来算一算,他吃了蟠桃的几分之几呢?”学生认真听着教师讲故事,且对教师设置的疑问也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在这样的故事氛围中,学生没有了以往上课的紧张感,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2.2结合问题增强课堂活力
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源头。教师可以从日常学习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学生疑问处进行引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一来,也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都充满活力。以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内容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个数字,如596、265、732,并提问学生这几个数字中有哪几个数字能被3整除。学生纷纷动笔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才得出前面两个数不能被3整除,第三个数可以被3整除。这时,教师让学生每人随便写出一个多位数,并且计算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写这个数的时候不要让教师看到。这时,教师继续说:“下面请同学们说出刚才你们写下的数,老师在5秒钟之内就能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信不信?”学生很惊奇,出了很多复杂的多位数想把教师难倒。但是无论学生说出什么样的自然数,教师都能准确判断。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了这节课以后,大家都能有这样的技能。显然,此后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之好。
3教学课堂上组织发散思维锻炼
发散思维尽管并非人类思维的重要形式,但其是创新思维的最关键要素,所有创新思维均源自发散思维。因此,无发散思维便无创新思维。此外,所有培育创新思维的联系与教学均要重要包含发散思维的锻炼。所以,发散思维锻炼属于创新思维练习中最常用且最高效的方法。针对数学教学来说,锻炼发散思维时最常见、最高效的教学对策主要包含开放题的教育方法与“头脑风暴法”的授课方法等。
3.1依靠数学开放题组织发散思维锻炼的教学对策
数学开放题属于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上引起人类关注的一类新型题,目前已经变成全球数学教育方面关注的重大热点课题。开放题能够分成三类:条件不完善的题型;结论不明确的题型;条件与结论均要求主题在情境下自主设定和寻找的整体开放题。
3.2依靠“头脑风暴法”组织发散思维锻炼的教学对策
“头脑风暴法”也被称为脑力激荡和智力激励法,其是由美国奥斯本教授提出的一类非常高效的创造方法。“头脑风暴法”属于一种出现智力刺激、内部互补、思维共振的可行性较强的方法。这是发散思维锻炼,尤其是数学开放题讲解中最常见、最高效且极易实行的办法。
3.3发散思维锻炼的其他教学对策
1.正中求反,提高思维逆向性。逆向观念属于发散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是从现有的习惯思维的反方向进行思考与研究问题,表现出逆用概念、定理、式子、法则,逆向推导,逆向验证,从反方向出现新的结果。2.同中求异,提高思维的特殊性。数学思维方面严谨的逻辑思维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关键的,但凡是通过严谨推理,就在很大限度上限制着学生的思维。在无法或是很难以常规方法处理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超越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积极发现新规律,采取新的、超常规办法处理难题。3.多方位辐射,培育思维的广泛性。多向思维属于发散思维的常见形式,其是从尽量多的方向分析同个问题,令思维不局限在某一模式或某个方面,进而获取大量解答与多种结论的思维模式。4.经过猜想练习,培育发散思维。猜想属于一种关键的创新思维工作,经过有意培养学生科学猜想水平的教学,能够提高其发散思维水平。5.经过联想锻炼,提高发散思维。联想即由一种思考主体联想至另一种思考主体,是经过形象的相互连接而提高对事物的了解。
3.4规划开放性题目
创新思维的提高还要基于习题训练来巩固与加强。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工作结束后,规划开放性题目,不以单调的解题办法为主,引导中小学学生在解题时变形和拓展设问形式及问题条件,经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问等形式,培育中小学学生的创新思想。比如,在讲解“百分数的运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划开放性训练题:“文文全家准备在5.1黄金周到华山旅游。有两家旅行社可以挑选,一家旅行社提供的套餐是:两个人全票,其他成员能享受半价优惠;另一个旅行社提供的优惠套餐是:全部成员都采取8折优惠。到华山旅游的家庭套餐全价是800元,则请思考文文一家要选用哪个旅行社?”该种开放性练习题目,有利于培育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推演水平和信息分析水平。在处理这类题目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4结语
综上所述,为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给学生营造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其次,教师应有所作为,对其展开创新思想、创造欲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人格的培育;最后,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属于绚烂的花朵,民主社会属于灿烂的阳光,公开的学校属于肥沃的土地,较好的教育属于充足的营养,良好的教师属于辛勤的员工。希望创新思维的花朵,在各个教师的精细耕耘、栽培、灌溉以及呵护下,结下较好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汪忠良.自然数平方和公式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教学研究,2019,38(06):43-44.
[2]李会贞.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300-302.
[3]陈云峰.谈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10.
[4]连柏枫.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