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期   作者:陈丽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于讯息的处理越来越能凸显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性,这一现象表明逻辑思维建立在基础阶段的不可忽视性,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受到学校重视,要求数学教师通过知识点活学活用的各类应用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应用题;逻辑思维;解题能力
前言:
        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运用就是通过让学生将所学习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来加深知识点的实践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只有通过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不断提高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在根本上帮助学生长远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初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的现状解析
(一)数学教师方面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上所具备的能力已可以初见端倪,初中数学教师作为学生的思维引路人,其教学能力的高低、自身素养的高低、教学理念等就成了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学习运用到应用题解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基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教学背景,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大部分仍处于“填鸭式”的教学状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枯燥、传统,不能使学生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随着课题的不断推进累积,还有可能使学生对学科学习直接产生排斥感。课堂外,初中数学教师在每一节课题知识点学习后布置对应的课后作业,尤其是应用题时,与实际生活的关联较少,建立不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理念,导致学生出现应付作业,抄写作业等现象。这样,数学教学的教学成果就无法体现,学生掌握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不能构建独立的解题技巧、解题思路,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与发展,对于教育宗旨而言,数学课堂的知识传授形同虚设。
(二)学生方面
        教育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接班人,而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低,学习态度散漫,需要时时有人引导监督,学习能力亦伴随学习特征产生诸多问题,造成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点的理解逐步拉大差距,慢慢产生“看不懂、学不会”的意识,自我放弃,最终彻底拖慢学习思维的培养与发展,这在初中的学科教学,尤其是数学学科最为常见。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的教学课堂就会形成学生听讲开小差、打瞌睡等课堂陋习,还有少部分的学生是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程度较差,对于课堂新知识点的学习解读力低,跟不上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解读不清晰累积的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在运用到解题过程时,思维狭窄,解题困难,挫伤自信心,实践运用停滞不前,即使对于数学的知识点学习抱有兴趣,也没有实际的学习效果,无法建立实际运用能力,不能在思维意识里把数学学习与生活运用结合起来,数学学习得不到价值体现。
二、有效增强初中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的举措
(一)教师方面
1.优化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授课具有高统一性,学生在统一的教学进度里进行数学知识点学习,再加以成绩体现的划分,学生与学生之间层级明确。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需要革新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构建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并与之对应的布置课后作业,打好数学应用的基础,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比如: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不同,数学教师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教学时,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优先发言,描述自己对于知识点的解读,无论领悟是否准确,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再让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好奇心理驱使产生学习动力,同样,在课堂中教师板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让学生程度较差的学生与同桌进行讨论,在互相的表达里加深知识点的应用理解,课堂最后五分钟左右,板书例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素养,一再巩固知识点,这样即使是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逐步建立学习自信。
2.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数学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学生很大一部分都做不到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数学知识点,抽象化应用概念模糊,应用的过程较为困难,因此,数学教学的革新教学模式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便于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培养抽象思维,从而反哺教学,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能增强更多主动性,并主动拓宽实践应用范围,最大程度的实现数学“学+用”理念。比如:在学习关于“圆”的一课,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多媒体设备的灵活表现形式展示各类圆形物品,然后,放出一系列中间物品挖空的事例图,让学生对应图片的阴影猜想图中的圆形物品是具体的哪一个,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有利于结合初中生此阶段对于新鲜事物更易产生好奇的心理,最后在将标准答案进行图片填充展示时,也可以更深层次的持续学生对于“圆”这一知识点的兴趣度,因此,对应的为学生布置生活观察作业:除了生活常见的圆形物品,大家还有哪些看到过但是不常用到的圆形物品,可以高效、明确的使学生在日常生活里延伸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观察兴趣,无形中构建学习思维、应用思维。
(二)学生方面
1.突破学习心理障碍
        升入初中阶段后,许多初中生数学成绩不佳,是因为小学时的基础没有打好,已经初步失去了学习的探知欲,对于学习的态度较为敷衍,长此以往的累积,最终造成厌学、弃学等心理问题,而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科教师,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忽视导致了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的情况下,不仅自身的学习兴趣锐减,也加剧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冲突,基于此,数学教师在初中生的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加以重视,结合学生学习态度也特征,从学生的自我意识入手,通过最基本的应用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抽象思维转换为实践解题能力,从中收获满足感,而不是集中在枯燥的课堂知识点详解,淡化学生的排斥心理,增强自信心。比如:初中数学教学的“扇形”一课,结合动画教学,使数学教学的过程生动、形象,打破学生的厌恶心理,反而通过动画的穿插使用,易于使学生接受知识点,从而对于扇形的应用题体解答构建了独有的形象参考,容易带入。
2.强化学习应用意识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都是通过逻辑学习构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基于此,在数学应用题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运用意识要进行引导强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性的常见程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与数的关系,改善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的日常提问中善于使用我们生活的周边信息来配合理论教学,继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对于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有具体的认知,比如:“计算”一课,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狂超市的时候观察物价签,以及超市的大河活动,基于打折进行物价的成本计算。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逻辑性强的学科,通过数学学习并建立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为学习数学本学科打基础,也是潜在影响着所有学科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数学教学与实践培养出学生良性的思维意识,并通过能力将思维进行具象实践展现,才能在根本上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全面性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涂凤宁.核心素养立意下的中考应用题发展[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10):38-39.
[2]张萍.妙用数形结合,让初中生数学解题思路更清晰[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88.
[3]陈君英.初中数学应用题“上手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